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将出千億氫燃料電池頂層設計

作為我國實作“雙碳”目标的主要抓手之一,氫能産業的發展成為2021年的熱門賽道,我國各地在年内陸續出台了氫能産業鍊背景下的相關政策,氫能源行業也迎來高速發展。與此同時,臨近歲末年尾,A股市場的氫能源闆塊再獲市場追捧,12月16日,氫能源概念個股掀起漲停潮,緻遠新能、恒光股份、華電重工、龍泉股份、京城股份、美錦能源、鎮海股份、蘭石重裝、九豐能源、藍科高新、凱龍股份、石化機械等紛紛漲停。

上海将出千億氫燃料電池頂層設計

“發展氫能是國家能源轉型和産業調整的重大戰略方向,也是實作‘雙碳’目标的重要抓手。2019年氫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進充電、加氫等設施的建設,2020年能源法征求意見稿将氫能列入能源範疇,2021年國家層面批複同意北京、上海、廣東等三個城市群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進一步明确了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産業加快發展的決心。上海積極落實國家氫能産業發展戰略,以燃料電池汽車産業為突破口,基礎設施超前布局,推廣燃料電池汽車1483輛,占到全國20%。建成加氫站10座,燃料電池系統等關鍵零部件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産業的建設日趨完善,初步形成了嘉定區、臨港等産業基地。”12月14日,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劉平在2021氫能産業高品質發展論壇上表示。

劉平透露,目前上海正在加強頂層規劃設計,釋出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産業創新發展實施計劃,形成産出規模近千億元,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一萬輛;同時充分發揮上海的龍頭帶動作用,牽頭協同蘇州、南通、嘉興、淄博、鄂爾多斯以及能源化工基地等組建城市群,全力完成5千輛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任務,緊扣一體化,打造産業規模最大、生态環境最優、整體競争力最強的燃料電池汽車産業叢集。

氫能源賽道“破局”之路

在我國推進雙碳戰略的過程中,如何實作大規模安全有效使用清潔能源無疑是關鍵一環,而氫能廣泛應用最大的市場也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燃料電池由锂到氫的轉換。

就在今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指出,深入實施清潔柴油車(機)行動,全國基本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标準汽車,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有序推廣清潔能源汽車。

而上海也再一次走在了全國的前頭。

在14日的高峰論壇上,上海瓦斯集團也是國内最大的集制氣、銷售、排程、管網為一體的瓦斯集團(下稱“上燃集團”)正式對外釋出第四代産品——“超越—神州200”大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也是國内首款采用“混動”氫循環(HHM—Hybrid Hydrogen Module)技術開發的創新産品。此外上燃集團還釋出了全新一代氫魔盒以及行業領先的燃料電池智慧檢測技術——“諾德(NODS)雲醫生”,燃料電池系統PCU功能內建度達到9合1,較行業五合一系列産品有更高的內建度,系統可靠性相比上一代産品顯著提升,引領行業燃料電池系統向輕量化、高內建度、高能量密度加速邁進;諾德(NODS)雲醫生AI檢測技術則可實作系統健康狀态智能診斷、自我調節和修複功能,兼具高功率、長壽命、耐候性等市場競争優勢,更加适配長途及重載應用領域,可實作不同工況全場景覆寫。

與此同時,基于氫安全管理政策及同軸多級減壓技術,同步推出中國首款獲得第三方權威認證的70MPa多功能內建減壓閥組“岩竹”系列産品,穩定輸出壓力達到0.5MPa-2MPa,全壽命出口壓力波動

“超越—神州200發動機額定功率達到200kW,品質功率密度760W/kg,最高效率達到60%,壽命超15000小時。通過創新的混動氫循環技術(HHM—Hybrid Hydrogen Module),與單泵方案相比全線拉滿功率範圍,實作1%-100%無界限突破,實作了更節能、更高效的氫動力混動技術,未來能夠大幅度降低系統氫耗,實作10%續航提升。”上燃集團董事長張天羽在論壇上表示。

在應用場景方面,上燃集團聚焦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多領域深層合作,已經積極拓展氫能多元化應用場景,現場與房地産、物流、鋼鐵、船舶等領域的多家知名企業确立合作并簽約,包括聯合愛情地産打造國内首個社群熱電聯供項目,攜手美錦能源、螞蟻物流及氫車熟路探索零碳物流運輸體系,與無錫蠡湖集團、大連海事大學共同開發“中國第一艘氫燃料電池遊艇”等,共同建構氫能全場景、全領域生态建設。

“作為上海市汽車的重陣,我們一直支援氫能的發展,我們燃料電池汽車在2001年的時候在我們這裡落地生根不斷壯大,上海嘉定區率先布局燃料電池汽車産業,在2006年的時候,全國第一座示範營運加氫站落戶在嘉定區,通過十多年的産業鍊水準持續用力,我們的汽車産業發展新動能向整體城市加速發展,極聚了像重塑能源包括上燃動力等等這樣的自主創新的企業。近日我們汽車城正式獲批上海智能汽車的軟體園,作為兩個首批的國家試點項目的重要承載區,這兩個試點項目也是今年在整個汽車領域重頭戲,嘉定區正在全力搶占新能源汽車特别是氫能的燃料電池汽車的産業制高點,搶抓燃料電池汽車風口,領跑氫能領先動能為目标,加快建設極聚效應強,世界級的産業中心。”對此,上海嘉定區副區長李峰在當日透露。

機遇與挑戰并存

在當日的論壇上,中國氫能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餘卓平在受訪時表示,在全球的氫能市場上,中國盡管在二十年前就已經起步研究,但在技術上并非處于絕對優勢地位,日本在過去多年投研和使用氫能方面占據先導,而中國則和美國、德國等排在第二梯隊。

“氫能具備大規模、長周期的優勢,可實作可再生能源的電力時間、空間的轉移。就是它可以永久儲存,而且可以運輸到任何地方。是以,當務之急,我們要建立低成本、大規模、綠色經濟的新體系。新能源燃料電池技術,推動了汽車分布式發電和新興産業的發展,這是燃料電池汽車隻是其中的一種氫能源的利用。我們可以3-5分鐘之内可以充電,把氫燃料加進去,加足以後,續航裡程可以達到500-1000公裡以上,這是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解決方案。另外包括分布式的熱電聯供,包括深海潛器或無人機等領域,都可以利用這個能量密度高的氫能。”在談到氫能源的前景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在當日視訊演講中表示。

幹勇進一步指出,目前我國氫能利用的重點是要開創氫能重卡時代,重載柴油車的氫燃料電池應用将是當務之急。因為柴油車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排放總量的8.3%,顆粒排放占的比重也很大。相比于那些特殊區域,港口、碼頭是重型柴油車密集的地方,是以污染相當嚴重。

“氫燃料電池,不同于锂電池的特點,重載和遠續航曆程,不可能在49噸的柴油車上去裝锂動力電池,那電池的重量就太重了。而氫燃料電池能達到這個目标,因為能量密度很高,是以在密集的港口,如果我們做示範,第一副産氫多,第二海上風電以後的輸送友善,從海上其它方式運送來的氫源,便于在港口的重卡燃料車上應用,是以港口是一個最好的應用示範點。”幹勇稱。

來源|華夏時報

免責說明 | 我們對文中所述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學習,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删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