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結始于上古,可追溯到文字發明以前的“結繩記事”

作者:優雅高山0c
中國結始于上古,可追溯到文字發明以前的“結繩記事”

中國結挂飾

中國結,全稱為“中國傳統裝飾結”,又稱“盤長結”。盤長,即從首到尾由一根絲線編制而成,意為連綿不絕,源遠流長,展現了先人的智慧和生命追求。

中國結,始于上古,源頭可以追溯到文字發明以前的“結繩記事”——在沒有文字的時代,結繩是古人對資訊的記錄形态,多與“神”事有關,神、繩諧音, 結與天、地、人現象相對應。上古時期,結繩不僅作為一種裝飾的形态存在,而且承擔着記述曆史、傳播文明的責任。《易系辭》記載:“上古結繩記事,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東漢鄭玄在《周易注》中說:“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在戰國銅器上所見的數字元号,都留有結繩的形狀。從這些史料看,繩結确實曾被用作輔助記憶的工具,也可說是文字的前身。

在中國的仰韶文化中,作為繩子的編織,出現在大量陶器的花紋中;在青銅器和玉器上也有繩結存在,并産生了各種複雜的變形。

漢代建築中的瓦當,常常有将龍蛇盤成雙錢結的樣子(又稱同心結,形狀如兩銅錢相套),寓意着神秘而不可測的力量。除了器物上的裝飾,古人的衣服和配飾也有繩結,當時人們的穿着講究“寬衣博帶”,需要有束服之結、裝飾之結。上層貴族喜歡在腰間佩玉器和珠寶,就是用編結的繩子加以連綴。由于審美的需要,這時繩結的技藝有了很大提高。

唐宋時期是中國文化、藝術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中國結被大量地運用于服飾和器物裝飾中,呈明顯的興起之勢。

到明清時期,中國結工藝的發展達到鼎盛階段,在日常生活用品上都能見到美麗的花結裝飾,樣式繁多,配色考究,名稱巧妙,令人目不暇接。皇親貴族對這類工藝品非常青睐,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清代的繩結技藝(時稱“打絡子”)就成了判斷宮女是否合格的一項手藝。民間百姓穿的對襟上衣,用來相系的扣子,其實就是一種小巧玲珑的繩結。

中國結不僅造型優美、色彩多樣,比如,吉慶有餘、福壽雙全、雙喜臨門、吉祥如意、一路順風等等,這些美好詞語與中國結組配,表示着熱烈濃郁的美好祝福,是贊頌以及傳達衷心至誠的祈求和心願的佳作,形成了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寓意深刻、内涵豐富的中國傳統吉祥裝飾物品。

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藝術,它以其獨特的東方神韻、豐富多彩的變化,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當年在北京申辦奧運會的過程中,中國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深受各國朋友的喜愛。20世紀末,澳門回歸祖國之際,北京師範大學的學生曾制作了1999個紅色的中國結,以表達對澳門同胞的美好祝願和對國家強盛的祝福。從此,中國結就成了國人家國情懷的象征物。

總而言之,中國結來自一種傳統的繩結——盤長。這種繩結沒有開頭,沒有末尾,回環往複不絕,在民間被寓意為子孫無窮無盡、幸福連綿不斷。正因為如此,每逢新年伊始和新春佳節的喜慶日子裡,城鄉的大小商店裡都挂滿了喜氣洋洋的中國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