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文柱 | 为国之道 恃贤与民 一一读《素书》有感

作者:云卜堂

作者 李文柱

李文柱 | 为国之道 恃贤与民 一一读《素书》有感

《素书》是两千多年前秦朝世外高人黄石公密授张良的一部很短的传世之作,被称为“中国谋略第一奇书",全书只有6章136句1336字。历史上注释解读《素书》的人很多,宋代名相张商英作过释评,清代王氏作过注解,当代学者陈伉、丁敏翔等人也都编译出版过不同版本的《素书》。南怀瑾先生说:“《素书》是中国古代纵横家的奇书,朝夕参研,处世、治事,都会有举重若轻的奇效。”

我读《素书》,深感书中充满智慧和哲理,是中华文明前三千年赢得天下、治国兴邦的宝典,也是人们修身处世、完善自我的结晶,它不因时空的久远而失去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也不为篇幅的简短而影响其普遍指导意义。我赞同有人所说:“书中格言形式表达的智慧,用之修身,可以明智益寿;用之治囯,可以位极人臣;用之经商,可以富埒王侯;用之军事,可以百战百胜。"书中经典名句比比皆是,读之无不受益多多,特别是对身居高位者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黄石公作为秦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是与鬼谷子齐名的半人半神的隐士,《素书》《三略》是他的代表作,主要为主政、主军者所著,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经典。仅举一例,书中说:“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意思是说,治理国家的最高原则,在于依靠贤人和民众。信任贤人如心腹,对待民众如手足,就不会失策。我认为,"恃贤与民"这四个字,正是其治国理政的思想精髓和规律总结,也是这部书的点晴之笔。

恃贤,就是依赖贤人。所谓贤人,就是有才有德、德才兼备的人。贤人所愛好、厌恶的情感与人民完全相同,想要选择和舍弃的事物亦与人民完全相同。《素书》有言:"安在得人,危在失士。"可谓至理名言。

得贤人者得天下。一国一家之兴衰成败,归根结底,是个得人和失人的问题。周朝开国元勋姜子牙是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他辅佐周王父子消灭商纣,平定内乱,开疆扩土,促成了"成康之治",被后人称为"谋略鼻祖,百代宗师"。称霸春秋的齐桓公并不是一个十分贤德的明君,只是有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名相管仲的辅佐,使他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秦始皇当年正是依靠王翦、李斯、白起、蒙恬等旷世贤才,横扫六国,北击凶奴,南攻蛮族,一统天下。汉高祖刘邦灭秦兴汉得天下,依靠的是张良、韩信、萧何等济世之才,正如他自己所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抚民,供给响馈,不断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得天下、创盛世,也是靠房玄龄、李靖、魏征等一众贤人。

古人将贤才称之为"国之大宝",就是有经国济世之才。凡为明主,都深知人才是事业的第一要务,无不求贤若渴。公元前309年,燕国内忧外患,兵弱国贫,人才奇缺,燕昭王便找相国郭隗商讨求贤之事,国王听了相国的话,特地为郭隗修了一座宫殿,象弟子事奉老师一样恭恭敬敬地听郭隗讲课,而且还亲自端茶送饭,以示敬重有才之人,并在宫殿旁边筑一高台(即"招贤台"),把黄金堆在上面,准备随时奉送天下贤士,结果天下贤人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其中有一武将魁首叫乐毅,他亲率燕国等5国联军攻打齐国,前后征战5年,连下70余城,把战国7雄中军力最强的齐国打得体无完肤,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

古往今来,推荐选拔优秀人才的办法很多,诸如高人推荐,毛遂自荐;科举考试,招贤纳士;礼义相加,利禄相许等。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齐桓公不顾一箭之仇得管仲,秦昭王三跪请教得范睢,刘备三顾茅庐得孔明等。择其之要,在于“崇礼而重禄。"时至今日,仍不失为有效之策。

历史上因用宦官、"小人"而不用贤人招至国破人亡者也不胜枚举。正如《素书》所言:"亲馋远忠者亡。"诸葛亮生前最担心后主刘禅亲馋远忠而亡国,特意在《出师表》中告诫刘禅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人,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无奈刘禅只当耳边风,完全听信身边宦官黄皓馋言,结果奸侫小人受宠,忠良贤臣疏远,使诸葛亮一生心血付之东流,刘禅自己也落个“扶不上马的阿斗"的绰号。唐玄宗李隆基早年英明勇武,颇有明君风度,创立了"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但到了晚年昏庸霸道,只图享乐,荒废朝政,朝中一切权力落入奸相杨国忠之手,终于引发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把一个大好的唐朝搞得兵荒马乱,不能不说与唐玄宗用人失误有关。明朝朱元璋登基之后,为避免汉唐时的宦官之祸,下令在内宫树了一块"不准宦官干政"的牌子,但从明英宗开始宦官渐露头脚,标志是英宗最信赖的太监王振搬掉了朱元璋在内宫竖的牌子,破了明朝戒律,窃取权力,操纵朝政,最终导致英宗被北方瓦刺所俘,敲响了明王朝的丧鈡。为什么历代王朝君主大都知道选贤任能的重要,而在实际操作中又有那么多的"远贤亲小"呢?这大概是由人的“初心易得,始終难守”的本性所决定。古今英雄,善始者多,善终者少;创业者众,守成者寡。

与民,就是造福人民。黄石公在《三略》中进一步指出:"军国之要,察民心,施百务。"就是治军理国的要领在于体察民心之好恶,知民所需,从而采取一系列措施顺民心之所好,去民心之所恶。大陆古人深谙"民为固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民心所向,历来是政治家、军事家密切关注的晴雨表、“温度计。”‘《素书》中说:"根枯枝朽,人困国残,"认为脚之于人犹民之于君,人无脚不立,国无民不成,足为人之根,民为国之本。大陆历史上有两个很有名的农民出身的皇帝,一个是汉高祖刘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这两个开国明君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扫平天下,登上皇位,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深知民间疾苦,勤政为民,厚施于民,终获天下。刘邦的四公子汉文帝刘恒是一个简朴守业、一心为民的帝王典范,他在位23年,清心寡欲,率先垂范,不烦扰民众,不劳民伤财,还带头缩减皇室财政开支,开放粮仓赈济平民,特别是皇家丧事从简,废除了很多于民不利的陈规陋习,他以"敦朴为天下先"的作风赢得了民众,从而奠定了汉初强盛的局面,在历史上留下了"文景之治"的美誉。

历史上,凡不"以民为本"者都没有好下场。秦、隋两朝尽管在初创时期都显得强大无比,无敌于天下,但都因为大兴土木,伤害民众,而迅速灭亡了。秦始皇因筑长城、建阿房宫和修皇陵,劳民伤财,政权仅维持了15年。隋炀帝在位20年,前后征用民工不下一千万人,由于大量丁夫死于苦役,就抓妇女充当差役,使社会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力遭到严重摧残,他最后被起义军抓获用绳子勒死。所以,李世民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代帝王几乎无一例外,凡以"民为国本"者都盛,凡"厚敛薄施"者必衰。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举凡盛世,言必称夏、商、周三代,三代都有圣明之君,中兴之王,但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也恰恰产生在这三个朝代,那就是夏之桀、商之纣、周之厉。特别是长达791年的周朝和历史上任何朝代一样,两周早期统治者励精图治,出现了政权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一扫殷商末期的阴霾景象,但到了西周周厉王执政时期,他是一个财迷心窍、蔑视民意的暴君,施行了很多与民争利的政策,遭到了人民的强烈反对,加上战事频繁,赋役太重,便爆发了势如洪水决坝般的武装暴动,到头来落了个仓皇出逃、客死他乡的悲惨下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