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作者:史说百家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文|史说百家

编辑|史说百家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前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于1914年11月1日进行的科罗内尔海战,标志着海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并对当时的权力动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皇家海军和德意志帝国海军在智利海岸的冲突导致了德国人在马克西米利安-冯-斯佩海军中将的领导下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德国海军在科罗内尔海战中取得的巨大胜利令世界惊讶,并突出了德国海军的影响力和能力。在这次战役之前,英国皇家海军一直被认为是卓越的海军力量,那么这场战争的爆发对各国又有何影响?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战争影响

英国海军少将克里斯托弗-克拉多克爵士领导的中队被一支较小的德国舰队击败,这表明了德国海军战术的威力和大英帝国的潜在脆弱性。科罗内尔海战给英国皇家海军的无敌光环带来了打击。

它暴露了英国海军战略的弱点,包括缺乏准备、舰船设计过时以及各中队之间协调不足。这次失败迫使英国人重新评估他们的海军能力,导致在战术、造船和部队部署方面的重大改变,以重新获得他们的统治地位。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科罗内尔战役强调了海军战术的重要性和适应不断发展的技术的必要性。装备了现代战舰和有效远程火炮的德国舰队表现出了卓越的战术和战略机动能力。

这场战役强调了在海军交战中保持足够的火力、敏捷性和有效的通信系统的重要性。在科罗内尔战役失败后,英国海军部对其海军战略进行了广泛的审查。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从这次战役中吸取的教训导致了新船设计的发展,如战列巡洋舰,其速度和武器装备都得到了改善。英国人还专注于加强通信和情报系统,以确保海军部队之间更好地协调。

这些战略调整在随后的海军对抗中,如福克兰群岛之战中变得至关重要。科罗内尔海战的胜利提高了德国人的士气,并在德国海军内部灌输了一种自豪感。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它展示了他们的海军实力,进一步激发了对战争的支持。此外,这次意外的胜利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共鸣,增强了人们对德国海军作为一支强大力量的看法。

它使德国的盟国和中立国更加相信,德意志帝国可以挑战英国在公海上的统治地位。科罗内尔战役的失败对英国人的士气造成了打击。几艘战舰的损失和许多英国水手的生命,动摇了国家的信心。

然而它也是一个警钟,促使英国人改正他们的缺点,恢复他们作为海军大国的声誉。随后的福克兰群岛战役的胜利,英国人决定性地击败了德国中队,有助于恢复英国人的士气,肯定了他们保持海军优势的决心。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技术支撑

1914年11月1日进行的科罗内尔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关键的海上交战,它使德国帝国海军在智利海岸对阵英国皇家海军。这场战役的结果是马克西米利安-冯-斯佩副司令领导的德国舰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它受到了各种技术方面的影响,这些技术在决定敌对势力的成败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由冯-斯佩副司令领导的德国舰队由强大的战舰组成。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旗舰沙恩霍斯特号和它的姊妹船格奈森瑙号是最先进的战列巡洋舰,装备有8门8.2英寸的火炮。这些战舰以其优越的速度、装甲和火力而闻名,使德国人在战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英国海军部队由海军少将克里斯托弗-克拉多克爵士指挥,由几艘战舰组成,包括好望角号和蒙莫斯号装甲巡洋舰,以及格拉斯哥号和奥特朗托号轻巡洋舰。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与德国同行相比,这些舰艇已经过时了。英国舰艇速度较慢,装甲较弱,装备的火炮口径较小,使它们在火力和防护方面处于劣势。德国战舰拥有强大的火炮,这在他们在科罗内尔的胜利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上的主要武器系统是它们的八门8.2英寸火炮,它们比英国舰队的火炮更厉害,更胜一筹。德国巡洋舰还有几个由小口径火炮组成的副炮组,为它们提供了更广泛的火力。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英国巡洋舰配备了较大口径的火炮和较小的副炮组。然而,他们的主要武器,包括 "好望号 "上的9.2英寸火炮和 "蒙莫斯号 "上的6英寸火炮,与德国战舰相比,射程较短,火力较弱。他们的武器装备的局限性阻碍了英军有效对抗德国舰队的能力。

德国舰队得益于高效的通讯系统和有效的情报。无线电报的使用使得德国舰艇之间能够迅速沟通,从而能够协调机动和战术决策。此外,德国人可以获得可靠的情报,这些情报告诉他们英国中队的存在和实力,使他们具有战略优势。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相比之下,英军在通信系统方面面临挑战,由于缺乏可靠的无线电报网络,他们在战斗中有效协调和分享关键信息的能力受到限制。英国船只不得不依靠视觉信号,但由于能见度低和船只之间的距离,这些信号往往受到影响。

这种通讯上的劣势妨碍了他们对德国人的攻击作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的能力。科罗内尔战役也突出了后勤在海战中的重要性。德国舰队之前在中立港口进行了加油和补给,确保他们在战斗中得到充足的补给。

相比之下,英国舰艇面临着后勤方面的挑战,它们不得不在没有合适的港口进行补充的情况下进行长途作战。这种后勤上的劣势影响了他们的作战能力和在战斗中的持久性。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作战过程

1914年11月1日在智利沿海进行的科罗内尔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重要的海上交战,它使英国皇家海军对阵德意志帝国海军,标志着两个大国之间的第一次重大对抗。

在海军副司令马克西米利安-冯-斯佩的带领下,德国舰队取得了对英国海军少将克里斯托弗-克拉多克爵士领导的中队的惊人胜利。这场战役发生在英国和德国之间紧张局势升级的背景下,是由他们的帝国野心和对海军霸权的争夺所驱动的。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大英帝国凭借其庞大的海洋利益,试图维持其海军的主导地位,而德国则试图挑战英国的霸权。科罗内尔的冲突就是这种地缘政治竞争的体现。

冯-斯佩副司令认识到德国海外殖民地的脆弱性,采取了将其中队作为商业突击队的策略。通过扰乱英国航运,把英国军队从欧洲战场上吸引过来,冯-斯佩旨在削弱英国海军实力,保护德国利益。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科罗内尔的德国舰队由现代战舰组成,包括旗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这两艘强大的战列巡洋舰都装备了8门8.2英寸火炮。它们得到了轻巡洋舰纽伦堡号(SMS Nürnberg)、莱比锡号(SMS Leipzig)和德累斯顿号(SMS Dresden)以及一些补给舰和辅助舰的支持。

德国舰艇速度快,武器精良,与英国舰艇相比,火力更强。克拉多克海军少将的英国中队由过时的战舰组成,包括好望角号和蒙莫斯号装甲巡洋舰,以及格拉斯哥号和奥特朗托号轻巡洋舰。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这些舰艇速度较慢,装甲较弱,并装备了较小口径的火炮。英国舰队在火力和保护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劣势。战斗开始时,两个中队在智利海岸附近发现了对方。

尽管英国舰队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德国战舰利用其优越的火力和战略定位。德国人发动了一场毁灭性的远程炮击,对英国舰艇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克拉多克海军上将认识到这种不利的形势,试图拉近与德国舰队的距离,希望能抵消他们的远程优势。然而,他的战舰火力不足,不敌对手。德国舰艇巧妙地避开了英国人的企图,并保持了他们的优势地位,继续释放出精确的炮弹。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尽管表现出了勇气和决心,英国中队还是遭受了严重的伤亡和破坏性的损失。好望号和蒙莫斯号全军覆没,而格拉斯哥号和奥特朗托号则侥幸逃脱。

科罗内尔战役的失败凸显了英国海军的脆弱性,并给整个大英帝国带来了冲击波。科罗内尔之战标志着德国舰队的一次重大胜利。它鼓舞了德国人的士气,显示了他们海军力量的强大,挑战了英国海军的霸主地位。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爆发原因

1914年11月1日在智利沿海进行的科罗内尔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重要的海上交战。英国皇家海军和德意志帝国海军之间的冲突标志着两个大国之间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达到了顶点。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见证了欧洲帝国主义的鼎盛时期,各国都在争夺全球统治权和扩张其殖民地领土。英国和德国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参与者,他们都渴望确保自己的利益,并扩大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海军力量是维持和扩大殖民帝国的一个关键因素。英国凭借其强大的皇家海军,长期占据着海军强国的地位。渴望成为全球大国的德国,试图挑战英国的海军霸主地位,建立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

德国作为殖民游戏的后来者,与英国相比,其海外领土有限。然而,它仍然在太平洋地区拥有殖民地,包括德属新几内亚和马绍尔群岛。保护和保存这些殖民地对德国的帝国愿望和全球威望至关重要。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德国认识到其遥远的殖民地的脆弱性,以及需要将英国军队从欧洲战场上转移开,因此采取了将其海军作为商业袭击者的战略。其目的是扰乱英国的航道,破坏英国的商业,并将英国的海军部队从关键的冲突地区吸引过来。

大英帝国意识到德国的意图,并认识到对其海洋利益的潜在威胁,试图对抗德国在太平洋的存在。为了保护福克兰群岛这一重要的英国领土,海军部派遣了一支中队来加强英国在该地区的海军力量。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克里斯托弗-克拉多克少将被任命为领导英国派往太平洋的中队。负责保护英国的利益和对抗德国的威胁,克拉多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有限的资源、过时的船只和不足的情报。

由于德国和英国的中队在同一地区作战,为对抗创造了条件。两支部队最终在智利科罗内尔(Coronel)海岸交汇,导致了一场致命的交战。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科罗内尔海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各种因素,包括德国所追求的战略目标,英国为保护其帝国利益而做出的反应,英国脆弱的殖民地的存在,以及双方都希望宣示其海军的主导地位。

科罗内尔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和德国之间的帝国竞争和对海军优势的竞争的顶点。德军和英军在科罗内尔的汇合导致了一场重大冲突,对后来的战争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参考文献

【1】《世界历史文化丛书:德国通史》丁建弘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4月1日

【2】《德国简史》(美)玛丽·普拉特·帕米利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

【3】《德国历史》朱忠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年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大获全胜,英国舰队司令争功为对手送上人头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