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非遗工坊 用传统文化为乡村插上共富翅膀

作者:中国手艺网
非遗工坊 用传统文化为乡村插上共富翅膀

桐庐县新合乡,五彩缤纷的面丝如瀑布一般挂在晾晒架上,讲述着“一根面条的故事”;余杭中泰竹街道,笛音袅袅不绝,这笛音早已传出国门……

去年,文旅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评选出了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桐庐新合索面非遗工坊和余杭中泰竹笛非遗工坊成功入选。

在杭州,有着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非遗工坊,它们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生产、培训、展示、销售等活动,在促进非遗保护传承的同时,也带动了就业增收,促进了共同富裕,成为新时代人文经济的一抹鲜亮的色彩。

一根面条走进万家

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老人小孩都特别喜欢吃这个面,用这个面做拌面味道很好的!”今年3月,新合索面在杭州盒马鲜生超市上架,赢得消费者的一片好评,日均销量保持在300份以上。

新合索面在桐庐县新合乡传承了千年,全乡不少农户从事索面加工制作。然而,长期以来,家庭作坊的“小、弱、散”一直困扰着索面的发展。2022年,新合乡政府投资400余万,将引坑村老旧的礼堂,打造成索面非遗工坊,探索“1+6+N”模式,努力让新合索面做大做强。

非遗工坊 用传统文化为乡村插上共富翅膀

所谓“1+6+N”模式,就是1个索面工厂,6间非遗工坊室,辐射带动N个家庭非遗工坊。这种“企业+工坊+农户”模式,让新合索面从此有了统一的制作标准、统一的原料、统一的包装和统一销售,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也实现了规模化,大大提升了市场的辨识度和竞争力。

在此同时,在索面品类上也不断创新,发展索面深加工产业,改良索面制作工艺,成功推出了红曲索面等创新产品。为了让“新合索面进城”,在品牌宣传推广上,非遗工坊也创意频出:注册了“新合索面”地域商标;设计了醒目的LOGO在零售、批发及连锁店等渠道统一使用;开出新合索面共富面馆;与盒马鲜生、世纪联华等超市门店合作,实现了线上全平台销售。

“过去买的人并不多,加工的索面主要是自己吃。但现在不一样了,全国各地的客户都有,面的颜色也从白色增加到红色、绿色、橙色……口味越多色彩越丰富,销量也越好。”村民杨秀英一边晾晒面条一边感慨:“这在过去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非遗工坊 用传统文化为乡村插上共富翅膀

非遗工坊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据统计,新合乡现有450余户、1000余人从事索面加工制作、销售及其相关行业,新合索面销售规模突破1000吨,索面制作户年平均增收超过3.6万元。

不仅发展生产,新合索面制作工艺与当地的乡村旅游也正在走向融合。新合乡党委书记陈少霞说:“索面的制作和晾晒是非常美的乡村旅游景观,传承人既要会做面也要会讲面,所以我们定期召集索面传承人培训,让他们成为乡村旅游的参与者,不仅卖面赚钱,接待游客讲解也能提高收入,最终是要让老百姓腰包都能鼓起来。”

一支竹笛声震四方

占领全球八成市场

中泰竹笛非遗工坊位于余杭区中泰街道紫荆村。在这个远近闻名的“中国竹笛之乡”,非遗工坊依托省级非遗项目“中泰竹笛制作技艺”,采用“非遗工坊+传承人+协会”模式,传承非遗技艺,助力乡村发展。

非遗工坊 用传统文化为乡村插上共富翅膀

要传承,要发展,首先得有“人”。目前,非遗工坊已经聚集了董仲彬、董雪华、黄卫东、丁志刚等一批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他们都是当地制笛名家,也是行业带头人。一支竹笛,看似简单,却是技艺的浓缩,要经过70多道工艺。竹笛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黄卫东制笛近40年,尽管他的公司有十几名工人,但选材、定音、校音等几个核心环节,都是他亲自上阵。这些非遗传承人不仅传承着技艺,也传承着匠心。

在老一辈艺人的带领下,一群“笛二代”也在非遗工坊里茁壮成长。这些年轻人不仅传承着竹笛制作的传统工艺,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市场。“笛二代”施飞云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他用互联网思维改革竹笛销售模式,通过打造竹笛互动分享平台、研发竹笛文化创意产品、线上开展直播演奏教学等方式,促进竹笛产品的多元化营销。像施飞云这样回乡创业的“笛二代”,中泰街道有30多个,他们为紫荆村竹笛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非遗工坊 用传统文化为乡村插上共富翅膀

技能培训是保证竹笛质量的核心。每年,中泰都要举办竹笛制作比赛,激烈的比拼,促使制笛匠人们不断提升技艺,也让中泰竹笛的质量不断提高。每月,都有竹笛制作大师开办讲座,分享讨论竹笛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提高整体制作技能。2022年至今,非遗工坊已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数十场,线上线下各类免费演奏教学培训300余场。

非遗工坊 用传统文化为乡村插上共富翅膀

近几年,中国竹笛艺术夏令营、中泰竹笛“水上音乐会”等旅游产品的打造,为中泰竹笛锦上添花,不仅带动了乡村制笛艺人和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当地群众增收、拓宽了致富路,还扩大了文化消费、激活了全域旅游、繁荣了城乡经济。

如今,杭州余杭中泰街道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竹笛生产基地,年产中高档笛箫200多万支,国内外竹笛市场保有量超过85%,年产值达3.5亿元。

中泰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小平表示,接下来,中泰竹笛将继续立足特色产业,尤其围绕“种竹、做笛、卖笛、演笛”,让紫荆村不仅是竹笛的生产中心,更是创新产品的研发中心、笛文化的传播中心,着力打造成为农文旅融合的示范地、共同富裕的样板地。

文化微观

非遗与乡村经济碰撞出奇妙火花

两个非遗工坊的典型案例,呈现了这样的事实:在杭州,非遗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助推着人文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乡村振兴。

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沉淀,非遗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它不仅仅是技艺与传统的传承,更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纽带。当非遗与乡村经济相结合时,便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一方面,非遗为乡村经济注入了独特的魅力。那些富有特色的非遗项目,以其不可复制的文化属性,成为吸引人们关注和消费的重要因素。就拿新合索面来说,千年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是普通面条所不能比拟的。那一碗面,不光能填饱你的胃,更能唤醒你内心深处对文化和传统的向往。这种不一样的体验,也成为它个性化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非遗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创新。非遗为创意和设计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源泉,催生出众多具有文化底蕴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不论是新合索面创新推出彩色面条,还是中泰竹笛创新销售平台,这些创新都丰富了相关产业的内涵,为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非遗,进一步扩大了非遗的影响力。

非遗助推人文经济,还体现在对就业和创业的积极影响上。它为许多人提供了施展才华和实现价值的舞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促进了就业的多元化。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创业热情,围绕非遗衍生出的各种商业模式和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一点,从中泰30多个回乡创业的“笛二代”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然而,要充分发挥非遗对人文经济的助推作用,仍需要社会各界持续努力。要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确保其源头活水不断;要加大对非遗与经济融合的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还要注重人才培养,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总之,非遗是推动人文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应当高度重视非遗的价值,积极探索其与经济的深度融合,让非遗在助力人文经济的道路上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来源:杭州日报

记者:姜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