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軍攻陷上海傷亡慘重,為何不顧兵家大忌,不休整就進攻南京?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次日,一支日軍在江蘇太倉白茆口登陸,出發前他們都不知要去哪,看到面前的滾滾長江時,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一位叫做東史郎的士兵,興奮的大喊:“這就是傳說中的揚子江麼!”

這是他們首次在華東露面,但是很快就被世人所知,因為它就是肆虐南京的日軍頭号惡魔部隊——京都第16師團(上海派遣軍戰鬥序列)。

日軍攻陷上海傷亡慘重,為何不顧兵家大忌,不休整就進攻南京?

此時,淞滬會戰剛剛結束 ,日軍傷亡慘重,疲憊至極。比如,日軍最精銳的第9師團,在上海死傷超過1萬人,第101師團更是死傷超過1.5萬人。除了兵疲将乏之外,日軍的後勤補給也沒跟上,眼看着就到12月了,日軍還穿着夏裝,彈藥糧食也不充足。

我們常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日軍選在這時候進攻南京,似乎犯了兵家大忌,可日軍也不傻,他們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

日軍攻陷上海傷亡慘重,為何不顧兵家大忌,不休整就進攻南京?

11月7日,多田駿(參謀次長)向華東前線發出指令:

掃蕩中國“殘兵”限于蘇州、嘉興一線以東,

這是一條死指令。沒想到,4天之後上海就被日軍占領,推進速度出乎他們的意料。但是,一直這麼推進也不是辦法,下村定(陸軍參謀本部第一部長)想從上海調走一個半師團,到廣東進行作戰。河邊虎四郎建議,日軍應該停止追擊進行休整,并監視和威懾南京。

日軍攻陷上海傷亡慘重,為何不顧兵家大忌,不休整就進攻南京?

但是,作為上海派遣軍司令的松井石根,他心裡有自己的想法。由于淞滬會戰損兵折将,“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也徹底破産,東京方面對松井石根的能力已經産生懷疑。

于公于私,他都想進攻南京,不僅能鹹魚翻身,而且能完成豐臣秀吉都沒實作的夢想。

更重要的是,此時國軍全線潰退,攻打南京要比攻打上海容易很多。隻是礙于多田駿那條制令線,他跟參謀長冢田攻商議了一番,決定1938年1月中旬再攻打南京。

日軍攻陷上海傷亡慘重,為何不顧兵家大忌,不休整就進攻南京?

想攻打南京的并不隻有松井石根,還有柳川平助(第10軍司令),可他比松井石根大膽,想“先斬後奏”先突破制令線,打到南京再跟東京方面解釋。

彈藥沒了怎麼辦?白刃戰!糧食沒了怎麼辦?就地“征收”!橋梁被破壞,竹梯沒法搭浮橋怎麼辦?掘墳找棺材闆!

瞧瞧,這算是鐵了心要打南京了。

日軍攻陷上海傷亡慘重,為何不顧兵家大忌,不休整就進攻南京?

松井石根急了,柳川平助莫非是想搶軍功?我上海派遣軍打的這麼辛苦,勝利果實豈能被你摘走,不行,必須加速行動,搶在第10軍前面占領南京。當然,松井石根還算“懂事”,特意給多田駿發了封電報,說我突破制令線,不是目中無人,不把你當回事,而是以目前的形勢來看,進攻南京是唯一的選擇,隻有這樣才能迫使中國投降,一舉解決中日問題。

日軍攻陷上海傷亡慘重,為何不顧兵家大忌,不休整就進攻南京?

多田駿的态度很堅決,老子好歹是個中将參謀次長,說的話沒一個人聽,太不給面子吧!

但是,柳川軍團進攻速度實在太快,陸軍參謀本部的态度也逐漸傾向于攻打南京。11月24日,閑院宮載仁親王(陸軍參謀總長)當着天皇的面,說南京必須打,天皇點頭同意了。于是,制令線被廢除。

日軍攻陷上海傷亡慘重,為何不顧兵家大忌,不休整就進攻南京?

1937年12月1日,日軍大學營釋出指令,松井石根統帥上海派遣軍以及第10軍團,由第三艦隊配合,進攻南京。12天後,舉世震驚的南京大屠殺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