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買零跑C11 的人多嗎?

很少有車型會強調自己「成本效益高」的特點,但零跑C11的成本效益實在是太突出了,躲也躲不過去,不如大大方方地提出來:越級 + 滿配。

17.98萬元,就可以買到前雙叉臂後五連杆獨立懸架、90kWh電池帶來的610公裡續航,以及8155晶片支撐的三聯車機大屏,這紙面參數實在爆炸,以至于被戲稱為「半價Model Y」。

你能想出另外一個「砸鍋賣鐵、用料十足、以示誠意」進而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産品嗎?

沒錯,那就是30萬級的極氪001:28萬元就可以買到前雙叉臂後五連杆獨立懸架、100kWh電池帶來的712公裡續航,以及個性十足的外觀與較為豪華的内飾,成本效益也很高!

作為20萬級與30萬級的「成本效益之王」,零跑C11與極氪001新品牌打入市場的政策被證明是成功的。

買零跑C11 的人多嗎?

20萬級與30萬級的成本效益之王:零跑C11與極氪001

之前一直覺得,這麼實惠的價格、這麼高的配置,實際用起來會不會不得勁兒,否則這不科學啊!然而,我建立的電動車主群裡幾位已提車的零跑C11車主,對這款車都挺滿意的,這讓我好奇地想試駕這款車。

機會來了,1月23日我來到上海市嘉定區愛特路75号的零跑傳遞中心,拿到一輛尊享版的零跑C11。我親自開了100多公裡,試了一下它在冬季雨天的續航表現。

買零跑C11 的人多嗎?

位于上海市嘉定區愛特路75号的零跑傳遞中心

冬季續航測試

當天下着蒙蒙細雨,車輛行駛時路面會産生明顯的濺水現象,顯著增加路面摩阻。這對續航測試十分不利,天公不作美誰也沒辦法。

買零跑C11 的人多嗎?

拿到車時表顯剩餘177公裡,這樣開100多公裡後電量就所剩無幾了。其實,這樣低SOC區間的測試更有意義:可以測出C11有沒有那種「前段實、後段虛」的SOC标定政策,并觀察一下是否存在SOC「斷崖下跌」的現象。

買零跑C11 的人多嗎?

剛取到車時,表顯剩餘177公裡

當天環境溫度10°C左右,屬于上海冬天比較溫暖的一天。但是,路面濕滑而增加的能耗,要多于環境溫度較高而降低的能耗,當天測試工況總體上偏不利。

我将車内溫度調到21°C,空調模式AUTO,然後就出發啦!

買零跑C11 的人多嗎?

如下圖所示,試駕行程分為三段,涵蓋城市、高架、高速等路況。行駛總距離107公裡,其中高速約57公裡、高架約20公裡,城市道路約30公裡。

買零跑C11 的人多嗎?

我将每段路程的資料彙總了一下,更友善閱讀:

買零跑C11 的人多嗎?

第一程,零跑傳遞中心安亭:從金沙江西路經博園路到達安亭,全程城市路段,紅綠燈較多,車速在30-80km/h之間。實際行駛20.5公裡,表顯消耗25公裡,裡程達成率82%。

第二程,安亭昆山:從京滬高速經昆山中環東線,高速約20公裡,車速保持在100km/h;高架約10公裡、城市路段約4.3公裡。實際行程34.3公裡,表顯消耗41公裡,裡程達成率83.7%。

第三程,昆山零跑傳遞中心:經昆山中環東線上京滬高速,高速約37公裡,車速100km/h;高架約10公裡、城市路段約5.2公裡。這段行程開啟了對電動車考驗最大的除霧功能,是以裡程達成率為73.5%。

買零跑C11 的人多嗎?

大概5秒鐘将霧除掉,速度較快,保證駕駛安全

這樣綜合下來總共行駛了107公裡,表顯消耗137公裡,裡程達成率為78.1%。其中,最後一程開啟除霧拖了後腿,否則整體的裡程達成率應該在82%左右。三段行程中,我以實際行駛裡程除以表顯消耗裡程,然後除以綜合續航610公裡後再乘總電量90kWh,算得的平均能耗分别為百公裡18.0kWh、17.6kWh與20.1kWh。

表顯的平均能耗卻為百公裡19.2kWh、19.9kWh與21.4kWh,還偏高了10%左右。零跑C11的儀表顯示是不是有點過于憨厚、過于實誠了?

買零跑C11 的人多嗎?

這樣成績怎麼樣呢? 在評價零跑C11的續航表現之前,先聊一下前一段測的另外一款電動車,被稱為續航之王的極狐阿爾法S 708S.

新出行與Autolab測得極狐阿爾法的裡程達成率分别為73.4%與95.88%,雖然這兩個資料相差很大,但是在兩場測試的橫向對比中,極狐阿爾法S均位列第一。由此可見,電動汽車的裡程達成率與測試工況相關性很大,不同工況比資料沒意義,有意義的是相似工況下的橫向對比。

無論哪款電動車,我在測續航時盡量代表真實使用者的使用工況,不會刻意采取極端手段來增加續航。當天我測極狐阿爾法S的工況與這次相似,裡程達成率為82.4%。

與之相比,零跑C11的裡程達成率為78.1%相差不多;再考慮路面濕滑與開啟除霧的不利影響,我認為零跑C11的續航紮實程度接近「續航之王」的水準,在主流電動車的橫向對比中處于中上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極狐阿爾法S采用的是熱泵制暖,能耗上比零跑C11的PTC制暖有優勢,這也是造成二者微小差距的原因之一。據群裡車主提到,明年C11的改款車型會用上熱泵,那麼續航紮實程度更值得期待。

我對這個判斷還是相當有信心的,這是因為俗話說「一力降十會」、「大力出奇迹」,零跑C11在用料上毫不含糊,90kWh的電池僅标了610公裡的NEDC續航,可以說非常紮實!

買零跑C11 的人多嗎?

制熱能力測試

零跑C11的制熱能力如何呢?我使用兩個溫度計進行測試,一個放在空調出風口,另一個的探針放在方向盤下方的位置,将空調開到溫度最高的「Hi檔」,以iPAD的秒表進行計時:

買零跑C11 的人多嗎?

實測資料顯示,零跑C1的制熱效果還是非常給力的:

在充分通風換氣後,車内初始溫度為11.9°C;

空調出風口僅用1分鐘就達到了27°C,1分半就達到了最高溫度35°C附近并穩定下來;

車内溫度在前2分鐘以每分鐘4°C的速度上升,2分鐘時達到了19.5°C,最終達到了26.5°C

試駕體驗

這是我第一次實際體驗零跑C11。上車的第一感覺就是空間真的大,前排大、後排大、後備箱也大:

買零跑C11 的人多嗎?

零跑C11的空間表現:前排、後排、後備箱

駕駛體驗方面,零跑C11采用了與極氪001相同的前雙叉臂後五連杆獨立懸架結構。客觀地說,操控體驗不如極氪001,缺少那種緊緻貼地的踏實感,以及想狂奔駕駛的沖動。當然這也可以了解,畢竟那是極氪001的最大長闆,而且零跑C11成績也擺在這裡,硬體上也比極氪001少了空氣懸架。

一百多公裡開下來,我覺得零跑C11的駕駛體驗沒什麼毛病,肯定要比大多數麥弗遜懸架的電動車開起來好;單電機的後驅設計,也比大多數前驅電動車的駕駛體驗好得多。

買零跑C11 的人多嗎?

零跑C11的前雙叉臂後五連杆獨立懸架結構

零跑C11在2021年末的OTA中開放了車道居中功能:

買零跑C11 的人多嗎?

從昆山開回上海的時候,雨下得大了一些,能見度比較低、路面标線也不太清晰。這種情況下,零跑C11的車道居中功能還是非常穩定,達到了非常高的實用程度。全程試下來,隻有在曲率比較大的彎道上,零跑C11才會出現靠近一邊車道線的情況,需要駕駛員保持注意力。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零跑C11的輔助駕駛采用的是兩顆全自研的淩芯01智駕晶片實作的。連晶片都是自研、全棧到底的車企,除了特斯拉就是零跑了。

買零跑C11 的人多嗎?

車機方面,零跑C11采用了旗艦級高通骁龍8155晶片,操作流暢度一流。虛拟形象是一個蠢萌的大白,聲音比較可愛,界面也采用了較萌的字型設計。

買零跑C11 的人多嗎?

語音互動也比較流暢,實作了讓我覺得「動口比動手更輕松」的實用程度,略遜于小鵬P7,達到了智能電動車第二梯隊的水準 —— 零跑C11作為這個價位的車,我們不能總是拿行業最好的極氪001比操控、和小鵬P7比語音互動吧…… 那就有點太吹毛求疵了。

小結

試駕實測下來,「低價高配」的C11确實存在一些細節上的問題:比如中控互動界面設計得元素擁擠顯得不進階,但也許熟練之後,操作起來會比較友善。

總體來說,對于這樣一款極高成本效益的車型來說,這些細節問題是無傷大雅的 ——消費者預期與價格是息息相關的,零跑C11都這個價了,我感受到的都是超預期,而不在乎那些細節了。

零跑C11一天試駕下來,我沒試出什麼毛病來。是以,我之前對這款車的判斷維持不變[2]:隻要不出動力、安全、品質上的大問題,售後能夠高效率地解決小問題,那麼C11很可能成為一款類似小鵬P7的黑馬爆款車型,将零跑帶入造車新勢力的第一梯隊。

與此同時,「低價高配」的C11也會給競品帶來壓力,推動整個行業給消費者帶來更有競争力的産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