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千古一皇——秦始皇(六十六)

作者:东岳松

河、洛、伊在陇南

《史记·周本纪》记载:四十六年(前782),宣王逝世,他的儿子幽王宫湦(shēng,生。按又作“涅”)继位。幽王二年(前780),西周都城和附近泾水、渭水、洛水三条河的地区都发生了地震。伯阳甫说:“周快要灭亡啦。天地间的阴阳之气,不应该没有秩序;如果打乱了秩序,那也是有人使它乱的。阳气沉伏在下,不能出来,阴气压迫着它使他不能上升,所以就会有地震发行。如今三川地区发生地震,是因为阳气离开了它原来的位置,而被阴气压在下面了。阳气不在上面却处在阴气的下面,水源就必定受阻塞,水源受到阻塞,国家一定灭亡。水土通气才能供民众从事生产之用。土地得不到滋润,民众就会财用匮乏,如果到了这种地步,国家不灭亡还等待什么!从前,伊水、洛水干涸夏朝就灭亡了;黄河枯竭商朝就灭亡了。如今周的气数也像商、周两代末年一样了,河源的水流又被阻塞,水源被阻塞,河流必定要枯竭。一个国家的生存,一定要依赖于山川,高山崩塌,河川枯竭,这是亡国的征象。河川枯竭了,高山就一定崩塌。这样看来,国家的灭亡用不了十年了,因为十刚好是数字的一个循环。上天所要抛弃的,不会超过十年。”这一年,果然三川枯竭了,岐山崩塌了。

据《史记》记载:“昔三代(夏、商、周)皆在河洛(雒)”。都因河雒而兴、因河雒而亡,当然也包括秦。都是玄鸟生。都有雒神(伏羲的女儿)保佑。都与雒、氐、狄、翟、犬丘有关连,都是伏羲的后代,华夏子孙。河图、洛书开启了华夏文明的的征程。西汉水就是天河、河水、天水。就是洛河、洛谷水、洛水、汉水、漾水。西汉水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在仇池山。仇池山就是昆仑山,大禹治水嶓冢导漾治的是西汉水,西汉水孕育了河图、洛书。

西汉水上游,为古西垂地,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又有盐井,是非常理想的繁畜之地。这里出产的马匹高大雄健,耐力持久,在上古时期,既可为优良的战马,又可为优良的运载工具。嬴人非子曾在此为周王室牧马,“马大蕃息”,被周孝王封为附庸,邑于“秦”,足见其地产马条件的优越。直至如今,该地域的盐官骡马市场仍饮誉全国。秦人在这里设品质要求极高的皇家家马牧场,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洛河,叫雒水,“陇南市古时为武都郡,武都郡的治所在陇南市西和县洛峪镇,古时称雒峪,雒谷,流经的漾水、汉水称雒谷水,也称雒水或洛水、洛河,后来武都郡从洛峪镇,迁移到陇南市成县红川镇就把流经成县红川镇的白水,改为洛水,现在叫洛河。仇池山下武都郡的治所在陇南市西和县洛峪镇,古时称雒峪,雒谷,流经的漾水称雒谷水,也称雒水或洛水、洛河。

(二)、伏羲出生地仇池山下叫雒峪,雒谷,发源的水叫洛水、洛河

现在的陇南市西和县洛峪镇古时称雒峪,雒谷,就是伏羲出生地仇池山下谷地,据《太平御览》引《遁甲严山图》载:“仇夷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三秦记》曰:仇池县界,本名仇维,山上有池,故曰仇池。山在仓洛二谷之间,常为水所冲击,故下石而上土,形似复壶。” 仇池山又叫翟(氐、狄同音)堆、瞿上、氐池、维山。氐族自称“盍稚(雉)”,“翟”(氐、狄同音):长尾山鸡。“氐羌以鸾鸟”氐羌鸾鸟所生。

据汉曹植《洛神赋》记载:“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洛神。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传说古帝宓(fú)羲氏之女溺死洛水而为神,故名洛神,又名宓妃。伏羲(相传为风姓,又名宓羲)就诞生在仇池山。仇池山下武都郡的治所在陇南市西和县洛峪镇,古时称雒峪,雒谷,流经的漾水称雒谷水,也称雒水或洛水、洛河、汉水。

(三)、《水经注·漾水、丹水》中把河水称西汉水,把漾水、洛水、洛河称汉水。

据《水经注 卷二十 漾水、丹水》记载:“又东北流,注西谷水,乱流东南,入于西汉水。西汉水又西南,径始昌峡,《晋书地道记》曰:天水始昌县,故西城也。亦曰清崖峡。西汉水又西南,径宕备戍南,左则宕备水自东南,西北注之。右则盐官水南入焉。水北有盐官,在.冢西五十许里,相承营煮不辍,味与海盐同。故《地理志》云西县有盐官是也”。这之前全称西汉水。

这之后全称汉水。据《水经注 卷二十 漾水、丹水》记载:故《地理志》云西县有盐官是也。其水东南径宕备戍西,东南入汉水。汉水又西南,合左谷水,水出南山穷溪,北注汉水。又西南,兰皋水出西北五交谷,东南历祁山军,东南入汉水。汉水又西南,径祁山军南,鸡水南出鸡谷,北径水南县西,北流注于汉。汉水又西,建安川水入焉。其水导源建威西北山,白石戍东南,二源合注。东径建威城南,又东与兰坑水会,水出西南近溪,东北径兰坑城西,东北流注建安水。建安水又东径兰坑城北,建安城甫,其地故西县之历城也。杨定自陇右徙治历城,即此处也,去仇池百二十里,后改为建安城。其水又东合错水,水出错水戍东南,而东北入建安水。建安水又东北,有雉尾谷水,又东北,有大谷水,又北,有小祁山水,并出东溪,扬波西注。又北,左会胡谷水,水西出胡谷,东径金盘、历城二军北,军在水南层山上。其水又东注建安水。建安水又东北,径塞峡。元嘉十九年,宋太祖遣龙骧将军裴方明伐杨难当,难当将妻子北奔,安西参军鲁尚期追出塞峡,即是峡矣。左山侧有石穴洞,人言潜通下辨,所未详也。其水出峡西北流,注汉水。汉水北连山秀举,罗峰竞峙。祁山在.冢之西七十许里,山上有城,极为严固。昔诸葛亮攻祁山,即斯城也。汉水径其南。城南三里,有亮故垒,垒之左右,犹丰茂宿草,盖亮所植也,在上邦西南二百四十里。

三年(前779),幽王宠爱褒姒(sì,似)。褒姒生的儿子叫伯服,幽王想废掉太子。太子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是幽王的王后。后来幽王得到褒姒,非常宠爱,就想废掉申后,并把太子宜臼也一块儿废掉,好让褒姒当王后,让伯服做太子。周太史伯阳诵读历史典籍,感慨道:“周朝就要灭亡啦。”从前还是夏后氏衰落时候,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的宫廷,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君。”夏帝不知道是该杀掉它们,还是赶跑他们,还是留住他们,就进行占卜,结果不吉利。又卜占要他们的唾液藏起来,结果才吉利。于是摆设出币帛祭物,书写简策,向二龙祷告,二条龙不见了,留下了唾液。夏王让拿来木匣子把龙的唾液收藏起来。夏朝灭亡之后,这个匣子传到了殷朝,殷朝灭亡之后,又传到了周朝。连着三代,从来没有人敢把匣子打开。但到周厉王末年,打开匣子看了。龙的唾液流在殿堂上,怎么也清扫不掉。周厉王命令一群女人,赤身裸体对着唾液大声呼叫。那唾液变成了一只黑色的大蜥蜴,爬进了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一个小宫女,六、七岁,刚刚换牙,碰上了那只大蜥蜴,后到成年时竟然怀孕了,没有丈夫就生下孩子,她非常害怕,就把那孩子扔掉了。在周宣王的时代,小女孩们唱着这样的儿歌:“山桑弓,箕木袋,灭亡周国的祸害。”宣王听到了这首歌,有一对夫妻正好卖山桑弓和箕木制的箭袋,宣王命人去抓捕他们,想把他们杀掉。夫妇二人逃到大路上,发现了先前被小宫女扔掉的婴孩,听着她在深更半夜里啼哭,非常怜悯,就收留了她。夫妇二人继续往前逃,逃到了褒国。后来褒国人得罪了周朝,就想把被小宫女扔掉的那个女孩献给厉王,以求赎罪,因为当初这个被扔掉的女孩是褒国献出,所以叫她褒姒。周幽王三年,幽王到后宫去,一见到这女子就非常喜爱,生下儿子伯服,最后竟把申后和太子都废掉了,让褒姒当了王后,伯服做了太子。太史伯阳感慨地说:“祸乱已经造成了,没有法子可想了!”

褒姒不爱笑,幽王为了让她笑,用了各种办法,褒姒仍然不笑。周幽王设置了烽火狼烟和大鼓,有敌人来侵犯就点燃烽火。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笑,点燃了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全都赶来了,赶到之后,却不见有敌寇,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

周幽王任用虢(guó,国)石父做卿,在国中当政,国人都忿忿不平。石父为人*诈乖巧,善天阿谀奉承,贪图财利,周幽王却重用他。幽王又废掉了申后和太子。申侯很气愤,联合缯(zēng,增)国、犬戎一起攻打幽王。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的救兵。诸侯们没有人再派救兵来。申侯就把幽王杀死在骊山脚下,俘虏了褒姒,把周的财宝都拿走才离去。于是诸侯都*拢申侯了,共同立幽王从前的太子宜臼为王,这就是平王,由他来继承周朝的祭祀。

平王登位之后,把国都迁到东都洛邑,以躲避犬戎的侵扰。平王的时候,周王室衰微,各诸侯以强并弱,齐国、楚国、秦国、晋国势力开始强大,一切政事都要经由各方诸侯的首领。

《诗经·秦风·蒹葭》一诗,《诗序》以为秦襄公(前777-前766年)时之作。产生于秦文公(前765-前746年)时的秦《石鼓诗》第二首中有:“于水一方”的句子,与《蒹葭》中“在水一方”句型、句意一致,或者是袭用了《蒹葭》一诗的成句,则《蒹葭》应如《诗序》之说产生于《石鼓诗》之前。

秦襄公之时秦人尚居于西垂天水西南、礼县东部、西和县以北,《蒹葭》一诗为襄公时作品,则诗的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应就当时这一带求之。由甘谷朱圉山南流的冒水河(古峁水,曾名茅水,文革中曾改称作红河)同西汉水交汇处为峡谷地带,有几条河在那一段(当礼县东北)流入西汉水,其越向上游则水越小,可以泳渡,正与《蒹葭》一诗所写地理环境相合。《蒹葭》全诗如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本诗点出了所写时令是秋天。从诗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来看,抒情主人公应是男性,被追求的“伊人”是女性。诗人是希望走近他所向往的人,但总是可望而不可及,无法到伊人身边。“在水一方”,即是说在水的对岸。“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也都是说在对岸的水草相接之处,对岸的水边。“一方”与“湄”、“涘”互文见义。“溯洄从之”,指沿着弯曲的水向上行。“洄”指回旋的水,引伸为曲折、弯曲的水道,这由“道阻且长”、“道阻且跻”两句可以看出。“道阻且右”的“右”,也是迂回的意思。顺着直流的河道走呢,伊人好像总是在水的中央。看来诗中所写,抒情主人公应是在一条直流同一条弯曲的水流交汇之处,水边又长满芦荻。诗不正面刻画或赞美“伊人”,而只从诗人对她有着深切的爱来表现这是一个很值得追求的人。晋傅玄《拟四愁诗》云:“牵牛织女期在秋,山高水深路无由。”正是对《蒹葭》一诗所写景况的确切说解。傅玄,甘肃古代诗人。

我认为这首诗的内容同秦民族祭祀女修之神或曰织女星,歌舞以乐神的活动有关。由《史记·封禅书》看,秦人祭祀星辰之神多种,同楚人差不多。其所祀二十八宿中,就有牛宿、女宿,这是由牵牛星、织女星分化出来的。因为织女星一大二小星中织女一为零等星,为全天第五最亮星,在北方高纬度夜空则是最亮的一颗星,而且由于其纬度较高,一年中大多数的月份都能看见;牵牛三星之主星为一等之标准星,也是亮星,故织女星,牵牛星为人们所熟知,最初以之为确定岁星进程的标志。而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即玄武七宿之第二星,有星六,而均亮度低;其东北为女宿,即二十八宿玄武七星之第三星,有星四,亦亮度低。这两个星宿最初都不可能被先民作为纪时的依据。只是后来随着二十八宿系统的调整,由于原来的牵牛星、织女星位置比较靠北,离赤道远,后来的天官才在临近赤道的星宿中,找到另两组星作为牛宿、女宿。为了区别,原先的牵牛就被改称为“河鼓”或曰“天鼓”,或曰“三将军”。织女星名称则因社会基础更广,故未变,而称二十八宿中相应的星座为“须女”或“婺女(务女)”。但民间仍称靠近银河者为牵牛,故常相混,《南阳汉画像石》中也有牛宿、女宿图:右上角牵牛星画有三星,其下一人牵牛,为牵牛星;左下角在相连四星中一女子作坐式,为织女星。则是仍以原牵牛星为牵牛星,而以二十八宿中四星组成的女宿为织女星。但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石刻画上,织女却是三星。虽然负责观测天象的天官将牛宿、女宿同牵牛星、织女星作了区分,但由于民间根深蒂固的群体记忆,互相干扰,使得很多文献难以严格区分。

《蒹葭》一诗,《诗序》以为秦襄公(前777-前766)时之作。产生于秦文公(前765-前746)时的秦《石鼓诗》第二首云:“于水一方。”此指文公初迁至汧渭之间所见情景,与《蒹葭》中“在水一方”句型、句意一致,或者是袭用了民间流传诗歌的成句。则《蒹葭》极可能产生于《石鼓诗》之前。秦文公为秦襄公之子,时代相接。《诗序》之说应非无据。

秦国发祥于甘肃南部天水西南、礼县东部、西和县北部之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礼县西汉水上游、礼县永兴乡大堡子山发现大型秦先公先王墓葬群,出土大量精美的礼器、乐器等陪葬品,其中有54件金棺饰,2只金虎,成对的秦公壶和成套的编钟。从墓葬地域和出土文物可以断定,秦人早期都邑西犬丘、西垂宫及西县的具体方位,就是在大堡子山以东附近的永兴、长道一带。大堡子山的陵墓,应是秦仲、秦庄公(当周厉王、周宣王时)等秦先公先王之墓,秦襄公(当周幽王、周平王时)、秦文公(当周平王时)之墓也应在此。《史记·秦本纪》中说秦人祖先“在西戎,保西垂”,“非子居犬丘”,又说“庄公居其故西犬丘”,“文公卒,葬西山”,则秦文公以前直至非子(当周孝王)的秦先公、先王,俱葬于大堡子山一带。实际上早在1919年,礼县红河乡王家台东就出土了极为珍贵的秦公簋,1923年王国维考其铭文撰《秦公敦跋》中云:“盖”者,汉陇西县名,即《史记·秦本纪》之西垂及西犬邱。秦自非子至文公陵庙皆在西垂。此敦之作虽在徙雍以后,然实以奉西垂陵庙,直至秦汉犹为西县官物(《观堂集林》卷十八)。

秦襄公之时秦人尚居于西垂,《蒹葭》一诗为襄公时作品,则诗的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自然应就当时这一带求之。冒水河(古峁水,曾名红河)下游同西汉水交汇处为峡谷地带,有几条河在那一段流入西汉水(即古汉水上游),其越向上游则水越小,可以泳渡,正与《蒹葭》一诗所写地理环境相合。

本诗前两句点出了时令是在秋天,时间是早晨。诗人通过老青色的狄、芦,和秋天的霜、露,描绘出一幅静谧、清冷的图画,表现了“我”的孤独。从诗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来看,抒情主人公应是男性,被追求的那个“伊人”是女性。

诗人是希望走近他所想往的人,但总是可望而不可及,无法到伊人身边。而那个人呢,则给人以缥缈不定的感觉,诗人无论怎样追求,总不得如愿。“在水一方”,即是说在水的对岸。“在水之湄”,“在水之涘”(sì),也都是说在对岸的水草相接之处,对岸的水边。“一方”与“湄”、“涘”互文见义。“溯洄从之”,指沿着弯曲的水向上行。“洄”指回旋的水,引伸为曲折、弯曲的水道,这由“道阻且长”、“道阻且跻”两句可以看出。沿弯曲的一条水走,水靠近以至于紧挨峭崖,便没有了路,这就被挡住了,因而说“阻”;要攀登到崖上去,在半山或山梁上行,所以说“跻”(攀登);上山走要绕很大的圈子,所以说“长”。“道阻且右”的“右”,也是迂回的意思。顺着直流的河道走呢,伊人好像总是在水的中央。看来诗中所写,抒情主人公应是在一条直流同一条弯曲的水流交汇之处,水边又长满芦荻。“宛在水中央”,宛,宛然,好像。可见而不可及,这种心情是失望、急切掺杂着的。诗不正面刻划或赞美“伊人”,而只从诗人对她追求的强烈愿望来表现这是一个很值得追求的人。晋傅玄《拟四愁诗》云:“牵牛织女期在秋,山高水深路无由。”刘宋时谢灵运《七夕咏牛女诗》写牵牛织女相会云:“凌峰步层崖,凭云肆遥脉。”唐代李翔《百步桥》云:“亘险凌虚百步桥,古应从此上干霄。不辞宛转峰千仞,且喜分明路一条。银汉攀缘知必到,月宫斟酌去非遥。牵牛漫更劳乌鹊,岁岁填河绿顶焦。”这都同《秦风·蒹葭》一诗所写意境相近,很有益于我们对《蒹葭》诗意的理解。尤其傅玄、李翔皆甘肃古代诗人,更可令人玩味。

陈子展《诗三百解题》说:“不错,我们不能确指其人其事。但觉《秦风》善言车马田猎,粗犷质直。忽有此神韵缥缈不可捉摸之作,好像带有象征的神秘的意味,不免使人惊异,耐人遐思。在《三百篇》中只有《汉广》和这首诗相仿佛。可是《汉广》诗人自己明说是求汉上游女而她不可求;这诗所求的是所谓伊人,伊人何人竟不可晓了。可晓的是诗人渴想求见伊人而伊人竟不得而见。”陈先生虽未能指明诗的本事,但注意到了它的特征的几个方面,尤其注意到同汉水边相关传说的关系,是有启发性的。日本学者白川静据《汉广》三家《诗》汉水女神的传说,以为此诗是汉水上游祭祀女神的歌曲(《诗经研究》)。他将此诗同《汉广》的本事看作同一来源,以为此诗的形成同汉水上游祭祀女神的活动有关,也是卓见。与中国学者比起来,白川先生受中国传统经学和旧学的束缚少一点,故可以打破其藩篱而出新见。但白川先生也毕竟是一位日本汉学家,其所依据,依然是旧有关于《诗经》的文献,故仍未能摆脱《韩诗》的影响。汉水边上神女的传说,应该是织女传说的早期分化。

诗中所写男女双方分隔在汉水两岸,不能相见,这同牵牛织女被隔在天汉两侧的情节是一致的。所以说,《蒹葭》这首诗的朦胧诗意中,实际上包含着《牛郎织女》中国民间流传的一个最古老的传说故事。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日书》秦简中有两简写到牵牛织女的情节。《日书》甲种155简云:“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第三简简背云:“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看来《三辅黄图》中载秦始皇并天下以后“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是可信的。秦简中说“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是说他们分离了。在古代极少有丈夫被妻子抛弃的,有之,则是女方家长因门第的原因而从中作梗,加以破坏。所谓“不出三岁,弃若亡”,是说他们夫妻在一起只三年,女的便离去,丢弃了他们,就像从来没有一样。这个传说在民间流传很久,才有可能成为民间嫁娶选择吉日的参考或忌讳,写入《日书》。《秦风·蒹葭》为我们考察《牛郎织女》传说早期流传的情况提供了宝贵的文献。

据《淮南子》记载:“峣山崩,薄洛之水涸”,“泾出薄洛之山”“洛出猎山,汶出弗其,西流合于济。汉 出れ冢。泾出薄落之山。渭出鸟鼠同穴。伊出上魏。雒出熊耳”。峣山就是徽县的青泥岭,就是李白发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地方。”

陇南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地震活动非常频繁,复杂的地质环境是陇南地震的基本背景,巴颜喀拉地块动力受控于青藏亚板块、柴达木地块、羌塘地块、川滇菱形地块、龙门山大断裂、东昆仑南缘大断裂、金沙江—鲜水河断裂、玉树—甘孜断裂,这些大断裂带,为该区域的大震、强震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地震构造背景。陇南地震灾害十分严重。据有记录历史记载,4.7级以上50多次。《史记·夏本纪》记载:四十六年,宣王崩,子幽王宫湦立。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阳失而在阴,原必塞;原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征也。川竭必山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陕西岐山地震发生于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这是中国史书记载比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地震时,"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国语·周语》)。三川即今陕西省的泾河、渭河、洛河。估计震级可达7级以上。

据《淮南子·览冥训》记载:“故以智力治者,难以持国,唯通于太和而持自然之应者,为能有之。故峣山崩而薄落之水涸,区冶生而淳钩之剑成;纣为无道,左强在侧;大公并世,故武王之功立。”峣山即陇南市徽县嘉陵江边的青泥岭,李白发出蜀道难的地方。薄落之水就是洛水、洛河。

伊洛陨:伊河洛河之间,陨石无踪,其地无考。《竹书纪年》曰:“帝禹后氏八年雨金于夏邑”。《竹书纪年》又云:“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

共工氏与颛顼争帝,兵败怒而用头去撞不周山。不周山乃撑天之柱,被共工氏一撞,发出了惊天动地的一声响。山体崩塌,天柱折断,大地向东南倾斜,海水向陆地上倒灌。平原上的人多数都被淹死了,幸存者只好逃往山上。

西汉高后二年(前186年)正月,羌道(今宕昌县南河乡)、武都道(今西和县洛峪镇)一带地震,武都山(昆仑山)崩。压杀760人。

东汉汉安三年(144年)正月,陇西、武都道(今西和县洛峪镇)一带地震,山崩地裂。败坏城寺,杀害民庶。

陕西华县地震世界十大死亡人数最多的事件之一。发生于1556年1月23日,也就是明嘉靖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震级达到8.25级,受灾地区有河南、甘肃、河北、山东等11个省,不加上失踪的人数,光是有姓名记载的死亡人数就达到了83万人,是目前世界已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甘肃文县地震发生在1879年7月1日,也就是清光绪五年五月十二日,这场地震的发生的年代比较久远,根据近代地震专家研究考证,确认该地震震级不小于8.0级。据说地震发生时犹如天崩地裂,房屋全部塌陷,人们无处可逃,许多人都被活活埋在地震裂缝中,一共造成的30000人死亡。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地震震级为8.0级。其强度之大,波及面之广,破坏性之巨,余震持续之久,在全球大陆地震中殊有。截止6月3日07时,汶川震区共发生余震10037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截至2009年4月25日10时,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

大禹治水在陇南也改变了山水的走向。禹疏通了九条大江大河:第一,疏通弱水(在雍州)。引导弱水到达合黎,在下游汇入流沙河;第二,疏通黑水(在梁州和雍州)。引导黑水到达三危山,然后流入海;第三,疏通河水。引导河水从积石山到达龙门,向南到达华阴,向东到达砥柱,然后向东到孟津,汇合洛水和汭水后经过大山,转向北经过降水,到达大陆泽,向北分流为九条河,到下游又汇合成为一条河流,被称为逆河,(西汉水从嶓冢山发源后称河水,是从礼县东向礼县西流,至雷坝乡(龙门)急折东流)最后汇入大海。第四,疏通漾(音,yàng,样)水。引导漾水从嶓(音bō,播)冢山开始向东流后称为汉水.据建国前中央大学编印的《地理杂志·甘肃西南之森林》记载:“成县仇维山上之仇池,汉初为池,其后水涸,逐成平田,唐时还有九十九泉,今则溪流潺湲,仅供人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