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舍《茶馆》深度解读(一)

《茶馆》这部小说故事始于清朝末年,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颓败的封建王朝正在走向没落,故事结束于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统治北京时期。

这部小说一共涉及50个人物,上至清朝贵胄,下至市井百姓,逃荒农民。

老舍《茶馆》深度解读(一)

最早掌柜王利发,为人精明圆滑,自幼受父亲“多作揖、多说好话”处世哲学影响,深信“讨人人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因着王掌柜这样一个老好人角色,即便现在外面时局动荡着,茶馆生意却依旧红红火火,人们有事没事的都

来这儿坐坐。只是,为了避免事端,茶馆有一条铁矩:莫谈国事

老舍《茶馆》深度解读(一)

裕泰茶馆坐落在老北京城最繁华的大街上,生意已经传承了好几代了,是一家地地道道的老字号。

常四爷是位满清旗人,是位没落的贵族,但非常正直,侠肝义胆;满清结束参加了义和团,义和团解散后做点卖菜的生意讨生活。

松二爷的脾性恰恰于常四爷相反,胆小低调,为人和善,也是位满清旗人。清朝结束后没有了生活来源,又抹不开面子讨生活,就变卖家产后终日逗鸟为乐。

但这两位爷私下里关系甚好,所以常常相伴着来这儿喝茶

老舍《茶馆》深度解读(一)

秦二爷大名秦仲义,是位真正有脸面的贵人,产业众多,裕泰茶馆的就是他的商铺。而且秦二爷《茶馆》唯一一位有理想有抱负,主张实业救国的人。之后他变卖产业,开展实业救国,办工厂,最后却被国民政府定为伪产,变卖家产劳碌一生,最后一无所获。

嘴角有痣、满脸雀斑的男人是刘麻子,他以茶馆为交易场所,在这里叛卖人口。

老舍《茶馆》深度解读(一)

他身后正跟着刚才那位卖身的小姑娘,是顺子,年方二八,被刘麻子以200两价格卖给一个公公,庞大总管为妻,而刘麻子自己却只给了顺子父母20两银子。

《茶馆》一共分为三幕,第一幕就是清朝末年

这天,茶馆又是高朋满座,三教九流的人都聚在这儿吵吵嚷嚷、消磨人生。

突然,一声清脆的鸟叫传来,王掌柜赶紧从柜台上迎出去,这是老主顾常四爷和松二爷来了。王利发刚将这二位迎进去,那边唐铁嘴就溜了进来。王铁嘴以给人算卦、看相为生,算是茶馆老主顾了,但从没给过茶钱,他的钱都拿去抽大烟了。

老舍《茶馆》深度解读(一)

刚一进茶馆,唐铁嘴就觉得不好意思,拉着王掌柜要给他算命,王利发无奈,抽回手的同时忍不住奚落他几句,但最终,王掌柜还是让唐铁嘴进去了。

掌柜的王利发亲自捧了糕点和好茶过来,给秦二爷享用,但秦二爷看看糕点却没有动。这时一个穿着破烂的小姑娘却伸手抓向糕点。这一对贫穷的母女,又是从乡下赶来打算卖女儿的。秦二爷没有救助也没有为难她们,只是赶走他们而已。

老舍《茶馆》深度解读(一)

小姑娘的娘随后跪在地上,哭求各位闲着品茶的茶客,

“哪位爷,行行好,把这孩子买下吧,就当买只小猫小狗的养着”。

众人一听,皆是感叹,侠肝义胆的常四爷却是看不下去了,连忙吩咐店小二给母女俩上了肉面。

常四爷这么做却是让秦二爷下不来台了,王掌柜连忙打圆场,道:四爷您这是积德行善,可眼下这种事情太多了,管不过来的。

老舍《茶馆》深度解读(一)

正气凛然的常四爷听了王掌柜的话,心中突发一阵悲凉,想到当今的局势,他突然拍了一下桌子:“我看这大清国要完了”

此言一出,在场喝茶的人都怔住了,妄谈国事本是大忌,人们怕被牵连赶紧走。但还没来得及起身。门口庞大总管(太监)就被下人搀扶着走进来了,只见他得意地说:老佛爷已经下令将谭嗣同问斩,谁改祖宗的规矩,那就得掉脑袋。

老舍《茶馆》深度解读(一)

他是来和刘麻子做买卖的,在这里顺子被刘麻子卖给了庞大总管。

掌柜王利发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悲剧,突然对这个世道失望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