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才少女的B面:谷爱凌的天赋寻找之路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写在前面:

谷爱凌在纪录片《我和我的时代》里说:“生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找着一个你喜欢的事情,并且去享受它;第二重要的,是改变世界。”

天才少女谷爱凌的成长过程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呢?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周三

视野

全文共3174字,阅读时间8分钟

2022年2月8日,天才少女谷爱凌摘得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金牌,为中国代表团揽获第三金!

这位年仅18岁的后起之秀,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不仅钢琴、骑马、射箭、冲浪、长跑等样样精通,在夺冠之前,她用三年时间自学完高中四年课程,以SAT(相当于中国高考)1580分的高分(满分1600分)被斯坦福大学录取。

在今年的秋季,她将以冬奥会滑雪冠军和斯坦福大学新生的双重身份开始全新的生活。

谷爱凌夺冠后,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她“3岁学滑雪,9岁获得少年组冠军,16岁拿到雪联世界杯冠军,18岁冬奥会夺冠”的历史,似乎这位美少女是为滑雪而生,天赋异禀、难逢敌手。

天才少女的B面:谷爱凌的天赋寻找之路

然而,当我看了互联网上关于谷爱凌的采访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谷爱凌的成长经历,并非是开挂的人生,而是广泛尝试、谨慎选择、理性规划的结果。

那么她是如何寻找到自己的天赋,并让天赋成为自己生命鲜活、饱满的源泉的呢?

广泛尝试,发挥天性

2003年,谷爱凌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她从小跟着妈妈和奶奶(实际是外婆)生活,每年暑假都会跟随妈妈回北京去探亲。

她在美国接受传统教育,但也背会了奶奶教的乘法口诀表。

妈妈谷燕喜欢滑雪,为了全心全意滑雪,便把3岁的小爱凌交给雪场的幼儿训练营。谷爱凌看着妈妈兴奋的背影,也开始在雪中摸爬滚打起来。

实际上,当她稍微大一些后,就开始尝试所有令她感兴趣的事情,钢琴、芭蕾、骑马、冲浪、长跑、篮球、攀岩……,滑雪只是其中一种。

她放学后常常要连轴转3个地方去参加不同的兴趣班。说起这些,她显得很开心。

在一个视频资料里,13岁的谷爱凌像淘气的猴子一样,攀上自家院子里的大树,坐在树枝上开心地左摇右晃。

谷燕看着院子里的女儿,笑着说:“她从小就(喜欢)上房揭瓦。”

18岁的谷爱凌在采访中说:“自由式滑雪飞起来,有一百个、一千个不同,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真的等于飞起来,当一只鸟儿,飞了好几秒!”

能够“飞起来”,是让谷爱凌上瘾的事。

天才少女的B面:谷爱凌的天赋寻找之路

当记者询问谷燕是如何把女儿培养的如此优秀时,她否认自己有什么“育儿经”,在记者一再追问下才答:“爱凌刚上学的时候,老师说:不要纠正孩子的错别字,不打击孩子的创造力;少点表扬他们的聪明,多点表扬他们的努力。我就是照着这两条做的。”

女儿爱“飞”,谷燕就十年如一日开车带女儿去雪场“飞”。每一次跌倒后,妈妈总是拥抱、亲吻女儿,并在女儿耳边说:“我为你骄傲。”

妈妈对谷爱凌说:“你不用感谢我,我爱滑雪,有你这么好的玩伴,水平还比我高,应该是我感谢你!”

“我想改变世界”

8岁时,谷爱凌加入美国南北联盟队时,她是队里唯一的女孩。

11岁时,谷爱凌在一所女子中学读书,曾在学校登台做过一个演讲。

她在演讲中说:

“在当今世界,男性比女性更有机会参与运动相关的职业,有人觉得,这仅仅是因为男性的肌肉天生比女性的肌肉更大、更强壮。

随着时间的推移,刻板印象逐渐发展成对女性运动员的负面定义,女性经常因为性别,而被剥夺合适的运动机会。”

天才少女的B面:谷爱凌的天赋寻找之路

2015年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时,谷爱凌与妈妈在北京亲历了历史性的一刻。周围人的欢呼、激动,令谷爱凌很受感染。

彼时,12岁的谷爱凌对妈妈说:“我要参加北京冬奥会,2022年请大家来看我!”

16岁的谷爱凌说:“所有这些经历的结合,让我对自己的女性身份更加认同。也让我更想在体育极限运动和一般体育运动中,倡导女性的加入。”

谷爱凌的判断非常准确。中国需要一个全民级的女性体育偶像,来鼓励、促进更多女性参与运动。

“我能在滑雪上做得更好”

很多人不知道,爱好超多的谷爱凌曾面临过一个选择:长跑还是滑雪?

谷爱凌在读中学期间,喜欢并且擅长长跑。

天才少女的B面:谷爱凌的天赋寻找之路

11岁那年,谷爱凌在旧金山湾区独立私立学校2500米越野赛中,拿到了女子团体第三,女子12岁组第一名,14岁以下组第二名。

谷爱凌说:“也许我能凭借长跑,跑进斯坦福。毕竟,进斯坦福是我6岁起的梦想。”

可是当谷爱凌参加完滑雪比赛,这场比赛中的某种感受改变了她的想法,她说:“我可能在滑雪上能做得更好。”

能让她毅然抛弃更接近梦想的道路,而选择了一条荆棘丛生、未来不明的道路,我想可能是强烈的自我认同感:“我可以做到,并且,我可以做得更好!”

滑雪是非常容易受伤的体育项目,谷爱凌曾经在训练中摔成过脑震荡。

妈妈曾因担心谷爱凌受伤而劝说她放弃滑雪,“去学钢琴,或者芭蕾都很好。”

谷爱凌自己也坦言经常会感到害怕:“大家只看到你好酷,你又拿了金牌。但我害怕后空翻,害怕受伤”,“一个新的动作没做过就会害怕,怕受伤,或者落地不对。”

接着她又说:“但是你要是做出来,那个落地的瞬间会感觉非常非常高兴。”

她对于勇敢和挑战自我有着强烈的追求,她想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做这个动作的人”,有一颗渴望登顶的心。

平衡的生活方式

纵观谷爱凌的比赛,有过好几次首滑失利,但却凭着稳健的心态,把二滑、三滑发挥到极致,最终赢得冠军的经历。包括本次冬奥会的大跳台资格赛。

良好的心态从何而来?谷爱凌在采访中多次提到一个词:平衡。

在她看来,平衡的生活方式很重要。做不同的事情,有助于保持激情。

天才少女的B面:谷爱凌的天赋寻找之路

她除了是滑雪冠军,她还是一个18岁的青少年,她喜欢跟朋友们品尝美食、打电子游戏、旅行。考到驾照让她十分开心,因为这样就可以“自驾游”了。

她对着采访镜头说:“不要忘了我才17岁(采访时的年龄),我还是个青少年,我要做一些青少年会做的事。”

她一直保持着每天至少10个小时的睡眠,至今如此。她称充足的睡眠为她的“秘密武器”。

她独自前往陌生的地区进行长训,自己打包行李箱,学着独立。教练因为新冠疫情无法前往时,她虽然难掩失望和焦虑,却依旧会告诉妈妈,“没问题,我可以自己解决”。

当确定了冲击北京冬奥会金牌的目标后,谷爱凌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自己高中生的身份,以及训练时间的稀缺。

作为全日制高中生,谷爱凌只有周末才有时间参与训练,她通过理性规划,平衡好生活中的事情,百分之百投入到滑雪训练中,这使得她的进步非常迅速。

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谷爱凌认为自己不可能既作为高中生完成紧张的学业,又能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

于是谷爱凌做出大胆的决定,通过自学的方式,用一年时间,完成高中后两年的课程。提前拿到高中毕业证后,再全力备战冬奥会。

确定目标,理性规划,保持激情。

对于外界关于“天赋”的赞誉,谷爱凌自己的看法是:“天赋我可能有一些,但我觉得更多的是努力、时间和平衡的生活方式。”

天才少女的B面:谷爱凌的天赋寻找之路

对于谷爱凌这样横空出世的天才少女,中国父母们对于她无与伦比的天赋艳羡不已,稍了解一些,又会惊讶于她强大的内驱力。

然而从她的成长经历看来,这条天赋寻找之路并非遥不可及:广泛尝试,尊重天性,尽早立志,获得胜任感和价值感。

贯穿其中的是,抱持性的陪伴,交给孩子自主做决定的权利。

那么,即便我们的孩子成不了顶尖人才,至少也能成为一个勇于做决定,能够活出自我的人。

本文所用资料部分来源:

1、纪录片《我和我的时代》

2、纪录片《冰雪之巅》第二季

3、纪录片《走进谷爱凌》

天才少女的B面:谷爱凌的天赋寻找之路

作者 | 苏旷

通识教育爱好者

心理学爱好者

沉迷学习,热爱育己

互动话题

天才少女谷爱凌的成长历程有给你带来什么启发和思考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