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清20個藩屬國的結局:10個沒落,有1個王國堅持朝貢到1935年

“天朝上國,萬邦來朝。”這是明朝朱棣年間的盛況,也是清朝後來的真實寫照。特别是在清王朝時期,我國版圖固定,而且幅員遼闊,更是擁有二十個藩屬國。

這無一不彰顯着大清帝國的強大,以及我中央政權的威力。那麼,曾經二十個藩屬國,他們又經曆了什麼樣的曆史?是否還存在呢?

大清20個藩屬國的結局:10個沒落,有1個王國堅持朝貢到1935年

答案出人意料,曾經的藩屬國也伴随着清帝國的瓦解,逐漸在曆史中沉淪。正如史書所記載,有十個徹底沒落,還有一個王國堅持朝貢到1953年。它是哪個藩屬國呢?

一、沒落的藩屬國

當年沒落的國家有:安集延、瑪爾噶朗、那木杆、塔什幹汗國、坎巨提土邦、薩克汗國、博羅爾國、巴達克山國、琅勃拉邦王國、布魯特汗國,總共10個藩屬國。

在這之中,安集延、瑪爾噶朗、那木杆、塔什幹汗國,這4個國家在1857年遭到沙俄的入侵,被迫與清朝脫離關系,而且成為了現在的烏茲别克斯坦的一部分。據記載,這4個國家曾在1759年共同向乾隆皇帝稱臣。

另外,坎巨提土邦也是清朝藩屬國之一,在1761年向清朝稱臣,曾經每年向清朝供砂金一兩五錢。不過在1891年,遭到了英國的入侵,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國家一直堅持和清朝的供奉關系,即使到清朝結束以後還在堅持,一直延續到1935年。而這一區域就在現在的克什米爾地區。這在清朝的供奉曆史上還是罕見的。

大清20個藩屬國的結局:10個沒落,有1個王國堅持朝貢到1935年

薩克汗國也是清朝屬國,是在乾隆中期确立關系,不過在19世紀中葉遭到沙俄的入侵而灰飛煙滅,現在屬于哈薩克斯坦地區。

還有博羅爾國和巴達克山國,這兩個王國在1759年向乾隆皇帝稱臣,不過在1878年也遭到了英國的入侵,這兩個國家也是以和清朝斷絕關系。

最後還有琅勃拉邦王國和布魯特汗國,這兩個國家分别位于寮國地區,曾經的準噶爾附近。

琅勃拉邦王國原本隸屬于南掌王國,後來與清朝單獨建立了宗藩關系。不過在1778年的時候,南掌王國變成了暹羅屬國。

大清20個藩屬國的結局:10個沒落,有1個王國堅持朝貢到1935年

至于說布魯特汗國,是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時候,于1759年成為我國的屬國,不過也在19世紀中葉被沙俄所滅。

以上就是10個消失的國家,它們要麼亡于沙俄之手,要麼亡于大英帝國之手,本質上還是因為,大清帝國實力的衰落,這才遭到了可怕的侵略和吞并。

二、離開的國家

除了這10個沒落的國家以外,還有4個被吞入他國的國家。

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錫金王國,在清朝初年就成為了我國藩屬國,後來在1890年淪為英國保護國,現在已經屬于印度。在上個世紀,很多人應該非常熟悉這一區,甚至曾經這一區域的人還想要加入中國,也是當時的趣聞。

大清20個藩屬國的結局:10個沒落,有1個王國堅持朝貢到1935年

除此以外,還有非常出名的琉球王國。據記載,琉球王國曾經因為馬關條約,而被迫歸屬于日本。後來在1879年,在4月4日的這一天,琉球徹底被滅亡,成為了日本的沖繩縣。

緊接着還有蘇祿王國。這個國家是一個酋長國,位于蘇祿群島和巴拉望島一帶,在雍正四年的時候成為了清朝的藩屬國。這一地區對于中國文化特别傾向,甚至還一度請求内附。例如在乾隆19年,這一地區曾多次上書清朝,提出這一請求。不過,都遭到了清朝的拒絕。

在鹹豐元年的時候,這一地區被西班牙人所接管,和大清帝國的關系也是以終止。再往後來,這一地區就被菲律賓給吞并,徹底中斷了和中原地區的聯系。

最後一個是浩瀚汗國。這個國家是在1760年加入了中國的藩屬國群,不過這個國家十分剽悍,曾在1865年覺得清朝弱小,于是居然敢武裝入侵我國新疆。這一舉動激怒了大清王朝,我國不僅斷絕了與他的關系,而且還予以痛擊。後來在1876年,該地區被沙俄所霸占,在曆史上被稱吞并。

大清20個藩屬國的結局:10個沒落,有1個王國堅持朝貢到1935年

三、主體延續下來的國家

第一個暹羅。可能大家對于這個名字很陌生,甚至還經常将之與北韓混搭,但其實,這個國家在1646年與清朝建立上下級關系,并且在1855年與中原王朝斷絕聯系。

值得一提的是,暹羅王國一直延續了下來,而且國号一直延續到1939年,才被改名為泰國。後來在45年的時候又改回來叫暹羅,直到49年再一次改回泰國,一直到現在。

是以這個暹羅王國,其實就是如今的泰國,它的主體一直保留到現在,但斷絕了曾經的藩屬國關系。

第二個不丹。在1736年,這個國家接受了清朝的冊封,并且持續了很長時間。不過在19世紀中期淪為英國保護國,慢慢的和清王朝斷絕聯系。

大清20個藩屬國的結局:10個沒落,有1個王國堅持朝貢到1935年

第三個廓爾喀。這個國家的前身是尼泊爾馬拉王朝的一部分,其疆域甚至比現在的尼泊爾還要大,在1788年曾經入侵我國西藏,結果遭到清朝痛擊,最終表示臣服,成為了清朝的藩屬國。不過在1908年,這個國家也成為了英國的屬地。

第四個緬甸在1769年,清朝和緬甸爆發了一場大戰,結果緬甸被擊潰,随後就與清朝有了藩屬國關系。但也在後來的動蕩中,于1886年淪為英屬印度行省。

第五個北韓。北韓應該是大家最為熟悉的,當年大明與北韓共同立國,兩國關系世代友好。後來北韓也與清朝确立了關系,雙方關系也是十分密切。可惜的是,當年《馬關條約》簽訂以後,北韓就與大清王朝斷絕關系。在1910年的時候,大韓帝國已經亡于日本之手。

第六個越南。越南原本屬于安南,曾經在明王朝時期就與我國有着密切關系,不過在嘉慶皇帝時期被改名為越南。後來在中法戰争結束以後,我國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此後越南就淪為法國殖民地。

大清20個藩屬國的結局:10個沒落,有1個王國堅持朝貢到1935年

以上就是曾經大清的20個藩屬國,雖然命運各有不同,但總的來說,它們都因為清朝的衰敗,而最終與中原王朝脫離了關系。

曆史歲月悠悠而過,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卻永遠不過時。當年大清帝國擁有着天下無敵的力量,是以萬國來朝,即使是一些我們聽都沒有聽過的國家,但依舊成為了我們的藩屬國。

而伴随着清朝的落後,不僅本體遭到了可怕的打擊,就連我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藩屬國體系,也在頃刻之間土崩瓦解,實在是可惜又可歎。

結語

曆史雖然已經成為過去,但永遠是一面鏡子,映照着我們的未來。我們應該吸取教訓,不僅僅要對曾經我們的輝煌而感到榮幸,同時也應該對于我們曾經的失敗而感到深以為恥,并且知恥而後勇,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大清20個藩屬國的結局:10個沒落,有1個王國堅持朝貢到1935年

未來中國肯定會走到更高的境界,甚至我們有可能成為國際政治新秩序的發起者群組織者,但這一切都需要我們的努力,以及每一個人的奮鬥。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應該上下而求索,雖然我們未必能夠在恢複曾經的藩屬國的狀态,那我們也應該走出去引進來的心态,将中國文化推廣向世界,将全世界的人才和資金引入中國。中國的未來一定會很美好,清朝的屈辱一定會過去,我們堅信這一點。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