天天看点

赵匡胤随口念了半首诗,苏轼都接不上,400年后,朱元璋:我来试试

赵匡胤(公元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涿郡人,宋朝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故史称宋太祖。宋太祖出身于行伍之间,自幼便是弓马娴熟,武艺高强。

赵匡胤随口念了半首诗,苏轼都接不上,400年后,朱元璋:我来试试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的皇帝不多,而赵匡胤就是其中之一。历史上会武功的皇帝不多,赵匡胤就是一个武功大师,他自创了“太祖盘龙棍”、“太祖长拳”等武功,流传至今。

赵匡胤是后周的一员武将,深得柴荣的信赖和器重。本来柴荣是有实力和能力一统天下的,可惜的是他英年早逝,留下了孤儿寡母,结果江山就被赵匡胤窃取了。

赵匡胤随口念了半首诗,苏轼都接不上,400年后,朱元璋:我来试试

据《宋史》记载: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契丹及北汉联军进攻后周,随后范质便派赵匡胤抵御外敌。赵匡胤领着大军走到陈桥驿的时候,士兵们发生了哗变,他们把龙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拥戴他为皇帝。

赵匡胤一开始不接受,三推三让之后,赵匡胤就勉强答应了,这一史实成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有关历史专家推测,这场闹剧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赵匡胤回到开封之后,周恭帝禅位给他。

赵匡胤随口念了半首诗,苏轼都接不上,400年后,朱元璋:我来试试

赵匡胤便登基称帝,国号为宋,史称北宋。历史上的王朝更迭都是流血的,但是后周和北宋之间的更迭却是没有流血,并且赵匡胤对柴家也是非常的照顾,让柴家永享富贵太平。

这一年的中秋节,赵匡胤心情非常高兴,于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就随口念了半首诗:“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群臣听到之后,纷纷称赞这是千古绝句,谁也对不上来,其实是不敢对。

赵匡胤随口念了半首诗,苏轼都接不上,400年后,朱元璋:我来试试

宋朝有个大文豪,名为苏轼,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一次宋仁宗想接上赵匡胤这半首诗,于是问他后面两句怎么续接一下。苏轼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宋仁宗看苏轼不愿意接,也就不再勉强。直到宋朝灭亡,也没有人接上后面两句。四百年后,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他定大明为国号的原因是日月重开大宋天,明朝是宋朝的延续。

赵匡胤随口念了半首诗,苏轼都接不上,400年后,朱元璋:我来试试

朱元璋是个草根,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也喜欢吟诗作对,卖弄一下自己的文采。有一次朱元璋读到宋太祖这句诗的时候,看到只有一句,不是完整的诗词,于是就问大臣这是怎么回事?

大臣就跟朱元璋解释了一下,他听完之后哈哈大笑,他说这个简单,不就是接一句诗嘛,我来试试!朱元璋沉吟了一会,念了一句诗:“恒持此志成永志,百战问鼎开太平。”

赵匡胤随口念了半首诗,苏轼都接不上,400年后,朱元璋:我来试试

群臣看到之后,称赞朱元璋接的好,妙不可言!朱元璋心中也是美滋滋的。赵匡胤和朱元璋的两句诗就合成了一首诗,名为《咏月》:

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

恒持此志成永志,百战问鼎开太平。

参考文献:《明史》、《宋史》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