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情感警報」揭秘讨好型人格:别讓你的愛,成為傷害你的刀!

作者:文學談曆史

“我太喜歡他了,是以才會這麼卑微。”

在與男友的相處中,她一直扮演着讨好者的角色。

她不僅給男友提供生活費,還為對方償還賭債。即便被家暴、被PUA,她也依然選擇原諒和縱容,甚至為了迎合男友的喜好而改變自己。

這種過度讨好的行為,讓她最終失去了生命。

其實,生活中像她一樣,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并不少見。

他們總是不自覺地讨好别人,将他人的需要擺在首位,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

讨好真的能換來他人的喜歡和尊重嗎?

讨好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較為複雜,通常包括家庭教育、成長經曆和社會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從家庭角度看,讨好型人格往往源于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

有些父母對孩子要求過于嚴苛,或是經常争吵、疏于關心,使孩子從小就學會壓抑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以讨好的方式取悅父母。這種模式随着年齡的增長逐漸固化,并帶入成年後的人際關系中。

成長過程中的創傷經曆也可能催生讨好型人格。例如在學校或社交場合遭受欺淩、孤立,個體可能由此産生自我否定和自卑感。為了獲得他人的接納和認同,他們不得不采取讨好的政策來保護自己。

社會文化對“善良”“無私”等品質的推崇,也可能導緻個體将這些品質與自身價值緊密綁定,進而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過分讨好的行為。

讨好型人格的特征有哪些?

讨好型人格的核心特征是過度關注他人需求,忽視自身感受。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1. 缺乏界限感:讨好者往往難以明确自己的需求和邊界,容易在他人的要求面前妥協退讓。

2. 敏感多慮:讨好者對他人的情緒和态度格外敏感,時常擔心自己的舉動會引起他人的不滿或反感。

3. 尋求認同:讨好者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贊賞,以此作為衡量自我價值的标準。

4. 忽略真實需求:為了迎合他人,讨好者可能會隐藏或壓抑自己的真實需求和感受,甚至做出違背内心的行為。

5. 害怕沖突:讨好者通常害怕與人發生沖突,是以會盡力避免表達不同意見或拒絕他人請求。

如何擺脫讨好型人格?

要正視并接納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意識到自己并非必須依賴他人的評價來定義自我價值。

建立健康的界限感。學會在人際交往中維護自己的權益,明确哪些行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的。

嘗試表達真實的自我。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再迎合或取悅他人。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讨好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可以咨詢心理醫生或心理咨詢師進行專業的心理治療和輔導。

當然,擺脫讨好型人格的過程需要耐心和時間,但隻要我們願意付出努力,就一定能逐漸找回那個真實、獨立且充滿自信的自己。

記住,真正的幸福和尊重,從來不是用讨好換來的。你值得被愛,也值得被尊重。别讓你的愛,成為傷害你的刀!

「情感警報」揭秘讨好型人格:别讓你的愛,成為傷害你的刀!
「情感警報」揭秘讨好型人格:别讓你的愛,成為傷害你的刀!
「情感警報」揭秘讨好型人格:别讓你的愛,成為傷害你的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