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饭店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在原店、原址、原貌持续经营的百年中华老字号企业,历史自然赋予了它一份光荣与责任。”
鸠帮菜传承人、芜湖市鸠江饭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汪世和展示60年前鸠江饭店用过的餐具
鸠帮菜传承人、芜湖市鸠江饭店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简称“鸠江饭店”)董事长汪世和接受《徽商》全媒体记者采访时称,鸠江饭店的历史可追溯至1914年建立的王正鑫客寓,今年恰好迎来创立110周年。
穿越百年历史,鸠江饭店在时光隧道中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创新路。
“鸠帮菜”出圈
鸠帮菜,在徽菜中素有“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美誉。其兴盛于清朝中后期,是安徽菜的沿江菜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清朝江南官宦人家宴请宾客的私房菜品。
追古溯今。1876年芜湖开埠后,商贾云集、贸易鼎盛,为了满足各地客商的饮食需求,芜湖王正鑫客寓掌门人王睿亭师从名厨王荣余,烹制出了风味独特的鸠帮菜,众多酒家争相模仿学习,逐渐发展成为沿江菜的代表。
1956年公私合营后,王睿亭成为鸠江饭店大厨,将鸠帮菜烹制技艺带入鸠江饭店,使得鸠帮菜得以继续传承。
老字号,需守正创新。2010年,鸠江饭店掌门人、鸠帮菜第五代传承人汪世和经过深思熟虑,在挖掘、整理“鸠帮菜”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邀请烹饪大师、大学教授、美食专家、全国中药材技艺传承人等,成立“芜湖市鸠帮菜研究院”“芜湖市鸠帮菜大师工作室”,组成研发团队,历经数载,经过不断尝试,成功推出“鸠帮菜”菜品109道。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创性提出以“色、香、味、形、器、质、意、养”八字原则作为菜品制作标准,将“鸠帮菜”的整体品质提升到崭新高度,在坚守传统烹饪技巧的同时,大胆创新出独特风味,四次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舞台。
“鸠江饭店更新后的菜单新增了低脂健康菜品与季节性菜品,这不仅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更是对现代人健康饮食理念的积极响应与引领,体现了对社会健康责任的担当。”汪世和表示。
一路走来,鸠江饭店先后荣获“中国五叶级绿色饭店”“国家五钻级酒家”等荣誉称号;2021年,鸠帮菜被安徽省文旅厅推荐为“安徽十大美食”,2023年“鸠帮菜”被芜湖市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年初,鸠江饭店又摘下“中华老字号”称号……一系列荣誉,是鸠江饭店作为百年老店深厚底蕴与卓越成就的见证,更承载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位于芜湖市中心的鸠江饭店
与《徽商》共成长
“在徽商那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长河之中,我们领略到了无数令人赞叹的商业传奇画卷。鸠江饭店有幸参与其中,未来将与时代同频共振。”
展望未来,汪世和剖析,新时代赋予媒体与企业之间深度融合的共同课题,鸠江饭店愿与《徽商》携手共进,二者理应如同雄鹰的双翼一般振翅齐飞,彼此赋予能量,共同谋划长远发展之路。
从企业的角度,汪世和提出以下建议:
构建长效沟通机制。借助定期举办的交流论坛、联合采访等多样形式,让媒体化身企业故事的生动讲述者,而企业则成为媒体内容推陈出新的不竭源泉,在信息交互中推动彼此不断进步。
共同缔造品牌IP。深度结合底蕴深厚的徽文化特色,精心打造极具地方辨识度的品牌活动或者节目,例如“徽商故事汇”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力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促使双方在合作中实现共赢的效果。
打造人才共享平台。企业拥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人才,而媒体则有擅长信息传播与创意策划的专业人士。建议搭建人才共享平台,让双方的人才能够相互交流、学习与合作——企业的人才可以为媒体内容创作提供更专业的行业视角和深度,媒体人则能为企业的宣传推广提供创新的思路和传播技巧。
鉴于此,鸠江饭店根据自身资源优势精心制定“一线两翼三助力” 的发展思路。
“一线”是以鸠江饭店百余年的历史文化为灵魂主线,全力打造具有鲜明品牌特色和独特产品特色的高品质文化酒店,其中,鸠江饭店博物馆的打造更是对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与生动展示。“两翼”则是通过做强住宿业、做大餐饮业,为饭店主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三助力”是大胆开拓电商销售新领域,运用数字化营销手段开辟崭新的营销新赛道。
“鸠江饭店希望与《徽商》在资源整合中碰撞出更多新的发展火花,为徽商品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源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将徽商精神与时代需求紧密结合,共同助力徽商企业高质量发展。”汪世和总结。
《徽商》全媒体
文 | 吕珂
摄 | 李远志
责任编辑 | 马园园
原文刊载于《徽商》杂志第200期
制作 | 吕品田
责任校对 | 张涛
一审 | 戚飞
二审 | 梁爽
三审 | 鲍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