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薄壳山核桃果用、材用、园林绿化林培育技术

作者:青钱柳

薄壳山核桃果用、材用、园林绿化林培育技术

王永友

薄壳山核桃是材果兼用的优良树种,果用、材用、园林绿化用皆宜,其核仁美味可口,可直接食用或榨油,是世界著名的高档坚果、油料树种,其树木干形通直、生长迅速、木材坚韧,是多个行业生产中的良好用材。安徽江淮地区一直存在可选择的适生造林树种少这一难题,目前大面积种植的杨树虽然具有适应范围广、成林较快、材用价值高等优点,但是每年春夏交汇季节会产生大量杨絮,漂浮在空中,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且杨絮在局地累积还存在火灾隐患。所以大力发展薄壳山核桃,可逐步替代杨树,不但解决了广大人民关切的难题,而且可以通过果实采收和优质木材供应获得经济效益。

薄壳山核桃果用、材用、园林绿化林培育技术

1 造林地选择

首先,根据适地适树适品种原则,造林地要求土层厚度在 1 m 以上、土质疏松湿润、土壤肥沃,河流沿岸及平原地区最适宜,村前屋后、道路两旁、公园及住宅小区等零星空地内亦可栽植。

2 林地清理及整地

全面砍伐林地上的杂草杂灌,挖除树蔸,清理碎石、垃圾等。苗木定植一个月前完成整地、挖穴,以利穴土充分回落。整地方法包括全垦、带状或穴状,深翻 80 cm 以上,预留林道和作业道。平地要开沟起垄,沟深、宽各 1 m,做好保水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按照 4 m×5 m 或 4 m×6 m 标准放样品字型布穴,穴规格为 1.2 m×1.2 m×1.2 m。

3 品种配置

薄壳山核桃系同株异花、风媒花,雌雄花成熟期有先有后,自花授粉效果差。因此,在栽植时,选好主栽品种 2 个,授粉品种 2~3 个,确保雌雄花期相遇,配置比例为 8∶2 或 9∶1,有利于相互授粉结果,授粉树应选择花粉量多、花粉发芽力强的品种,具体品种配置见表 1。对于零星栽培的薄壳山核桃,也可选择具有一定自花授粉能力的品种,如波尼等。

表 1 常见几种配置类型

薄壳山核桃果用、材用、园林绿化林培育技术

4 栽植技术

4.1 栽植时间

秋季落叶后和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但以落叶后及早春栽植最好。春栽在 3 月中旬至萌芽前进行,秋栽在 10 月下旬至 12 月下旬进行。栽植前,墒情要好,最好选择在一场透雨后进行。

4.2 栽植密度

根据品种的特性及经营目的,考虑到土壤、经济等因素确定栽植密度。材果兼用林初始密度为 27~33 株/667m 2 ,最终密度为 14~17 株/667m 2 。单行栽植初始株距为 4 m,最终株距为 8 m。

4.3 栽植方法

4.3.1 苗木选择

选择实生苗要求苗龄 4~6 年生,苗高 3.5 m 以上,胸径 6 cm 以上,具有 2~3 盘主枝,且第一盘枝枝下高达 2 m 以上(符合原木标准规格)树势良好,生长健壮。另外,为达到材果两用的造林目的,注意选择主干通直、树形好、材质优的品种。

4.3.2 起苗运输

按照苗木根径 6~8 倍确定土球大小起苗。起苗后剪除根部先端 0.5~1.0 cm 的根系,随即用 abt 生根粉处理,方法是:用 70%酒精 100~150 g 将 1 gabt 3 号生根粉化开,加水 10~13 kg 稀释后,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湿土球外根系,再用草绳把土球包扎成网状。大苗装车前要修枝,去除断枝、病枝,大的锯口涂上伤口保护剂,装车时苗木整齐摆放,树冠部分拉好风绳,长途运输需对苗木进行覆盖。

4.3.3 施足基肥

定植前每穴施农家肥 20~30 kg、过磷酸钙 0.8~1.0 kg、钾肥 0.5 kg,回填 30 cm 表土,与肥料拌匀,再覆 20 cm 细土,避免肥料与苗根直接接触造成烧根。

4.3.4 栽植

首先,将树木放入穴中,扶正;其次,填土,填到和地面一样平时,把土踩实,确保树木根系与土壤密切接触,当土踩实后,沿外露的土球四周围土,围满为止;最后,沿土球的边打围子,方便灌水。需要注意的是宜浅栽高培土,不宜将苗木埋的过深,尤其在穴土比较疏松的情况下,栽植深度要考虑土层下沉程度。

4.3.5 浇水

树木移栽后要及时浇水,第一次浇水也叫生根水,把水倒入打好的土围子内,水浇透后再次填土,把围子填平;第二天再浇 1 次,等水渗完后,再覆一层细土,此时不能用脚压实,防止土壤板结。旱天10~15 d 要补 1 次透水。

4.3.6 培土覆膜

浇水后及时在树盘外围培土,高约 30 cm,呈中间低四周高的馒头形,然后覆上地膜,再用土压盖80%以上,起到防草保温保湿的作用。

4.4 搭设支撑

为避免因土壤沉降或大风影响苗木,需对新栽苗木支撑,多选用杉木等树木杆子搭设成十字撑或扁担撑。

4.5 定干高度

苗木栽后要适时定干,定干高度在 3 m 以上,剪口处涂上油脂。

5 嫁接技术

首先选盘留枝。一般选 2~3 盘左右,盘间高度1 m 以上,主枝与树干夹角 80°左右,同盘主枝间角度约 120°,上下盘间主枝错开,以便通风通光。其次高枝嫁接。嫁接时间在 8 月底至 9 月初,按照品种配置图要求选用优良接穗,对栽植的实生大苗主枝进

行芽接。

具体做法:首先,用嫁接刀在一年生的枝条上取长 3~5 cm、宽 0.8~1.2 cm 的芽片(芽应在芽片中央偏上位置)作为接穗;其次,在砧木主枝距树干 80cm 附近光滑处,取下宽 0.9~1.3 cm、长 3~5 cm 或短0.3~0.5 cm 形成层外的皮层,在砧木切口下端两侧各刻一条长 2 cm 以上、深至木质部的竖线作伤流口;最后,把芽片贴在砧木切口上,使上端、一侧靠紧,另一侧留 0.1 cm 左右空隙,下端靠紧或插入砧木皮层内,并用塑料薄膜带密封包扎,伤流口和芽

体外露。

嫁接后做好管护,翌年春季 4 月份组织 1 次补接,确保嫁接效果和成活率。

6 抚育管理技术

6.1 水肥管理技术

6.1.1 及时灌水

结果前的幼树 5~8 月份需要大量的水分,如遇干旱,每 1~2 周要浇 1 次透水。结果期的大树,有两次需水高峰。1 次是果实膨大期,5~6 月份雨水充足可使果实体积迅速增大;另 1 次是果实灌浆期,7~8月份如遇干旱应 1~2 周浇 1 次透水,可减少落果。

6.1.2 科学施肥

进入幼树生长和结果期后,若发现叶片出现小叶、畸形叶、黄叶及树体明显的生长不良等症状,需通过土壤分析和叶片观察判断所缺的元素,然后通过土壤追施、叶面喷洒补充所缺元素,调整营养状态。施肥方法有辐射状施肥、环状施肥、穴状施肥、条状施肥、根外追肥等。

6.2 整形修剪技术

6.2.1 幼树的整形修剪

4~5 年内培养好丰产的树形,丰产的树形一般有主干、疏散、分层,主侧分工明确,结果枝分布合理。

6.2.2 盛果期树的修剪

进入盛果期,要不断地更新结果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调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保持稳定的长势和产量。逐步清理过密枝、重叠枝、交叉枝、病虫枝等,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6.3 病虫害防治技术

以营林措施增强树体抗逆能力为基础,因地制宜,合理应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害。

薄壳山核桃病害主要有根腐病、黑斑病等。根腐病可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防治;黑斑病可在新叶长出、花序刚露出时用硫酸铜、熟石灰、水按照1∶1∶100 比例配制的波尔多液防治,并做好园地卫生。虫害主要有金龟子、刺蛾、星天牛、咖啡木蠹蛾、桃蛀螟等。

金龟子防治措施:可结合施基肥喷洒 50%辛硫磷乳油防治金龟子幼虫;成虫发生时,叶面喷 50%敌敌畏乳油或 90%晶体敌百虫 800~1 000 倍。

刺蛾防治措施:主要是在幼虫孵化末期喷施20%速灭杀丁乳油 2 000~2 500 倍液,幼虫 1~3 龄时喷 90%晶体敌百虫或 80%敌敌畏、50%马拉硫磷乳油进行防治。星天牛防治措施:主要是成虫产卵前在树干基部贴 50 cm 高的药带;产卵盛期用敌敌畏或杀螟硫磷乳油 40~50 倍涂抹产卵刻槽;幼虫发生期用 50%敌敌畏 50 倍液、50%辛硫磷乳油或 90%晶体敌百虫注入蛀孔,每孔 10 ml,再用湿泥封口。

咖啡木蠹蛾防治措施:主要是及时清理病死枝并集中烧毁;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成虫发生期喷施 50% 辛硫磷乳油 1 500 倍液等进行防治。

桃蛀螟防治措施:主要是及时拣拾落果,摘除虫果,集中烧毁;4~8 月份在果园内或周围用黑光灯或糖醋液或桃蛀螟性信息素引诱剂诱杀成虫;9 月初幼虫孵化期,采用“bt 乳剂+2.5%阿维菌素”1 000~2 500倍喷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