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衆汽車集團(中國)年度媒體溝通會

馮思翰博士:各位老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2022年第一次媒體讨論溝通會。

大衆汽車集團(中國)年度媒體溝通會

新年伊始,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和媒體朋友交流一下業務發展的情況,不過今年的情況可能和以前不太一樣,相信大家已經拿到了一些行業資料。對我們來講,2021年是比較艱難的一年。一年之前我們談論疫情的影響,我們的業務受到了沖擊,但我們仍然感到非常震撼的是,中國在很短時間内就控制住了疫情,中國經濟表現出韌性和強勁發展的潛力。是以,2020年我們仍可以看到基本面上能促進我們業務的發展。

對大衆汽車來說,除了新冠,還有一個“病毒”的影響,這個“病毒”可能比疫情更為嚴重,那就是全球的半導體晶片供應短缺問題。大家對這個話題已經非常熟悉了,我們一些關鍵供應商沒有辦法及時足量地來傳遞我們需要的半導體晶片,這種情況極大地影響到了我們的生産。總體來說,我們認為,除了疫情以外,缺芯的問題對我們構成了很大的制約,2021年和2022年都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這意味着我們沒有辦法傳遞足量的汽車來滿足我們客戶的高需求。同比我們的傳遞量下降14%,雖然如此,我們仍然在2021年向客戶傳遞了330萬台汽車。相對于整個年度而言,上半年的發展還是比較強勁的,使我們能實作約16%的市場佔有率。

總體來說,2021年上半年的銷售還是不錯的,銷量、市場佔有率都保持正常的軌迹和發展的管道。但是到了下半年,就持續受到了晶片供應短缺的影響。從集團角度來說,不同的品牌表現是不太一樣的,豪華和高端品牌表現非常好。保時捷實作了近9.5萬台曆史性年終銷量。蘭博基尼和賓利也都取得了新的銷量紀錄,實作了3916台和861台的銷量,兩個品牌比2020年的總銷量高出約1500輛,三裡屯旗艦店的銷量和2020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奧迪總共傳遞量為70.01萬台,和2020年傳遞水準相似,但精确來說是降了3.6%, 因為也受到了晶片供應短缺的影響。集團總體同比傳遞量下降16%,但保時捷、賓利和蘭博基尼取得新的銷量紀錄的提升,總體來說有升有降。

斯柯達等品牌MQB車型也極大受到了晶片短缺的影響。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年輕的子品牌捷達銷售達到了近17萬台,16.9萬台,它也使捷達成為唯一實作正增長的量産品牌。我們采用的是MQB同台,又把一些關鍵的零部件實作了本地解決方案的提升,讓這些零部件和本地解決方案結合起來,比如:捷達的轉向技術是來自一個中國的供應商,它的技術和其他國家的技術是不太一樣的。是以,捷達在疫情影響下仍然能夠保持比較好的靈活性,受到本土消費者的歡迎。同時,捷達在三到五線城市的銷量正在不斷攀升,也就是說和2020年相比,它的銷量增長幅度達到了近14000台。

集團總體銷售傳遞了330萬台汽車,仍然證明了大衆是消費者心目中的第一汽車制造商。從目前我們所掌握的資料來看,仍然有很多市場需求有待被激發。

半導體晶片短缺帶來了全球影響,最近在拉斯維加斯舉辦了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大家也在讨論如何解決晶片短缺問題以及最新的晶片設計問題。同時,與中國有關的一些特殊的情況也造成了影響,比如日本一家供應商瑞薩發生了火災導緻了傳遞延時、由于疫情襲擊馬來西亞關閉了晶片工廠,他們沒有辦法滿足疫情之中生産的要求,是以傳遞量上出現了延遲和取消。這些都是和中國市場直接相關的問題和影響。2022年這些影響仍将存在。

同時,還有一些中國本土供應短缺的原因,比如過去幾周當中,在甯波爆發了新一輪新冠疫情,甯波對于我們汽車生産和汽車供應來說是重要基地。甯波的疫情顯然就會影響我們總體傳遞的表現。除此以外,天津也會受到影響,天津最近受到奧密克戎毒株的影響,供應也開始受到了一系列的影響。是以,可以看到這一系列的事件發生,有一些是在全球層面發生的,有一些是在中國層面發生的,極大地影響到了晶片的正常供應。

大家可以看到,這裡是ID.的旗艦店。我們已經成功地實作了電氣化的轉型,從傳統的燃油車向電動車、純電方向發展,純電戰略或者電動化戰略在大衆集團執行以來就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我們的ID.銷售是成功的,我們對于ID.的銷售成績感到非常欣慰。

在ID.銷售過程當中,特别要感謝銷售團隊的努力。ID.在消費者中引起了良好反響,我們在碰撞實驗當中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也獲得了中保研“碰撞全優”的成績。在接近年底時,ID.4也獲得了“年度環保車”的榮譽,也被評為“世界年度車”。所有這些成績也說明ID.代表了大衆汽車的産品能力,它展現了日常易用性,秉持了我們一貫重視的品質和安全。

之前我也講到了,我們做了600萬公裡的全球道路測試,而且投入了數千輛樣車來進行測試。這樣的嚴格測試和品質把控也得到了獨立資訊來源的驗證和支援,讓我們看到ID.的銷量攀升的勢頭非常好,我們希望去年全年ID.銷量達到8-10萬輛,由于全球晶片的短缺,12月最後幾周由于甯波的疫情,我們少生産了幾千輛,而且到年底我們的庫存非常緊張,最終的銷量是7萬多台。1月份我們仍然受到缺芯的影響,我們每天與總部的同僚密切地跟進,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援,讓我們的潛在産能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來。

另一方面,我們SUV産品陣容進一步地壯大。去年推出了9款SUV新車, SUV的交車量達到120萬輛。到今年,我們至少在燃油車方面SUV的陣容會實作完備,也就是今年會推出新的SUV産品,很可能是在北京車展期間釋出新車,屆時SUV車型将會涵蓋所有的市場細分,我們之前制定的戰略正在按部就班地執行。而新能源汽車是重點,過去一年當中推出了十款新能源車,包括插電混動車型,我們新能源汽車銷量實作了翻番,高達1.5萬台的插電混動車的銷量對于我們降低總體排放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們純電動汽車銷售勢頭也呈現強勁的上升勢頭。我們為中國市場帶來了五款ID.車,今年也請大家拭目以待,我們将如何進一步擴大ID.家族。從市場趨勢來看,接下來純電車型會有越來越接近轎車形态的産品推出。

我們非常注重推進大衆汽車(安徽)的發展。大衆(安徽)原來是我們第三個合資企業,對我們新能源汽車戰略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他們的MEB工廠已經開建了,進展非常好。我們德國總部的同僚總是把大衆(安徽)的進展和特斯拉柏林工廠進展相比。我們在安徽建廠的進度很快,2021年4月份開工建設的,一部分是建立,另一部分是老廠改建,兩者兼而有之。我們用三個月的時間就處理了相當于4萬卡車的土方作業,為安徽大衆工廠的建設和開工做準備。到今年夏天,大衆(安徽)的工廠就要做好投産的準備了。他們投産的頭兩款車是全新的車型,還需要進一步的開發工作,讓這個車型更加成熟,這還需要再花一年的時間,量産車才會出來。

我們的新能源汽車、純電車的生态系統非常完備,總部設在合肥的國軒高科也是重要的一環,在大衆(安徽)MEB工廠旁邊就是電池系統的生産線。與此同時,我們也進一步地擴大和充實在中國的研發部署和力量。我們堅信在中國做的工作,在中國推出的産品下一步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全球客戶,也就是在中國面向全球。2025年前,在現有平台上我們會提升智能互聯功能,同時會推出L2++自動駕駛功能。我們也會推出一個新的平台 - SSP,為L4、L5級自動駕駛做好準備,同時,這個平台上生産的車型智能互聯功能也會進一步加強。我們對MQB平台做了技術上的更新,而且MEB的技術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更新和加強。

春節之後,ID.家族将會迎來一次重要的軟體更新,我們内部稱為ME3,這一代軟體會進一步增強車内諸多方面的功能,包括AR-HUD(增強現實擡頭顯示系統)等。今年晚些時候,中國的ID.産品也可以開啟OTA遠端無線更新。對于車輛軟體的無線更新而言,安全是第一位的。比如:我們需要知道進行軟體遠端更新,對于車内電子控制單元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是以,我們會做大量的軟體和功能測試,在讓我們的車輛具備OTA更新的同時,也會讓一切條件準備就緒。到今年夏天左右,這個遠端更新功能将準備就緒。此前,我們需要把客戶邀請到網點來做線下的更新。此後,我們就能夠實作遠端線上OTA更新。

2022年我們有很多的工作,很多的計劃,今年會推出約12款新車,其中一半是純電動車型。

最後,我想在給大家介紹一下ID. --- 對大衆品牌來說非常重要的産品家族。

ID.不光車型新穎,而且我們針對ID.車型采用了不同的銷售模式。大約四年前,我就開始和中國上汽和一汽合作夥伴就電動車型業務進行商談,我們有必要改變過去的經銷商模式。今天很多消費者對于純電車仍有很多的焦慮,裡程憂慮、電池壽命憂慮,除此以外,消費者還會擔心,這個車是不是以最好的價格拿到。我們經過探讨之後,決定采用代理模式。這樣的轉型是有難度的。一方面,我們的燃油車是通過有40年曆史的、成熟的經銷商專營店模式進行銷售的;與此同時,我們對于電動車要采取新的銷售模式,就需要花很多時間把細節都梳理清楚。我們要建一批ID.車的旗艦店,因為ID.車是非常獨特的,獲客和吸引消費者的方式不一樣。我們建立了專門針對ID.車型的旗艦店,比如在藍色港灣這家店。我們将進一步擴大我們ID.的專門城市展廳,現有的115家遍布中國所有的新能源汽車銷售主力城市;我們的城市展廳數量會增加到200家,這是在中國新能源汽車最密集的展廳網點,也得到了經銷商投資的支援。藍色港灣這家店由上汽大衆投資,由北京上汽大衆一家經銷商來管理。現在我們的ID.代理數量不斷地增加,而且約有6000名訓練有素的ID.銷售專員銷售ID.車。

在這個店裡有很多展示方式,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示範,訓練有素的從業人員也會向大家介紹ID.車型和特色。通過這樣一種代理模式,它的銷量和各種經濟名額都要遠比之前的傳統經銷商模式好得多,而且它的響應速度也會更加得靈活,更加靈活,更為快速。到店裡浏覽的消費者都能獲得全局化,全景式的體驗。

與此同時,我們也在不斷投資充電網絡。我們的合資企業開邁斯去年已經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提供高品質充電服務的供應商。這個項目得到了很多車主高度認同,很好地契合了我們MEB攻勢。

大家經常問我:“你們未來的ID.銷量是多少?”“銷量預期怎麼樣?”“2022年打算賣多少車”。具體銷量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關鍵元件和零件供應情況,我們沒有辦法估算和預測,我能夠告訴大家的是:我們會賣出生産的每一台ID. 這是我們的承諾和态度。

問(網通社):剛才馮博士講了2021年的狀況,我的問題是,進入2021年之後,你們也投入了整個電動車方面,整個大衆集團也處于轉型時期,我的第一個問題是,面對2022年,依然比較嚴峻的整個市場環境甚至整個大的經濟環境,大衆集團對于2022年,不管是傳統車還是新能源有什麼樣的具體措施來應對更加挑戰的一年;剛才馮思翰博士講到安徽在打造未來新的第三極時,剛才你也提到在柏林的特斯拉,我有一個建議,有沒有“安徽速度”或“安全模式”,您是比柏林的特斯拉還要快的一個工廠,但中國消費者知道的還比較少;我也知道大衆集團在安徽下了很多的功夫,私底下也溝通過,這個話題能否稍微延展一下?謝謝!

大衆汽車集團(中國)年度媒體溝通會

馮思翰博士:大衆(安徽)不是簡單的生産制造流程的呈現。大衆(安徽)支援集團電動化戰略意圖的執行落地,我們要圍繞大衆(安徽)的MEB生産制造,打造一個生态體系,這個生态體系既包括數字化、軟體開發,比如集團的CARID軟體公司的分支機構,也包括電池、零備件、電子、電氣等方面配套和支援。大衆(安徽)将更好地實作“在中國為中國”的思路。以往,有很多産品、技術更新,比如發動機換代,是集團總部推進的,數字化時代,有很多創新和創造,應該是從中國走向世界的。是以,大衆(安徽)不僅是一個高技術內建度生産制造中心,也是一個圍繞NEV的創新和創造中心。

問:大衆品牌ID.電動汽車在2021年可以說是合資企業裡的電動車一枝獨秀,一騎絕塵的态勢,您認為ID.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歸因于哪些方面的原因?剛才您提到,雖然2022年的銷量預期不友善透露,2022年會不會有新的ID.系列車型引進到中國?謝謝!

馮思翰博士:剛才我已經介紹了去年的銷量,我們曾經預測2021年銷量在8-10萬台之間,大家可以做一些簡單的預測,如果在這個基礎上翻番,能達到多少。我們現在剛剛做到了7萬台出頭,這樣的數量仍然是不夠的。銷售的增長将基于更多的車型,以及我們通過措施緩解供應困難,我們希望在ID.銷量方面能夠實作翻番。

新的一年裡,奧迪也會推出MEB平台車型,Q5 e-tron、Roadjet已經推出了。MEB平台上的奧迪純電車型的推出将進一步支援我們銷量的回升。在2022年,ID.以及奧迪e-tron等等都會更好地支援我們未來新能源汽車戰略的推進,同時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适合中國市場車型的推出。

問:感謝馮思翰博士。我們注意到,前一段時間,整個大衆對軟體進行了比較大的投入,890億歐元,同時迪斯博士也擔任了CARIAD的負責人,我們在中國有沒有對應業務的改變,包括組織架構、研發架構的重新設定,以及德國對CARIAD的業務(發展)。剛才您提到電池業務,去年中國很大程度上除了缺芯之外也缺電池,大衆是不是面臨這樣的問題,除了國軒高科之外還有沒有新的合作夥伴?

馮思翰博士:我們先說說電池戰略。對國軒高科的戰略投資并不意味着我們會排斥和其他合作夥伴的合作。國軒高科将和大衆汽車集團共同開發電池技術,推出标準電芯。集團在全球和南韓的合作夥伴合作,在中國,我們與甯德時代和A123、國軒高科形成了一個很好的合作生态,各自的比例、配比和配置設定在我們看來是比較合适的。在未來,我們也會更好地根據汽車電池設計要求和技術特殊性來做更多的比例優化,以確定我們既不過度把某些重點投入到某些技術的研發,也不會偏廢對其他技術同步的開發。

關于CARIAD,集團全球正在積極地推進CARIAD的發展。CARIAD 也将在中國落地。CARIAD中國的布局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總部設立在北京;第二,安徽也會有CARIAD的團隊,主要是圍繞着标準軟體和電子架構做車載應用;第三,在上海,還會有個專注于自動駕駛的團隊;第四,還有一個純軟體部門放在成都,主要做編碼程式設計的。CARIAD會有多個辦公地點,也會有很多研發人員承擔硬體和軟體工作。未來,我們創新路線圖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圍繞着CARIAD以及CARIAD在中國設立的工作部門,包括支援未來先進的智能互聯,先進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方面的功能和能力,和SSP平台搭配的新一代電子架構。

問(第一财經):今年1月1日,國家的股比政策已經完全放開了,請您談談這對大衆的合作夥伴關系會不會有重新的思考?請您談談股比政策的放開會對中國汽車市場有哪些影響?謝謝!

馮思翰博士:我們非常歡迎這個政策,但對大衆集團來說,不會有太大變化。40多年來,我們合資企業非常成功,非常穩固,即使我們被允許可以有更高的持股,首先,我們需要征求合資夥伴的意願。如果我們要打造一個全新的企業,會有難度。技術上說,汽車行業産能是有所過剩的,是以汽車産業當中新投放的産能受到控制。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從實踐角度來說,能否增加持股,能否投放新産能,是有問号的。現在,我們與一汽、上汽的合資企業都非常得成功、增持大衆(安徽)股份達到75%、我們在和有關部門商談推動奧迪PPE項目。這樣,我們有四個關鍵企業,再加上我們有百分之百全資零部件工廠,比如天津的變速器工廠、大連的零部件工廠,我們朝向未來的發展已經準備就緒了,這樣的狀态已經非常之好。

問:馮博士,您剛才提到了,去年我們主要是供應的問題而不是需求的問題。第一,大概問一下,去年由于晶片和零部件的問題,我們減産量大概有多少?第二,您提到新能源市場,幾個中國的Start ups陸續已經都到了10萬輛左右的規模,2021年傳統的車企也陸續推出他們的電動車型,請您評價一下明年大概的競争态勢以及我們可能面臨的一些挑戰?謝謝!

馮思翰博士:就生産的損失而言,我們從公開的資料當中可以看到,和2020年相比,我們整個集團減少了63萬輛。

幾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尤其是本土企業非常成功,達到了銷量9萬輛大關。有一家本土車企是我非常喜歡的,他們的新能源汽車戰略非常好。一、兩年前,我們看到國内的車企漸漸在中國占據了主導地位,今天他們的占比是35%-40%。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力,中國車企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像大衆、豐田、通用能夠得到充分的晶片供應,我們會看到市場的格局發生一些變化。與此同時,中國車企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領先優勢更強,更加明顯。

從整車開發角度,我們在做對标時,有80%對标車型都是中國本土的車型,隻有20%我們去對标的是國際車型。是以,我們對中國國内市場的競争對手或者車企非常地重視。此前我也說過很多次,能推出一波爆款車,這是一方面;我們也要確定可持續性,不能通過虧損來賣一波爆款車,我們的業務一定要具有可持續性,要考慮股東回報,要強調長期發展。在未來的長跑當中,我們也會看長遠的發展,哪些企業能夠勝出,哪些企業模式是不可為繼的或者他們的車型是不可為繼的。我們也會看到有些中國本土車企,就像過去有些南韓車企做到的那樣,在全球市場也在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重要。

問(車比德):去年我們曾經拆解了一輛ID.6X,發現大衆車的産品品質能夠按照大衆過去的品質标準,甚至比傳統能源車做得更好,也對比了競争對手,在國内落地的車企明顯驗證不夠的。剛才馮博士在大衆安徽建廠強調速度,未來強調速度過程中是否能仍然保持産品測試,驗證工作,産品開發時是否還能嚴格按照大衆的開發流程來進行開發?

馮思翰博士:大衆對ID.車型使用的标準隻有可能更嚴格,甚至有時候做到了極緻。去年中國局部地區出現了洪澇,ID.車通過80厘米深度的涉水沒有任何問題,包括在底闆下面的電池系統都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完全可以正常工作。我們的ID.車整車和電池都要做兩個季節的循環測試,就是說要有兩輪極端冬季測試,極端炎熱的夏季測試,這樣從開發階段到量産階段就需要兩年的時間。我們“損失”兩年的時間,因為我們的品質标準非常嚴格,這兩年是不能繞過去的。大衆安徽也會按照同樣的集團标準和原則來做。我們也在不斷地問自己,哪些工作可以做得更快,因為整個行業發展得更快。但在追求速度的同時,我們的品質不能有任何的減少和妥協。

Joas:我補充一下。在開發過程中,我們會把電池加熱到60攝氏度,再把它浸到0度的冷水當中,并且重複這一過程,確定電池能夠正常工作;我們還把它放到零下40攝氏度低溫當中,然後在30秒内轉移到70度環境下并保持15分鐘,通過重複40個循環,我們可以避免因溫度變化而導緻的缺陷。除此之外,我們還在特殊溫度條件下做一些相關測試,以保證電池組在極端條件下的全部功能,特别是它在扭轉、變形和震動情況下的堅固性和耐用性。如果把電池做個橫剖面,會看見裡面金屬質地在撞擊或震動過程當中所留下的每個痕迹,我們都能進行很好的記錄,以使電池組能保持它日常使用的性能。

問:馮博士,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剛才您提到代理制,大家很關注大衆的代理制模式,想請您談談代理制的經驗或教訓。我們也了解了一下,我們又回到了經銷商開票的模式,價格出現了波動,您認為代理制目前或接下來面臨的挑戰是什麼?第二,2021年,中國市場混合動力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出現了爆發式增長,有人預測未來5-10年裡,混動依然是市場的主流,大衆會不會有一些新的布局?

馮思翰博士:代理制要求OEM和消費者直接簽署合同,這樣的過程更為簡單,更為清楚,不會有更多的庫存壓力,從法律角度來說,這個庫存壓力是由我們來承擔的。這個做法和我們之前的做法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希望大衆(安徽)生産的每一輛車在全國能進行很好的銷售,同時我們也通過全新的代理制進行銷售。

對于大衆(安徽)來說,比較适合的銷售模式就是全新的代理模式。當然,也不排除有很多其他的模式可以起到作用。上汽大衆和一汽大衆,兩個既有的銷售管道,他們是同樣的經銷商投資人,這就是說,可以在同一個經銷店裡看到幾個不同模式的存在。上汽大衆展廳裡一方面通過傳統模式進行途觀銷售,同時,采用全新代理制進行ID.的銷售。客戶到了上汽大衆的展廳和經銷店,銷售員不知道客戶要買的車是途觀還是ID.4,我們的經銷商就必須要考慮,到底是采用原有的模式向你銷售途觀,還是采用全新的代理模式銷售ID.4。這是我們需要更好地和各個合作夥伴、投資者進行協調的,哪個更好,哪個更有效地實作産品的銷售。未來我們也會進一步地探索,因為我們會研讨出适合每個經銷點最适合的銷售模式進行銷售,來成為主導的銷量模式。同時,我們希望這樣的模式不會帶來額外的銷售價格或銷售庫存曠日持久的拉鋸式的讨論。是以,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經銷商加入這個陣營,他們也會更多展現出對這個銷售模式的興趣和熱衷。可能,在未來幾年當中,通過和更多的合作夥伴來進行交流之後,會有更多的合作夥伴會進入新的代理模式的管道。當然,對于安徽大衆來說,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100%會采用新的代理制進行銷售,因為他們是銷售電動車型,必須容易來操作。

我們相信到2030年,由新能源車型占據的市場佔有率會達到50%以上,這是合理的預期,對我們來說會産生新的銷量需求。如果屆時市場總量3000萬台左右,電動化車型的市場差不多有1500-1600萬台。随着未來技術不斷地實作突破,到了2030年,大多數内燃機汽車也将會在它的動力總成當中包括電氣化元件或電驅動組成部分。

問:我們關注到,2021年上汽-大衆的銷量下滑幅度是17.5%,一汽大衆是13.9%,南北大衆的差距進一步加大了。您認為,對于上汽大衆來說,除了晶片影響,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影響了它的銷量?未來我們在這方面會有什麼樣的對策。如您講到的,2022年晶片的影響還會繼續,您認為上汽大衆重回上升關鍵點在哪裡?

馮思翰博士:這裡涉及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如何對品牌的産品組合進行優化和細分。斯柯達仍然需要做迎頭趕上的工作。一汽大衆在這方面稍微占據了一些上風,一方面是奧迪是個豪華品牌,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銷量也是非常得好,它的下降幅度隻有3.6%,從另一個角度助推了一汽大衆在銷量方面的績效。現在上汽大衆在規模或體量上沒有一汽大衆銷量高,但未來的銷售潛力還是存在的。

我們會做一些車型的優化和調整,我們正在和一汽大衆合作夥伴做一些交流,如何助推子品牌捷達的銷售,因為捷達在中國的銷量非常得好。我們看到它在某些程度上比較有限地受到我們全球缺芯的影響。是以,我們希望能夠把更多受到其他外部影響較少的品牌做個優化組合,來促進我們的銷量短期之内提升,以實作我們在2022年銷量的回歸。

當然,我們不同的合作夥伴在他們的晶片供應短缺方面所受到的影響程度不是一樣的,考慮解決缺芯問題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奧迪A3等車型的推出。随着A3、Q5換代等車型的入市,未來我們會有更多助推銷量回升的秘密武器,也能夠實作我們在2022年的銷量回升,隻要能實作晶片短缺問題的有效克服。

問:請教一個問題,與推出純電動新産品同樣重要的是整個以充放電為核心的生态體系的建設,不知道今年大衆在充電體系建設上有什麼樣的進展?在2022年有什麼樣的計劃?謝謝!

馮思翰博士:充放電基礎設施一直是業界讨論的焦點。有些品牌車型采用換電模式,但大衆汽車不會采用這個方式。換電模式意味着:如果換電率為18%,企業要額外增加18%-20%的電池系統來支撐這種模式,考慮到原材料的獲得、換電站建設成本等,相應的投入是很高昂的。是以,對大衆汽車這樣的量産品牌來說,這并不是我們的選項。随着電池技術不斷更新換代,我們也看到更多的高功率充電技術也在不斷演進到可以在15分鐘之内充電達到80%甚至100%充滿,這都是在過去幾年當中迅速實作的。 2030年,如果50%以上的都是純電車型或新能源車型,如果我們能做好高功率充電基礎設施的打造和技術的研發,就能更好地把我們的充電時間在現有基礎之上再降低50%甚至更短,我們相信,未來這個市場是不可限量的。

問(車雲網):最近有個傳言,大衆和華為可能會合資成立一家自動駕駛公司?有沒有這方面消息可以披露的?今年很多像豐田、本田等外資品牌也開始推動純電動車進入市場,對于這些後來者您有什麼建議或想法可以給他們參考?

馮思翰博士:我們的經驗是:要耐心。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和燃油車的消費者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一向專注的主要價值點,包括安全性、可靠性,也要在新能源市場當中耐心地溝通,也要為客戶帶來最有吸引力的賣點。這樣的溝通過程可能比傳統車市花的時間更長一點。

在中國,我們必須要和強有力的本土中國企業開展合作。比如,我們和中國的一家傳感器技術企業也進行了密切的合作,這個技術可能用到未來的自動駕駛技術當中。 華為是個非常強大的中國科技企業,我們與華為保持溝通,但現階段沒有任何可以确認的資訊。

問:您剛才提到了一汽-奧迪合資的新公司會導入PPE平台,目前新的合資公司進展如何?此前計劃的是2024年投産,時間節點上是否會有延遲?

馮思翰博士:PPE 2024年投産計劃現在看仍然是可以實作的。這個項目還在走流程。現在所有參與到這個項目的人也在全力推進,這也是我們集團電動化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問:蔚小理在中國的發展有非常鮮明的産品和品牌特性。請問馮博士,如果用三個詞形容來ID.系列車型,您會選哪三個詞?之前何小鵬在接受對話采訪時做出了評價,他認為蔚來的關鍵詞是“高端+換電”,理想是“家庭”,小鵬汽車是“帥氣+智能”,您認為ID.是什麼呢?

馮思翰博士:ID.是真正意義上的大衆汽車車型。大衆汽車品牌的産品往往不能用一個次元來定義或歸納。我們給客戶提供的是各方面非常均衡的産品,無論是安全性、卓越的品質,耐久性,駕駛的樂趣等。當然,我們的自動駕駛功能,智能互聯系統功能必須要進一步發展。我們始終關注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很多ID.客戶對駕駛流暢性、駕駛輔助系統、座椅的舒适性等津津樂道。ID.以及其他大衆品牌的産品是非常均衡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