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地球生物全系列——植物篇」藓纲—曲尾藓亚纲1.无轴藓目2.紫萼藓目(1)紫萼藓科(2)缩叶藓科3.丛藓目(1)花叶藓科(2)夭命藓科(3)丛藓科4.细叶藓目

作者:麟剑的人类史

藓纲—曲尾藓亚纲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藓类植物门

藓纲

曲尾藓亚纲

「地球生物全系列——植物篇」藓纲—曲尾藓亚纲1.无轴藓目2.紫萼藓目(1)紫萼藓科(2)缩叶藓科3.丛藓目(1)花叶藓科(2)夭命藓科(3)丛藓科4.细叶藓目

曲尾藓亚纲dicranidae是藓纲下的一个广泛而多样的亚纲,有许多种类的分布在干燥或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苞蒴是该亚纲区别于其他苔藓的特征,蒴齿不含外齿层。

其中曲尾藓亚纲dicranidae下的曲尾藓目dicranales,曲尾藓科dicranales,曲尾藓属dicranum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一目。

下属目:

无轴藓目(archidiales)

曲尾藓目(dicranales)

紫萼藓目(grimmiales)

丛藓目(pottiales)

细叶藓目(seligeriales)

植物体细小,柔弱,茎倾立或直立,分枝或不分枝。孢蒴顶生,蒴柄短。为膨大的基足直接附着于配子体顶端;孢蒴球形,蒴壁为单层细胞;蒴轴与蒴盖、蒴齿均不分化。孢子数目少.但孢子体积大。孢蒴腐解开裂散发孢子。

本目在藓类演化系统中属原始类型之一。配子体的演化程度属中等,叉状分枝,茎中部有中轴分化;叶片轮生,有中肋分化,但中肋细胞同型无分化,叶片细胞基本同形。孢子体为原始型,类似泥炭藓目,本目蒴柄仅为膨大的基足,尚未延长呈长蒴柄;蒴轴不分化,说明原胚体仅分化为蒴周层成为单层蒴壁,蒴内层仅分化形成孢子。无蒴齿、蒴蔷不分化亦为原始特征。

本目仅有1科,中国有分布

下属科:

无轴藓科(archidiaceae)

紫萼藓科(grimmiaceae)

缩叶藓科(ptychomitriaceae)

「地球生物全系列——植物篇」藓纲—曲尾藓亚纲1.无轴藓目2.紫萼藓目(1)紫萼藓科(2)缩叶藓科3.丛藓目(1)花叶藓科(2)夭命藓科(3)丛藓科4.细叶藓目

紫萼藓科是岩石面或砂土生耐旱藓类,植物体密集丛生,常成垫状。茎直立或倾立,具等长分枝或不规则侧生短枝的草本植物。

叶密集,多列覆瓦状排列,披针形,稀卵圆形,先端多数具白色透明毛尖;叶缘平直,背卷或略内卷;中肋单一,粗壮。叶上部细胞小,厚壁,不规则方形或长方形,平滑或具疣;基部细胞长方形或方形,少数短矩形,细胞壁平直或强烈波状加厚。雌雄同株或异株。孢蒴顶生,卵圆形或圆筒形,伸出或内隐于孢叶之中,多数直立,少数倾垂;蒴柄长短不一,直立或弯曲;蒴齿单层,齿片16条,披针形或长线形,不规则裂至中上部,有穿孔,或2裂至基部,具基膜。蒴盖圆锥形,平凸或具喙。蒴帽钟形或兜形,平滑或具纵褶。孢子球形,表面具瘤或近于平滑。

本科全世界有10属。中国有7属。包括矮齿藓属、无尖藓属、筛齿藓属、紫额藓属、长齿藓属等。

缩叶藓科为苔藓植物,下辖缩叶藓属。

植物体常在岩石面成垫状丛生。茎单一或稀疏分枝,具分化的中轴。叶干燥时强烈卷缩,湿时舒展倾立,披针形或狭长披针形;叶缘平直,全缘或中上部有齿;中肋单一粗壮,达于叶尖或在叶端前消失;叶中上部细胞小,圆方形或近方形,厚壁,有时呈波状加厚,多数平滑无疣;叶基部细胞长方形,薄壁或呈波状加厚。雌雄同株。雌苞叶与茎叶同形。蒴柄长,直立;孢蒴卵圆形或长椭圆形,直立;环带多数分化,由数列厚壁细胞组成;蒴齿单层,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不规则2—3裂近基部,表面具细密瘤。蒴盖具长直喙状尖。蒴帽大,钟帽形,下部具褶,基部有裂瓣。孢子小,球形,表面近于平滑或具细疣。

对本科的系统位置和归属争议较大。有的把本科置于紫萼藓科 grimmiaceae 之后;有的认为应归紫萼藓科(deguchi,1979);有的把它置于变齿藓目 isobryales,认为与木灵藓科 orthotrichaceae 相近。本科还是作为独立科置于紫萼藓科之前为宜。

本科全世界有2属,多见于高山地区干燥砂质或花岗岩石上。中国仅有缩叶藓1属,云南也有分布。

花叶藓科(calymperaceae)

夭命藓科(ephemeraceae)

丛藓科(pottiaceae)

花叶藓科,从藓目植物中的一种。

暖地丛集,树生,稀石生或土生的藓类。茎无中轴,直立单一或多次叉形分枝,稀有横茎(如匍网藓属),基部通常被红棕色假根。叶片有明显鞘部,常由l至多行黄色或无色透明、狭长细胞构成明显分化边缘,或有1至多层细胞,有时呈栉片状加厚的肥厚边缘,叶边常有或少或多的锯齿或毛状刺,稀全缘;中肋单一,多粗壮,常在叶尖前消失或突出叶尖外,上部往往着生多数无性芽胞,背面常有粗疣或棘状刺,横切面具中央主细胞和背腹厚壁层,背腹细胞有时分化,无副细胞;叶片上部细胞小,绿色,圆形,圆方形或圆六边形,常有疣,多数沿网状细胞边缘下延;叶鞘近中肋两侧的细胞大,方形或长方形,薄壁、无色透明,形成特异的网状细胞(cancellina),有时近边细胞间分化有1至多行黄色、长形、厚壁细胞构成的嵌条(teniola),嵌条往往延伸入绿色细胞中。雌雄同株。雌器苞多顶生。雄器苞多侧生,芽胞形,有多数细长形配丝。雌苞叶与叶片相似。蒴柄多细长,直立。孢蒴直立,多长圆柱形,平滑或有不明显的纵纹。环带不分化。蒴齿单层或退化,齿片16,披针形,具粗疣,通常无突出的横隔,多数有不发育的无色透明基膜。蒴盖先端具斜喙状尖头。蒴帽兜形,便帽形或钟形,常罩覆全蒴,平滑或上部具疣。

中国有3属,30种,云南有3属,10种。

夭命藓科(学名:ephemeraceae)是藓纲下的一个科。

细小,黄绿或淡绿色,无光泽,丛集成小片生长,原丝体很发达。茎短弱,长约3毫米,多单一,基部密生无色假根。叶干燥时略皱曲,湿润时倾立;基叶小,披针形;顶叶狭长形,具细长尖;尖部有细齿;中肋长达叶尖;叶细胞狭长形,薄壁,平滑,基部细胞近于长方形,无色透明。蒴柄极短。孢蒴球形,黄褐色,隐生于苞叶内。蒴盖不分化,具短喙。蒴帽圆锥形,易脱落。抱子球形,黄色,有疣。 分布于西南。常生于干涸的冬闲稻田内,初春即生长,当放水灌田种稻时孢子已成熟,浸没于水中,晚秋稻田干燥后孢子又蕨发,往往形成大片群落。

「地球生物全系列——植物篇」藓纲—曲尾藓亚纲1.无轴藓目2.紫萼藓目(1)紫萼藓科(2)缩叶藓科3.丛藓目(1)花叶藓科(2)夭命藓科(3)丛藓科4.细叶藓目

丛藓科(pottiaceae),藓纲真藓亚纲丛藓目的1科。

植物体多直立而密集成丛或垫状生长。高0.5~8厘米,色泽多暗绿、鲜绿或黄绿色,稀呈红棕色,不分枝或稀少分枝。叶披针形、卵披针形或阔舌形,干燥时多卷曲;叶边全缘或具齿,有时背卷或内卷。叶细胞圆卵形、方形或稀呈不规则形,多具粗疣或马蹄状疣,稀平滑。孢蒴卵形,椭圆形或圆柱形;无蒴齿或具单层蒴齿,齿片多狭披针形,常具粗疣,直立或旋扭。染色体数多为n=13,26及其衍生数;泛生墙藓n=60,为苔藓植物中染色体的最高数。有75属和1380种。

喜着生在向阳多碱性林地、土壁、岩面及墙上。在极干燥的场所常生长具白毛尖、叶边卷曲的属种。该科部分植物较耐干寒,分布海拔可达3000~5000米以上的地区。

该科植物土生墙藓和对齿藓的化石已发现于11000年前美国缅因州的地层中。

多见于北半球,少数属种亦分布南半球。中国有34属和100余种。

细叶藓科(seligeriaceae)

细叶藓科(学名:seligeraceae)是藓纲中的一个科。

植物体形小,散生,或植物体形大而簇生,单一或叉状分枝。叶片基部狭,向上宽或呈狭披针形;中肋粗,达叶尖终止或突出于叶尖呈毛状。叶细胞平滑,上部细胞短,下部细胞长方形或椭圆形,角细胞不分化或仅少数属略分化。雌雄同株或异株。蒴柄长,直立或弯曲。孢蒴高出于雌苞叶,多为圆梨形,直立,对称,蒴口开阔或干时收缩。蒴盖具喙。蒴齿16,长披针形,平滑,不开裂,或先端不规则开裂。孢子圆球形,数少。蒴帽兜形。

9属。中国有3属。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