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四十八章《马丁.伊登》

作者:猫咪花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四十八章《马丁.伊登》

第1页 作者介绍

杰克·伦敦(Jack London),生于1876年,卒于1916年,美国著名现实主义文学家。在伦敦短短的16年写作生涯中,留下了近50部作品,其中长篇小说19部。《马丁·伊登》是伦敦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

马丁·伊登是个出身低微的水手,出于偶然结识了上层小姐露丝。马丁自惭形秽,发奋求学,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于是走上了文学写作的道路。但是出版界对他的作品一概拒之门外,露丝也对他大泼冷水。马丁去并不气馁。露丝因阶级观念的差别与马丁在人生观上越来越格格不入,便与马丁分手了。

这时命动开始眷顾马丁了。他的作品突然受到出版界的青睐,各大出版商争相出版他的作品,甚至连以前的东西也变得洛阳纸贵。上流社会头面人物纷纷主动与他相交,露丝也表示要重续前情,甚至愿意委身于他。然而此时的马丁看透了世态炎凉,对人生万念俱灰,终于投海自尽。

第2页 名家点评

1、《马丁·伊登》是一部十分严肃的作品。其中含有大量的个人性、主观性的东西。显露出少有的直率与真诚,尽管有时觉得它言辞激烈、咄咄逼人、粗糙草率,但那种袒露的真诚有时比细腻的技巧更为有力,更能打动人心。事实证明,《马丁·伊登》确是一部超越了时代的优秀作品。

2、杰克·伦敦一直是我喜欢的作家,他基本是位优秀的故事作家,同时又有某些部分出人意料地忽然冒出来,是位可以在各种意义上从各种方向趣味盎然解读的、不可思议的作家。(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评)

3、杰克·伦敦不但拓展了小说题材,写出了清新的北方故事和南方故事,描绘了人与动物的奇特关系,而且创作了反映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矛盾的长篇小说,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社会丑恶,给人们有益的启迪,促进了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尽管《马丁·伊登》问世七年之后,他步马丁·伊登的后尘,以自杀结束自己的性命,他的作品社会意义不容抹煞。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杨仁敬评)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四十八章《马丁.伊登》

第3页 写作背景

《马丁·伊登》成书于1909年,是杰克·伦敦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小说取材于作者本人早年的经历和成名历程,具有半自传性质。杰克·伦敦早年的生活非常艰辛,他是一个私生子,自幼在贫民区摸爬滚打。童年时除在校上课的时间外,其他时间都在为生活和学费四处辛劳奔波。他早、晚卖报,周六帮人卸货车,周日到游乐场打工。

14岁就辍学到罐头厂当童工,15岁时以做夜盗(夜间抢劫养殖场,白天把偷来的牡蛎拿到市场上去卖)为生,以后还做过渔巡队警察、水手、流浪汉,去阿拉斯加淘过金。在艰难的生存考验中,他信奉“适者生存”的道理,以超人的毅力疯狂自学,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希望有朝一日能摆脱体力劳动的谋生方式。

他就像《马丁·伊登》中的马丁一样把辛苦挣来的钱都换成了邮票,把写成的堆积如山的文稿四处寄发。他最终获得了成功,他那些描写人与自然搏斗的作品如《热爱生命》、《荒野的呼唤》(又译为《野性的呼唤》)、《白牙》等读后令人热血沸腾,至今脍炙人口。

《马丁·伊登》描写了穷水手马丁奋斗、成名、幻灭的一生,许多评论家认为它代表了杰克·伦敦的最高文学成就。

第4页 内容概要

船员马丁·伊登解救了素不相识的阿瑟。几天后,阿瑟请马丁到他家,一方面为了致谢,另一方面是想让家里人见识见识什么是“粗野的人”。初次踏进上流社会家庭,马丁确实显得粗鲁而笨拙。他深深地迷恋上阿瑟的姐姐露丝,她那美丽的蓝眼睛和一头浓密的金发让他如痴如醉。比他大3岁的露丝生性冷淡,从未尝过爱情的滋味,马丁那异样的粗犷却也拨动了她的心弦。

此后,马丁常到露丝家做客。他清醒地意识到穷水手与阔小姐之间的距离,他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来填平这条鸿沟。他计划先从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做起,于是拼命看书,露丝也从旁指点,并鼓励他考高中,然后找个正经的工作。但马丁却深深地迷恋上了文学,过去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与生俱来的想像力使他对文学作品有极高的领悟力。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四十八章《马丁.伊登》

马丁没如露丝所愿考上高中,而沉入了对文学的追求之中,一心想成为作家。他的进步很快,却又遇到各种打击。首先,露丝就不赞成他走这条路,马丁的亲戚也坚决反对;而马丁寄出的稿件,邮费花了不少,却无一被录用。他的钱用光了,为了挣钱糊口,只得去当洗衣匠,每天10多个小时的劳动使他精疲力竭。

马丁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强烈地吸引了露丝,她真的爱上他了。露丝与马丁的恋情很快被露丝的母亲莫尔斯太太发现,她十分惊慌。她原只想利用马丁的热情来改变女儿冷若冰霜的性情,不料弄巧成拙,莫尔斯先生认为只能想法慢慢拆散他俩。

马丁为节省开销,搬出姐姐家,租了一间廉价的小屋继续写作。但他寄出的稿子仍旧不断被退回。钱越来越少,他有时甚至只能饿着肚子写作。但无论多么艰难,他从不打算放弃自己的理想。

他周围的亲友无一支持他。他的姐夫与妹夫都鄙夷地认为他是不愿干活的懒汉。街上的小孩见他衣衫褴褛,也叫他流浪汉,小瘪三。露丝也改变了态度,劝他放弃写作,去找一个安定的工作。只有他的房东、拖着7个孩子的穷寡妇玛丽亚感动于他的执着,经常接济他。

刊物上偶尔也开始刊发马丁的作品。但稿酬极低,还经常拖欠,有时他不得不以暴力讨回稿费。马丁在学习与写作中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渐渐有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思想。一天,他在露丝家的饭桌上驳斥了勃朗伦法官对斯宾塞的浅薄攻击,触怒了莫尔斯夫妇,也让露丝深感不安。

莫尔斯太太为了拆散露丝与马丁,请了许多所谓的青年才俊前来做客。马丁认为除勃力森堡外,其他人都是庸俗浅薄之徒。社会主义者勃力森堡思想敏锐,才华横溢,他与马丁一见如故,并带他去参加社会党人的集会。但马丁信奉斯宾塞的不可知论,他与工人们发生争论,一记者误认为他是社会党头子,误发消息,马丁瞬时声名狼藉。露丝在父母的逼迫下,也由于自己对马丁的失望而斩断了两人的关系。

爱情结束了,好友勃力森堡也自杀了,马丁感到空虚而孤独。就在此时,他的作品却交上好运,一一发表,金钱滚滚而来,马丁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而他却感到了厌倦。

过去瞧不起他的莫尔斯夫妇等人都来奉承他。露丝也在母亲的怂恿下恳求与他重归于好,遭到了马丁的拒绝。他看透了这虚伪的一切。他把钱留给洗衣匠朋友乔、房东玛丽亚和自己的姐妹,然后在极端空虚绝望中跳海自杀了。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四十八章《马丁.伊登》

第5页 名言佳句

1、 一个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的环境

2、世界上是先有爱情,才有表达爱情的语言的,在爱情刚到世界上来的青春时期中,它学会了一套方法,往后可始终没有忘掉过。

3、但我就是我。我不会让我的品味屈从于人们的一致判断。

4、让我在热血沸腾中度此一生,让我在梦想家的醇酒中醉沉!莫让我眼见这副泥塑的肉身,终于以空虚的躯壳毁于尘土!

5、我像一个航海家,没有航海图或罗盘,飘流在一个陌生的海洋中。现在,我要决定我的方向了。也许你能指引我吧。你刚才说过的一切,是怎么学到的呢?

6、理智跟爱情是压根儿不相干的。他爱上的那个女人的推理到底正不正确,那没有关系。爱情是超越在理智之上的。

7、爱情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目的,爱情是不可留疑,必须林否作人生的最大报酬。

(未完待续)

名著速读国外篇----第四十八章《马丁.伊登》

(文中图片、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提供者)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