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癌症”是西医叫法,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仅一个字,却很耳熟

作者:纪史官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一份报告,预测2035年时,癌症病人将增加到2400万人。

那么在现代如此棘手的疾病,在古代有人会患上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过癌症只是西医的叫法,古代的癌症有不同的称呼,而且只有一个字,还是我们非常耳熟的字。

“癌症”是西医叫法,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仅一个字,却很耳熟

一、癌症在古代的叫法

古代的医学并不发达,没有任何先进的扫描仪器,消息传播也比较闭塞,所以很少能够发现癌症。

而且在历代帝王的记载中,除了末代皇帝溥仪外,也没有皇帝患癌症的记载。

据专家推测,曹操所患的头疾,大概率就是癌症,只不过他因多疑拒绝了华佗的开颅手术。

最早关于癌症的记载,出现在两千多年前诞生的《黄帝内经》中,其中关于筋瘤、肠瘤等描述,与现代肿瘤极为类似。

在《仁斋直指遗方论》中,记录了古人对癌症的详细记载,将癌症称之为上高下深、岩穴状的硬物,且外表凹凸不平,破溃后疮口中间凹陷。

也有一些文献将癌症称为癌发、癌疮等,甚至将其归结为炭疽的一种。

通过对癌症患者的观察,古代医生发现,癌症晚期的病人大都日渐消瘦,且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如同树木失去了荣华,逐渐枯萎、干燥。

“癌症”是西医叫法,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仅一个字,却很耳熟

荣就是营养的意思,失荣就是失去营养。再加上癌症患者晚期都食欲不振,面容消瘦。

所以一些医书称癌症病人为“脱营”“失精”,明朝的《外科正宗》中,将颈部和耳部的癌症,称之为“失荣”。

古代虽然有这种以身体状况命名的方式,不过对癌症流传最广的称谓,还是以肿瘤形状来命名,最常见的名称就是“喦”。

这个字看起来比较生僻,但它的读音与“岩”相同,意思也与“岩”一样,后来许多资料中干脆以岩来代替。

“岩”代表山上坚硬的石头,用这个字来指代癌症,说明这种病像人身体上的石头一样,坚硬又不好治疗。

长在不同部位的喦,也有不同的名称。

《妇人良方·疮疡门》记载:“若初起,内结小核,或如鳖棋子,不赤不痛,积之岁月渐大,峻岩崩破如熟榴,或内溃深洞,血水滴沥 … … 名曰乳岩。 ”

“癌症”是西医叫法,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仅一个字,却很耳熟

由此可见,乳岩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乳腺癌。

《外科真诊》记载:“舌根腐烂如岩,乃思虑伤神,心火上炎所致。”

这就是大陆典籍中记载的舌岩,也就是舌癌。

部位名称加上“岩”字,代表的就是不同的癌症。

所以在古籍医书,以及一些字典中,癌通喦,也通岩,都代表恶性肿瘤。

除此之外古代还会通过肿瘤的状态、形状,来命名不同的癌症。

二、古代癌症的其他名称

《疮疡经验全书》卷记载:“茧唇者,此症生于嘴唇也 …… 若肿起,白皮皱裂如蚕茧,故定名曰茧唇也。 ”

这里的茧指的是长在嘴唇上的硬痂,硬痂越长越大,表面的白皮就会裂开像茧一样,所以被称为茧唇,也有的医书将其称之为“茧唇风”,实际上就是唇癌。

而古代的舌癌,因为硬块形状像豆子,长大后的形状像菌类,又被称为舌菌。

“癌症”是西医叫法,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仅一个字,却很耳熟

《尤氏喉科秘书·舌菌》 称之:“生舌上,或如木耳,或如菌状,其色红紫。 ”

除此之外,舌菌也有“舌菌风”“莲花风、疮菌”等名称。

除了菌状外,一些癌症的肿瘤一旦溃烂,伤口就会向外翻,形状像花蕊一样,因此也叫做“翻花疮”。

一些肾癌也被叫做“翻花下疳”“肾炎翻花”。

在古文中,反与翻的意思相同,翻花疮也被叫做反花疮。

对于皮肤癌又痒又痛、出水不断,且时而分泌臭水,腐肉如棉花的情况,古人称之为“疳”。

《外科启玄》卷这样记载乳疮:

“经年不愈,或腐去半截, 似莲蓬祥,苦楚难忍,内中败肉不去,好肉不生”。

舌头上长出这样的肿块,也被称之为舌疳。

就连石榴这种水果,都成为癌症的代名词。

古人发现有的肿瘤内部颗粒多,形状像绽开的石榴,因此用石榴将其命名。

“癌症”是西医叫法,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仅一个字,却很耳熟

比如乳腺癌被称为“石榴翻花疮”,眼科的一些疾病也被称为“鱼子石榴”。

有些肿瘤形状酷似灵芝,有些像痔,因此有了不同的名字,比如舌癌也被称之为“舌痔”,也有人称其为“舌芝”。

对于那些肿块异常坚硬,且表面凹凸不平的肿瘤,大都会被冠上“石”的名字。

坚硬的痈结被称为“石痈”,颈部、腰部和胯部的肿瘤,被称为“石疽”。

《诸病源候论》 卷记载:“ 皮聚而皮厚,状如座疖,椰如石,故谓之石疽也。”

例如《三因方》中记载,甲状腺癌就被称为“石瘿”。

综上所述,古人根据患者后期的状态,以及癌症不同的外表,为癌症取了很多名字,甚至一种癌症可能同时拥有多种名字。

只不过古代交通并不发达,信息也比较闭塞,所以对于癌症的名称,大家并没有特别统一的认知。

“癌症”是西医叫法,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仅一个字,却很耳熟

有可能不同地区会出现不同叫法,不同师承对癌症的称呼也不一样。

但不论哪种癌症,“喦”都是统称,任何部位上的病变,都可以被称之为“喦”。

既然古籍中出现了癌症相关的记载,那么中医自然也有相对应的治疗方法。

三、中医的应对办法

在现代医学中,许多癌症患者确诊时,就已经到达了中晚期,甚至癌细胞也已经开始转移,患者身心都面临巨大的压力。

不过对于中医来说,这些癌症如果可以在早期时被发现,治疗起来会更好。

中医一般认为癌症属于正气不足、气滞血瘀、邪毒积聚。所以应对这种疾病,必须从调和脾胃、滋阴补血等方面入手。

在古代中医看来,脾胃在癌症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素问·刺禁论》记载:“脾为夭寿之使,养生谨和五味。”

“癌症”是西医叫法,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仅一个字,却很耳熟

《医宗必读》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脾胃论》也记载:“”善治病者,尤在调理脾胃。

“治脾胃,所以安五脏。”

所以对于顽固的癌症来讲,调理脾胃同样是重中之重。

而且癌症病人都会日渐消瘦、浑身乏力,气血都被癌症消耗。想要为身体提供营养,必须加强气血和营养的补充。

中医理论中,脾胃为气血生化的源头,也是机体营养的根本,只有调理好脾胃,才能保障身体正常功能,加强食物和药物的吸收。

除此之外,滋阴生津同样对治疗癌症具有重要作用,在选择滋阴生津的药物时,古代医生还会掺杂些固本的药物,帮助机体对抗肿瘤造成的副作用。

在患病过程中,患者的血液也出现严重问题,血瘀贯穿整个患病区间,造血功能也大幅度减退。

“癌症”是西医叫法,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仅一个字,却很耳熟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古代中医还会采取补血的方法,提高患者的造血功能。同时会配合活血化瘀的功效,让患者能够减轻痛苦,帮助机体应对癌症。

到了癌症晚期时,患者身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块,并伴有疼痛、口渴、发热等症状。

在中医看来,这就是邪热淤毒所造成的,只有清热解毒才能缓解。

所以古代中医会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开出消肿、解毒的中药,清除肿瘤周围的水肿和炎症。

以上这些应对方式,都是通过中草药来进行治疗。

在患者服药期间,一些中医还会采取艾灸、拔罐、推拿等方式,加强患者的身体素质,以达到最终的治疗目的。

最重要的是,在采取种种治疗方法的同时,古代中医还会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提升患者战胜癌症的信心。

“癌症”是西医叫法,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仅一个字,却很耳熟

不过古人生活方式较为单一,并没有什么不良习惯,也接触不到太多科技产物,吃的也都是纯天然食品,而且寿命相比于现代人更短,所以癌症的患病率也不高。

即便患上了癌症,中医大都在早期时就发现并治疗。

对现代人来说,外界许多因素都有可能增加癌症的患病风险。

四、现代癌症风险

《美国医学会杂志》曾发表过一篇报告,从2006年到2016年,全球癌症患病率增加了28%。

英国癌症研究会也预测,到了2027年时,每两位男性中,就会有一人患癌症。

患癌风险将会从2010年的44%上升到50%,女性患癌风险将会从40%上升到44%。

更确切地说,似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患癌症的概率也有所增加,在人们生活越来越便利、越来越丰富时,癌症也悄悄埋下了种子。

首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

“癌症”是西医叫法,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仅一个字,却很耳熟

没有网络时,大家唯一的乐趣除了看电视,就只能通过运动、逛街、读书等方式来消磨时间。

但不论哪种方式,大家都不可能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势必会进行空间上的转换。

而且那时的工作不用每天对着电脑坐一天,可以进行适当的躯体放松。

但当互联网飞速发展时,大多数的工作都要久坐,大家的娱乐方式也变成了躺在床上刷手机,甚至可以几天都不出门,也不会进行任何锻炼。

而且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安静地刷手机,甚至通过熬夜来释放心中的苦闷。

但医学证明,睡眠不足会增加癌症的患病风险。

美国癌症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曾做过一项实验,对睡眠少于7个小时的群体,以及睡眠充足的群体进行调查,发现睡眠不足的群体癌症患病率要高出47%。

“癌症”是西医叫法,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仅一个字,却很耳熟

除此之外,久坐和缺少运动,同样增加了癌症的患病风险。

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今的饮食,也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这一风险。

在科技进步的同时,食物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足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味蕾需求。

殊不知有些食品经过了重重加工,又添加了许多人造化学试剂,使得食物本身的营养大幅度流失,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肥胖和患病的风险。

尤其是许多人追求重口味、高油高盐的食物,一定程度上增加肥胖率。

不论是不健康的食物,还是使人致肥的食物,都是癌症的诱因。

就拿我们所有人都喜欢的饮料来说,其中的添加剂和含糖量都严重超标,长期饮用可能诱发20多种癌症。

2016年一项数据表明,每天喝两杯以上饮料的人,相对于不喝饮料的人,患结肠癌和肾癌的概率大幅增加。

“癌症”是西医叫法,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仅一个字,却很耳熟

除此之外,遗传、抑郁症、环境污染等不可抗力因素,同样会增加癌症风险。

综合来看,在所有导致癌症的诱导因素中,大部分都与自身的生活习惯有关,而且大都是可以避免的。

2012年时,《中国癌症归因分析》中就指出,中国总体癌症死亡病例中,57.4%都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慢性感染导致的死亡率高达29.4%。

占第二位的是主动吸烟与吸二手烟,占比22.61%。

最后才是职业、环境等因素。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人们虽然享受到了便利,但却因为过度放纵、过度追求享受,进而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也有研究表明,现代人之所以患癌症概率增加,与寿命增加有很大的关系。

古人寿命短,还没等检查出患癌症,就已经离开了世界。而现代人寿命长,所以才会患上各种疾病。

“癌症”是西医叫法,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仅一个字,却很耳熟

但不论怎么说,想要与癌症绝缘,我们还是应该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结语:

虽然古代癌症患病率并不高,但古代中医还是通过观察,将癌症取名为“喦”,对于不同部位的癌症,古人也随之取了不同的名字。

或许是古人寿命太短,或许是古人生活健康,又或许是信息滞后,古人患癌症的概率并不高,可在医学发达的今天,人们患癌症的概率却急剧增加。

与其说癌症是一种不可根治的疾病,不如说癌症是曾经不好生活习惯积累所致。

短时间的坏习惯,不会迅速导致癌症。同理,癌症的治疗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想要与癌症说再见,最重要的还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癌症”是西医叫法,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仅一个字,却很耳熟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全球癌症病例十年增加近三成》

中国知网《现代生活与癌谱变化》——赵琳

中国知网《古代文献对癌症命名的探讨》——史兰华

中国知网《信息速递 WHO:未来20年全球癌症患者或增加五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