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除了达龄、达衔的必走之外,其他的到底能不能走,主要看什么?

作者:老校尉
除了达龄、达衔的必走之外,其他的到底能不能走,主要看什么?

每到摸底,总会有人问:你看我这种情况能走吗?

其实,除了达龄、达衔的必走无疑之外,其他的情况到底能不能走,主要看什么?

名额。

有人说,自从跨入军校大门后,就与名额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在之前计划分配的时候,你学习的好坏,与最后的分配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不管是去大城市机关,还是去边疆守边界线,都只看这个名额。

现虽然是按绩选岗,也要看名额,如果一个岗位的名额满了,也只能另选。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努力学习,却比不上一个名额。

等毕业分配到单位,万事还要看名额。

不管是在基层5+2,白+黑,还是到机关连轴转,晋升调级面前,根本不看你的努力,而是看名额的多少。

名额多,那么,你的努力就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名额少,不管再努力再优秀,也得靠边站。

等到有一天你不想走了,想要离开部队,能不能走,还是要看名额。

单位名额多,想走的少,那么能走的几率就大;如果单位名额少,想走的人多,那么能走的几率就小。

在名额面前,个人的努力真的不是最主要的,还要衡量资历、单位的排名等等。

说到底,任何努力在名额面前,可能都不值一提。

名额,决定军官命运的主宰。

有人在晋升面前几乎等到了达超龄,仍旧没能晋升;而有人坐着火箭式的晋升,三十出头就已经晋团。

有人熬到地中海都在头顶出现了,但仍旧在排队等名额;而有人毕业短短几年,就已经进入到了一线城市体制内。

所以,问能不能走,真的没有准确的答案,主要看单位的名额有多少。

就目前的情况看,各个单位的退役名额都不容乐观,只有少部分单位的退役名额能与去年持平,下一步会不会持续减少,也是未知。

就现在这样鼓励长期服役的大环境,名额只会减少,而不会增多。

为什么现在退役名额控制的如此严格呢?因为,名额是组织用来调控服役的最佳手段。

如果不限制名额,边远艰苦地区服役的,岂不是要走空?高学历人才岂不是都要流失?

只有用控制名额这种硬性手段先将人留下,再解决其他问题,鼓励、引导大家长期服役,达到强军目标。

有人非常不解,为什么不能找找大家想走的原因,解决问题呢?非要用名额来卡人。

实话实说,大家想走的原因,真的难以解决。

有人想走,是为了一家团聚,驻地在市区的,或者是繁华乡镇的,这个实现一家团聚的几率还大些。而驻守在艰苦偏远地区,高山海岛的呢?想要团聚,不容易。

有人想走,是为了回到体制内等退休,部队晋升是呈现金字塔型的,是一个不断淘汰的过程,想要干到退休,谈何容易?

很多问题,真的不是不想解决,是真的难以解决。

通过名额先将人留下,再慢慢解决一些问题,这是最好的办法。

在裁军三十万期间,曾经一度释放了大量的名额,没有赶上或者是没有抓住机会的,错过了一时,可能就是错过了一辈子。

现在名额的竞争就比较激烈,想来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只希望相关配套福利能够完善,让大家能安心长期服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