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作者:十点娱记

偶像崇拜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汉语典籍中,“崇”和“拜”通常被分开解释,“崇”的本义是山高,引申为高大,又引申为尊敬、重视。“拜”,在古代它意味着恭敬,即把双手举起叩拜。

古早的崇拜往往与宗教现象有关,表现为对自然的无知或恐惧,意味着通过崇拜达到和平或解决困难的目的。从历史发展来看,偶像崇拜始于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特定形象或物体的崇拜,这些所展现的就是图腾崇拜。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增强,对图腾的崇拜逐渐演变为神的崇拜,即对宗教人形图像的崇拜。不管是图腾崇拜,还是宗教人形图像的崇拜,实际上是人们的心理暗示,祈求自己或家人的平安、顺利。

因此,偶像崇拜是人类意识的产物,并随着人类意识的觉醒而不断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将自己崇拜的神明世俗化,逐渐崇拜圣人和英雄,将崇拜的对象转移到真正的人身上,并逐渐扩大了偶像崇拜的范围。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崇拜对象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影响着崇拜者的生活内容和行为方式,偶像崇拜也与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和伦理学、个人道德密切相关。

榜样偶像崇拜与娱乐偶像崇拜

榜样偶像崇拜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体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个人或群体对人们产生的示范、引领和启发着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行为和价值观,从而引起人们的认同和崇拜。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榜样偶像通常体现了精神上的、更理性的、绝对正确的东西,他们所代表的正能量积极影响着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人们,鼓励他们不断前进,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淘汰。

榜样偶像呈现出来的是更积极的内容,且对崇拜者的影响更深,榜样注重示范作用,用他们的优秀内在引导人们向善,体现了社会的核心价值,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本研究涉及的大学生偶像崇拜是指娱乐偶像崇拜。娱乐偶像崇拜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娱乐产业兴盛背景下产生的对娱乐明星的喜爱、认同和崇拜。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娱乐偶像崇拜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人类身心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行为,人们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直接投射到偶像身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种冲突,以及个人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在娱乐偶像的打造过程中,其包装和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夸大了互动的内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崇拜者为了维持娱乐偶像的人气和长久发展,他们对偶像的行为往往表现出各种狂热的形式,所以盲目追求娱乐偶像的现象非常普遍。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榜样偶像崇拜与娱乐偶像崇拜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它们的相同之处是:首先,榜样偶像崇拜与娱乐偶像崇拜的行为存在叠合,主要体现在乐于奉献、品德优良等精神特质方面。

由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发展,大学生在选择偶像的同时也会考虑其是否具备榜样的特质,是否有值得大众学习的精神品质,是否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出贡献等等。

其次,榜样偶像崇拜和娱乐偶像崇拜都以心理认同为出发点,以情感依附为连接点,以学习或效仿为落脚点。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最后,榜样偶像崇拜与娱乐偶像崇拜都源于大众传播,通过大众传播进行榜样教育或是引导大学生的偶像崇拜行为。榜样偶像崇拜与娱乐偶像崇拜的区别是:娱乐偶像崇拜和榜样偶像崇拜的根本区别在于主体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大学生偶像崇拜

大学生偶像崇拜内涵

大学生偶像崇拜是青年早期在大学学习期间由于身心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努力追求和认同理想对象的心理和行为。偶像崇拜发生在不同的年龄段,而大学生这一群体(通常在 18-25岁)是偶像崇拜现象发生的主要群体。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这种偶像崇拜的普遍特点是对崇拜对象的渴望和极度喜欢,但也具有其独特性,包括自主意识的个人化和行为的理性化倾向。大学生刚刚离开家庭,来到大学这个全新的环境,人格发展面临新的环境和影响因素,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认知都处于新的发展阶段。

大学生偶像崇拜产生的原因

第一,符合大学自身发展规律和文化需求。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生理和心理迅速成长的时期,随着大学生的成长和独立,他们对父母的依赖会减少,但这也是他们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情感空虚的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此时他们需要父母以外的人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此时大学生选择的偶像则成为他们心理依赖的新对象。大学生们还没有完全了解自己,价值观易发生变化,他们选择偶像作为崇拜的对象,偶像就是他们自己的理想化版本。

自身和偶像之间这种理想化差距促进了大学生的自我塑造,建立目标并为之努力。归属感需求是大学生崇拜偶像的另一个原因。归属感的需求是指希望被某个团体或组织认可的愿望,偶像崇拜为大学生融进群体提供了一种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同时,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也促使大学生更加追求流行文化,娱乐偶像是流行文化的活跃因素,大学生对娱乐偶像的崇拜也体现了多元文化对他们的影响。

第二,大学生心理复杂性和特殊性的需要。虽然大学生在身体发育方面已经接近成年,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复杂娱乐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对偶像崇拜的错误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在古代,统治者用“偶像”来控制集体底层人民的思想;今天,偶像崇拜也是一种集体活动,如“饭团”“后援会”等等,这些都是集体组织,而大学生对集体主义更敏感,更有可能参与这种集体性活动。

大学也是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成年的阶段,摆脱了父母的直接管教,这让他们更容易回归内心,找到符合自己的偶像,而他们要找的偶像也呈现出几乎完美的人格。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偶像人设崩塌的现象,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虽然偶像呈现出来的人格接近完美,但在实际生活中很难达到,使得学生向往虚幻的生活,远离现实世界,这也拉开了他们与现实的距离,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一系列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都促使了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发展。

第三,大众传媒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大众传媒的发展,包括报纸、书籍、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21 世纪之前,中国的大众传媒形式较少,传播速度缓慢。21 世纪以来,大众传媒形式多样化,新媒体传播迅速而广泛。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今天的学生生活在一个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和电脑加快了他们通过各种大众传媒渠道获取新信息和接收新闻的速度。

大众传媒和新媒体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可以选择通过电视来认识、了解偶像,选择偶像。微博、抖音等自媒体的出现,也对加速偶像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评价、评判和参与讨论的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大学生偶像崇拜类型

从经济角度看,大学生偶像崇拜分为生产型偶像崇拜与消费型偶像崇拜。生产型偶像是指对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他们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教师、思想家、文学家以及所有的时代英雄都被归为生产型偶像,对这些人物的崇拜就是生产型偶像崇拜。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消费型偶像则是随着文化和商业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偶像群体,是消费文化的产物,其特点是追求时尚,快速消费,高曝光率和盈利化倾向。

很明显,根据这些标准,今天的流量歌手、电影明星和体育明星都是典型的消费型偶像,大学生对他们的崇拜就是消费型偶像崇拜。从选择领域看,大学生偶像崇拜分为专业型偶像崇拜与非专业型偶像崇拜。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专业型偶像崇拜是指大学生选择所学专业内部优秀的人物作为自己的偶像,有助于大学生加深专业的学习研究,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能力。

非专业型偶像崇拜即指大学生选择非本专业的杰出人才作为自己崇拜的对象,这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更多书本以外的内容。

笔者认为,生产型偶像崇拜和专业型偶像崇拜属于榜样偶像崇拜,而消费型偶像崇拜和非专业型偶像崇拜就属于娱乐偶像崇拜。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此外还有对真人和虚拟人物的偶像崇拜,国际偶像崇拜、地区偶像崇拜和民族偶像崇拜等。不同的学者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分类越来越精细,不断丰富和深化着对偶像崇拜类型的研究。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使一个社会或社会团体通过特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标准对其成员施加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形成符合特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思想道德品质。”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大学生的偶像崇拜反映了他们自身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导向,利用偶像的正面导向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首先,以偶像崇拜为媒介的教育功能。“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中国奉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在青少年身上寻求志向、热情和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然而,近年来,“摆烂”“躺平”“佛系”等关键词频频出现在网络上,在大学生中引发热议。这些词汇反映了大学生对内卷行为的不满,以及对困难的消极态度,并不能激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

因此,可以把偶像作为一种工具,在社会上推广主流文化,学生在选择偶像时,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为指导。这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支点,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率。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其次,以偶像作为镜像的引导功能。偶像崇拜对学生具有正负影响。一方面,偶像本身的不良嗜好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研究学生中偶像崇拜的问题和根源,可以为教育工作者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敲响警钟,起到鞭策作用。

同时,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展现偶像崇拜中的正面案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偶像具有引领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矫正错误的价值观念。学生对偶像的崇拜有重要的目的和动机,通过对偶像的模仿和学习,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目标。

最后,以偶像满足内在需求的教育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文化产品种类不断增多,文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大学生对偶像的选择也是更加多元多样。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具有引领作用

大学生的独立和个性选择反映了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他们选择高品质的偶像来满足自己内心的精神需求。鼓励学生把这些优质偶像作为榜样,把他们的言行作为自身发展的动力,用偶像的力量来激励他们,逐步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