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惠南:輕舟已過萬重山

作者:第一電動網
古惠南:輕舟已過萬重山

硬橋硬馬的古惠南,正在變得更自由、更堅定。

過去三年裡,每年都有機會坐在一起聊天,有時單獨促膝長談,有時一群人聽他高談闊論。無論什麼場合,他身上典型的“老廣氣質”,都會使談話跳過一切過門,快速進入核心主題。你問一句,他接一句,有時接的比你問的還硬實,硬到讓你發愣——他這麼敢說啊?這種讓人興奮的老虎性格,使他在媒體圈裡廣受歡迎。大家稱他:老古。

聊嗨了,他就用“廣普”來一句:“我知道你(們)是愛護我(們)的,咱們是朋友,有些話朋友之間交流可以,就不要往外發喽。”這一招管用,既交了朋友,又不給自己惹事。

最讓他來勁的話題,從來隻有一個:技術。隻要談到這個,那一定是滔滔不絕,“第一”、“首創”這樣的詞不斷蹦出來,仿佛喜馬拉雅山都被他踩在腳下。以至于你忍不住懷疑:有這麼牛嗎?“對啊,當然!”他的眼神會是以變得銳利甚至兇狠,仿佛馬上要拔刀相見。

這位崇尚“技術”和“進攻精神”到極緻的老廣,像極了李雲龍。2021年初,當有人公開質疑說“現有技術條件下,一輛車不可能兼顧續航裡程、充電效率和安全”時,他很快組織了一場關于“彈匣電池”的大規模宣傳攻勢,并于當年底推出了第一款續航裡程超過1000公裡的量産電動車:AION LX Plus。

過去三年裡,技術、産品、營銷、競争、組織變革、關于他個人或埃安的争議,什麼都可以談,兵來将擋,絕不敷衍。隻有一個話題例外:企業家。2020年北京車展談到這個話題,我當時問:“如果某一天,你接到一紙調令,這家公司怎麼辦?”那是他第一次和稀泥:“我們隻是國企打工的,你要相信,體系内有的是優秀人才,換一個人,隻會比我幹得更好。”

那也是我第一次意識到,這個像老虎一樣的人,是在戴着鐐铐跳舞——内心燃燒着企業家之火,但決不能自認。

在這個大變革的時代,智能汽車賽道上所有的企業,都在奪命狂奔。體制和機制,是比技術更重要的供給要素。老古比誰都更明白這一點,但是他不能說。

2021年8月30日晚,廣汽集團釋出《關于全資子公司拟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提示性公告》。當時我在飛機上,當即給老古發去祝賀短信。我知道,那一刻,他和團隊已經等待多時。

現在,埃安混改即将塵埃落定。當《龐觀》攝制組12月和他在廣州見面時,能明顯感覺到,硬橋硬馬的老古,正在變得更自由,也更堅定——用他的話說,叫“輕舟已過萬重山”。從2017年7月成立廣汽埃安公司至今,他和團隊用了四年多的時間,以拼命三郎的勇氣和務實進取的精神,終于為這家公司赢得了和“蔚小理”平等競争的機會:一個現代企業的治理結構。

2021年,上汽智己、上汽飛凡、東風岚圖、長安阿維塔等公司,也在發生着和埃安混改類似的故事。這讓很多觀察者相信,中國的大型國有汽車集團正在形成某種共識:以新的體制擁抱新技術,争取涅槃重生。

在我們看來,作為這一波國企改革的排頭兵和領頭羊,當古惠南真正成為企業家的一刻,廣汽埃安的征程才真正開始。

1. 最少600億研發投入

龐義成:2021年,是一個大年,你們的銷量從6萬台到12萬台,釋出了高壓超充的技術、1000公裡續航的車,還發了星靈架構等。在您看來,2021年度對于埃安來說,取得真正重要的進展都有哪些?

古惠南:2021年,在5月份之前,其實新能源車整個市場并不怎麼好,後來到大概下半年6月份開始……

龐義成:突然爆發了。

古惠南:整個市場來看,(增長)還是一個比較短的時間,它還沒有一個持續很長時間的市場,這是今年的一個特點。第二個特點就是由于晶片的緊張、拉電等等,絕大多數的車廠,都處于沒有庫存的狀态。是以今年的繁榮,它還不能代表完全的企業的競争力。

龐義成:你的意思是說是因為市場太好了,大風把大家都刮起來了?

古惠南:燃油車一樣缺車對吧,就不單單是新能源車(缺車)。是以還不足以來判斷,說好像今年的市場有多麼輝煌。我覺得這個還是要有清醒的認知,不要把這些詞彙用過頭,否則的話會影響未來幾年的判斷。

埃安借這個發展的機會,的确也發展的不錯,翻倍的增長,更重要的很多車型在細分市場都實作了銷量冠軍。

像埃安S,是在A級轎車裡面的(冠軍),Y是A級SUV裡面的冠軍,V是在20萬上下的市場(冠軍)。4款車有3個冠軍,這個不錯了。

剛才你提到我們有很多新技術,今年整年的核心就是改革創新。我們主要圍繞着幾大方面,一個是剛才提到的技術,像是彈匣電池、矽負極片電池、超倍速電池,剛剛釋出的星靈電子電氣架構,以及很多新的車型……明年我們還會持續在技術端和産品端做這種更新。

另一個就是産業鍊端,我們自己正在建設我們自己的電芯線,我自己的電機,已經搭載我們車子賣了。另外,我們今年增加的投資,像地平線、禾多等等,産業鍊的布局得到進一步完善,在今年也得到了回報。

另外一個是在制造端,我們今年正在開始擴産能,從10萬變20萬(台),明年春節前我會完成20萬的。

龐義成:2022年春節前完成20萬台産能的擴産。

古惠南:對。同時我們已經啟動了第二工廠的改造建設。原來廣汽菲亞特的廠,我們争取明年底改造完,再加20萬的産能。産能到明年(2022)底就具備40萬(台)。

另外一個就是銷售的改革,銷售的改革應該是去年一年貫穿始終的。年初我們推出了一口價、低庫存、高周轉的這樣新的營銷模式,讓經銷商積極性得到了大幅的提升,盈利水準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另外一個就是線上加線下、車城加商超、直營加經銷的這種管道的布局,應該說我們的銷售改革,會成為業界的主流。

還有一個最大的組織體系文化的變化,業界都知道,我們做混合所有制改革,馬上要進入真正的員工持股,我們内部的組織體系也做了變革,現在沒有科長以下的幹部了,我們效率提高了。

龐義成:剛才說了這麼多重要的事情,什麼事情是目前最重要的?

古惠南:目前最重要的事情還是技術的布局。現在行業的發展是技術革命,是以目前聚焦還是在技術疊代。像釋出的這些新技術一方面要落地,但是不等于就結束了,還要不斷的去疊代。

龐義成:電芯要自己搞,電機要自己搞,然後投了地平線、禾多,晶片和感覺裝置,你是不是都要自己搞?

古惠南:不會,核心的這些技術首先肯定我們自己要掌握了,但是也會同步合作一起幹。三電肯定是要自己掌握的,還有自動駕駛肯定要自己掌握。

龐義成:自動駕駛的全棧自研?

古惠南:不一定要全棧,但底層的應用端要自己控制。

龐義成:底層的作業系統要自己做?

古惠南:作業系統我們也會做,但不一定從零開始做的。

龐義成:你們會用鴻蒙作業系統嗎?

古惠南:用,我們現在跟華為也在合作。跟華為的合作是一部分,另外還有一部分跟華為沒關的也在做。

龐義成:兩條腿走路。将來的技術發展路線,在你腦海裡是不是已經想得比較清楚了?

古惠南:5年内的應該還是比較清楚的,但是要不斷調整。

龐義成:從現在到2025年,埃安會掌握哪些核心技術?

古惠南:剛講的三電和ICV,最核心部分都要掌握。

龐義成:實作這件事情大概需要有多大的投入?

古惠南:最少要600億到1000億。

龐義成:剛才您說的在自動駕駛方面你要完全自主的核心能力,這一塊怎麼實作呢?

古惠南:我們現在已經釋出了星靈架構,這個架構本身就解決了的底層的問題。我們現在兩條路,一條路在跟華為合作,另外一條是完全我們獨立自主的,還是會利用星靈架構這個基礎,因為它裡面已經有中央控制器了,我們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作業系統的問題,我們自己也在利用開放平台在做這個作業系統。另外感覺系統這部分,我們會主要利用社會資源,重點開發執行系統。

2. A輪之後就上市

龐義成:現在比較吃你的精力的,就是混改?

古惠南:混改我覺得是很重要,但是倒不一定會吃掉很多的精力。因為埃安是一個非常優質的投資項目,投資人感興趣的非常多。

龐義成:你剛才說已經有員工準備要掏錢買股份了,就是這個方案已經定下來了。

古惠南:已經定了,現在就等國資委批下來就可以實施了,按計劃(春節之前)應該可以實施完。

龐義成:預計第一輪的戰略融資大概會在什麼時間?

古惠南:第一輪的話大概明年(2022年)六七月就能完成。

龐義成:對于埃安的未來,集團是支援你們獨立發展的。A輪B輪C輪,将來獨立上市,這條路是已經規劃好的吧?

古惠南:我們完成員工持股混改,然後就進入A輪,完了就結束了。我在很多場合說過,我們第一要解決體制機制的問題,第二需要進入資本競争的問題,還有改變我們的激勵機制,留住人才的問題,融資未必是我們最重要的排第一的,是以我們并不需要通過很多輪去來做這個事情。

龐義成:混改A輪之後,您說你不再需要融資,我的了解是說因為直接上市了,後面你的融資需求就完全可以通過上市公司來安排了,對吧?

古惠南:是的。

龐義成:剛才您講了未來差不多要有600-1000億的技術方面的投入,大緻的規劃是有一小部分是集團來投,主體還是由埃安自己來投?

古惠南:我們總體來講,涉及到EV端的基本上是埃安來投,ICV端的話集團多一點,投資企業可以共用。

3. 2022:三隻黑天鵝

龐義成:在未來的這5年裡面,目前可感覺到的最大的挑戰可能會是什麼?

古惠南:還是在技術上。一個是技術的路線的問題,第二是時間節奏感的問題。

龐義成:消費者未來買單的主要原因還是買技術創新,這是你的核心判斷。

古惠南:技術創新肯定是第一,當然還會有服務等等。但服務這些東西是可控的,我可以說三五個月把它改了不行嗎,關鍵是你組織體系允不允許你做這樣靈活機動的改。很多企業想改改不動,恰恰就我的組織體系,是我可以随時改。

龐義成:是以2021年可以說是改革年,2022年如果你用一個詞來命名埃安的主題,你會用什麼詞?

古惠南:深化改革,繼續去改。在這條新的賽道上要不斷的去改,你才能夠适應現在未來發展的需要。

龐義成:上次吃飯的時候聽你講,(2021)年初你們是有點低估了今年市場的增量,年初你們定的10萬台目标,實際上已經超了。明年這個目标(30萬台)對你們來說有挑戰嗎?

古惠南:我們不是說低估了今年的市場,我們對市場總體把握現在看來還是比較準的。就好像今年一樣,我做了12萬,實際上20萬也做得了。但做得了不等于就要去做,我們認為還是要穩健,你做個20萬,可能有些風險就管控不了。

龐義成:你對明年的市場總量怎麼預判?

古惠南:明年總體保持增長的總态勢應該是可以的,但很多人預測明年又翻倍,我認為不是不可能,但可能會有風險。如果還是這麼大的增量,國家還有錢這麼補貼嗎?

龐義成:補貼退坡30%。

古惠南:國家沒有承諾你全都有補貼,部分補貼不行嗎?現在各地(對于新能源汽車)不搖号,到時候也實行搖号行不行?現在基本都是靠補貼政策活下來的企業。

龐義成:現在補貼額度已經占比非常小了,舉個例子,比如說你賣的最好的AION S,2021年一台車的補貼額度是18000,降30%還有12000多。我自己的判斷,(2022年)中央政府是不會降補貼的,因為前段時間的中央經濟工作會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

古惠南:這也隻是其中一個判斷,明年會進入哪個階段不好說的。總方向還是政策的引導,新能源現在走的那麼快,不都是政策驅動的?第二是資本的影響,資本投了很多錢進去。第三是科技的進步,如果明年這麼大的量,你覺得原材料會繼續漲嗎?理論上講,快速的增量造成的成本上漲,如何通過技術的創新分擔成本壓力會是個問題。

龐義成:你說的是上遊的價格。

古惠南:為什麼資源會變得那麼緊張?是原材料不夠,還是技術的門檻,還是什麼别的原因? 現在所有的電池原材料都在漲價,銅鋁漲得最厲害。

龐義成:銅鋁的上漲,你覺得跟新能源汽車有因果關系嗎?

古惠南:有關系,因為新能源汽車的用量最多。是以如果明年的新能源車市場還是預測有這樣的增量,現有的外部環境理論上都不支援這種高速的發展,這裡面存在很多的風險。

龐義成:您提示了三個風險,第一個政策變動的風險,第二個是資本的風險,第三個是大宗原材料的價格,你現在看到三隻黑天鵝。是以你們明年的判斷是什麼呢?

古惠南:我們的基本判斷是總增量是有的,隻是态勢是不能過分樂觀……用樂觀去做準備,用悲觀去做謀劃。

龐義成:回到剛才那個問題,30萬台這個目标是不是定高了?

古惠南:這是我們努力争取的目标。集團給我們(的目标)是保20萬,挑戰25萬。最少保障80%-100%的增長就可以了。

龐義成:假如那三隻黑天鵝出現了一隻或兩隻,你覺得會影響你們設定的目标嗎?

古惠南:我想這三隻黑天鵝應該不會影響我們多少,明年的總戰略(變化)不會太大的。

4. 輕舟已過萬重山

龐義成:回到技術主線上來,您剛才說兩條腿走路,這兩條腿會是個什麼關系?

古惠南:這個問題我暫時也沒法回答,如果我知道答案,我就不兩條腿都走了,大家都知道最好就走一條路。因為這本身就是要一邊走一邊看的話題,而這個時候非要把它作一個結論出來,這本身就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龐義成:這是非常好的答案。是以對您來說,是有充分的信心迎接未來5年到10年的變革。

古惠南:我們不是新勢力。廣汽埃安是科技強國的标杆企業,被賦予民族企業成長的使命,我們是國家隊。這是我們傳統造車人跟所謂資本造車不一樣的地方,埃安作為一個品牌,希望它能祖祖輩輩傳承下去,這是我們的使命。

龐義成: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2021年,您會用什麼詞?

古惠南:一個詞我覺得不行,還是一句話比較合适:輕舟已過萬重山。一年下來有很多坎坎坷坷,但一路還是見到了很多美麗的風景。

龐義成:這句話展現出您對2021年總體是非常滿意的,因為前面有一句話您隐去了:千裡江陵一日還——一日千裡,對吧?現在這段時間,除了工作上,朋友們和您一起聊天,聊的最多的是什麼?

古惠南:最近問的多的,肯定就是混改了。

龐義成:您剛才說埃安是一個相對稀缺的好項目,我是贊同的。資本市場追逐的,是有價值的項目,更看重的是團隊,尤其是企業家。雖然古總經常在外面“放炮”,但是更深入的了解企業家内心世界,可能對他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2022年假如我們現在預判的,一些重要的事情一件一件的都落實了,公司也能夠順利的走到2022年年底,達到20萬的目标,并且把預定中的一些重要的節點,比如說A輪融資這些重要的事情都做完。那個時候,以您為首的埃安團隊和現在的埃安團隊,在氣質上會有什麼變化嗎?

古惠南:肯定會有變化的。最基本的變化應該是因為混改的變化,第一就是體制機制不一樣了。你的很多決策它更需要符合市場規則,我們想東西,講話要更符合市場規則。還有崗位的穩定性,以前我們很多中層幹部,按照國有企業很多你要定期去流動,現在流動就要退股票了,無形中受到限制了。第三就是你自己投了那麼多的錢,就要更加努力為自己争取投資回報率,為自己而戰了。最少你投完錢,不要到時候股票不值錢,回去給老婆說窩囊對不對?

龐義成:如果因為事業發展,需要從外面引入一些高端的人才,是完全不同背景的人才進入到咱們的團隊裡面,您覺得那個時候會發生一些跟今天不一樣的事情嗎?

古惠南:我們用人有我們的基本觀點,就是用好現有的,招聘緊急的,培養未來的。首先現有人才最重要,未來的要靠自己培養,中間隻是補充少量的緊急人才,不要多,還是要保證團隊文化和行為方式相對單純。

企業的創造力可以去招聘,可以去挖,否則你就固步自封,但是你完全靠挖來的就不會有凝聚力。你看我們中國共産黨十大元帥,都是一起并肩作戰成長起來的團隊。是以可以去補充這種人才,但不能過分依賴外部人才。

龐義成:最近關于PHEV的話題比較熱。有人預測,2022年,PHEV會成為一個主賽道,您是怎麼看的?

古惠南:我對未來的判斷,EV為主,PHEV為輔。到今天為止我的基本觀點沒有變,你搭載了發動機的技術,它跟純EV技術之間,就會存在未來走向分歧的問題。兩個技術完全在市場上相安無事的并存,不現實。

龐義成:是以對于埃安來說,你們會非常單純的聚焦于EV。

古惠南:埃安的使命,最早建立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就是要做高端智能電動車,純電動。我隻做這個事情,我要做到極緻,做到世界頂級的競争力,心無旁骛,不要去做那麼多東西,面面俱到就是平庸。

備注:本文根據《龐觀》訪談記錄編輯整理,經被訪人審閱,有删改。相關視訊内容,将于近期在各視訊平台推出,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