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吃了智能偉哥,傳統廠商就能硬起來?

吃了智能偉哥,傳統廠商就能硬起來?

智能家居的趨勢大概沒人會否認。于是大量的傳統家電、通信企業,都做起了智能家居。我們姑且稱這種走傳統管道、沒有使用者營運的企業叫傳統智能家居廠商。這樣的公司太多(百度搜尋一搜一大把),以至于宅客君深深地懷疑,當“智能家居的大風”吹來的時候,天空是否會群豬亂舞?

宅客君上周就約訪了一家叫做itoo的智能家居企業。這家公司總部位于深圳,頗有中興的背景。雖然宅客君稱他們是傳統廠商,但他們實際成立才3年,今年初産品剛剛面市。按照現在的輿論(營銷)标準,凡是能遠端控制的,都可以稱為智能,itoo的産品也是這樣。

itoo的智能家居并不能實作語音控制,也不能人機互動,更不能自學習,但是把功能都列出來,确實能唬住一批門外漢:可以通過手機實作燈光的控制、語音播報、空調控制、背景音樂、家庭影院控制、家中告警、遠端監控、窗簾控制。

這類傳統智能家居企業的模式都比較相似:大多做套裝,并且面向b端的市場,在全國各地設代理商,代理商與房産開發、裝修公司合作進入前裝市場,靠賣硬體賺錢。傳統家電、通訊企業一直就是這種模式,但是他們轉型做智能家居、吃了智能這粒偉哥,是否就能硬起來呢?這恐怕有些難。

國内幾乎每個家電廠商、通訊裝置制造商都在做智能家居、智能家電的研究。門檻不高是說這些傳統廠商,隻需要拉出一個團隊,數月乃至一年的時間都可以做出一套“智能家居”産品出來,當然是否能保證産品體驗?

像itoo這樣的傳統智能家居企業很多,比如南京物聯、中訊威易、北方華錄、紫光物聯、koti、聰明屋、泰益通、聰慧智能等等。其中南京物聯已經做了10年之久,itoo這樣的團隊在這樣的一個充分競争的市場上,其實沒有多少優勢。

由于是b端的前裝市場,這類産品的管道成本很高,是以盡管競争充分,但itoo等的套裝其實售價依然很高。itoo的一套産品最便宜的大約3w人民币,宅客君現在在市場上完全可以花幾千塊拼出一套後裝的智能家居産品來。前裝市場需要管道,但是管道扁平化是趨勢。當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攪局者出現,轉型不及的參與者往往極其被動。

itoo這類傳統智能家居企業的商業模式比較簡單,就是靠賣硬體賺錢。他們對使用者營運感到陌生,和使用者之間永遠隔着代理商,他們的産品在售出之後和使用者唯一的聯系就是售後服務。産品售出後,本身沒有可以跟使用者互動的功能或者服務,因而其實就像賣了個風扇或者移動電源一樣。

不熟悉網際網路的企業,想讓接受了智能家居概念的使用者接受自己的産品,是有困難的。

現在的智能家居的興起并非因為這些傳統廠商,而是因為擁有更新技術、更低成本、使用者體驗做得更好、更懂得使用者營運的創新公司。宅客君并不是否定傳統智能家居廠商的價值,也不是說他們就賺不到錢。在現在的不成熟的市場環境,如果不太在意多花點錢,他們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是一個好的選擇。但是他們的管道優勢會慢慢喪失,高價的狀态會被打破,真正的智能家居時代到來時,他們恐怕要被淘汰。

對于智能家居,不少廠商隻是湊風頭、搭概念。這就像當年mp3、智能手機興起的時候,一大批的廠商都湧去做,賺了一筆錢之後便消聲覓迹。當然這沒有什麼不好,也會促進行業的發展,隻是我們總是期待更有創新價值的公司、産品出現,就是這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