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夫妻二人開車10小時後,妻子突然昏迷!車上這6件事請牢記

▎藥明康德内容團隊編輯

幾位粉絲很快猜到了答案,沒錯,正是一氧化碳中毒。

夫妻二人開車10小時後,妻子突然昏迷!車上這6件事請牢記

到底發生了什麼呢?一起來看真相吧。

上期真相複盤

過完春節,康先生一家三口自駕返程。

康先生和妻子輪流開車休息,連續開了10小時,又遇上雪天大堵車。

夫妻二人開車10小時後,妻子突然昏迷!車上這6件事請牢記

圖檔來源: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Glen_More_traffic_jam._-_geograph.org.uk_-_133878.jpg#file under CC-BY-SA -2.0

注意,根據這裡的天氣情況可以推出——車上開着暖空調。

為了保證空調制熱效果,車窗一般都是緊閉的,有些人還會打開内循環。康先生車裡的情況也是這樣。

而在堵車時,他們沒關空調也沒開窗,汽車尾氣裡的一氧化碳從通風系統吸入車内,就造成了一氧化碳中毒。

隻是,中毒症狀一開始并不明顯。

比如,3歲的女兒開始煩躁不安、康太太感覺沒力氣、頭暈、手腳發麻。

但當時,她隻以為“有點暈車、小睡一下就好”,誰知就這樣昏了過去……

所幸及時送到了醫院,終于轉危為安。

科普時間

關于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就不必多說了——一氧化碳會“強勢搶走”與氧氣結合的血紅蛋白,讓身體缺氧。

學過化學的朋友都知道,含碳化合物(比如石油、柴油、天然氣、蜂窩煤、木炭)在完全燃燒時會産生二氧化碳,但在氧氣不充足、燃燒不完全時,就容易産生一氧化碳。

是以,一氧化碳中毒不隻發生在廚房、浴室、餐廳,在車裡也要小心!

當汽車在行駛時,空調通風系統可以讓車裡的空氣對流,一氧化碳濃度很低,是以康先生一家在開車途中沒覺得不舒服。

夫妻二人開車10小時後,妻子突然昏迷!車上這6件事請牢記

圖檔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Heat_Wave_(4771656759).jpg#file under CC-BY-2.0

而在堵車期間,一方面,汽車長時間怠速(原地停車不踩油門、發動機空燃),會産生更多一氧化碳。

另一方面,門窗緊閉、車内空氣無法繼續對流,發動機排出的一氧化碳可能從縫隙漏進車裡。

當然,現在很多新車都有催化劑,可以把一氧化碳淨化掉。

但在一些老舊的車裡,催化劑活性變低、排放性能和密閉性也變差了,一氧化碳可能從各種縫隙溜進來,濃度會更高。

比如2000年山東省一輛長途客車上,就發生過一氧化碳集體中毒事件,共有57人中毒、2人當場死亡,原因就是尾氣從車的地闆縫隙進入了車裡。

而當時天氣寒冷,空氣并不流通。大家都以為是暈車、在車上睡覺,沒引起足夠的警惕。

夫妻二人開車10小時後,妻子突然昏迷!車上這6件事請牢記

圖檔來源:123RF

那麼,開内循環可能危險,外循環就安全嗎?也要小心!

研究發現,堵車時如果開着空調+外循環,即使關閉了發動機,外面其他汽車排放的大量廢氣也會被吸入車内,讓車内一氧化碳濃度變高。

是以,建議各位經常開車或坐車的朋友:

長途開車,路上最好多下車休息,不要長時間待在車内。

堵車時,不要因為怕冷怕熱就不開窗!此時開内/外循環都不夠安全,即使開着空調,也一定要多開窗換氣。

原地堵車太久時,可暫時熄火關掉發動機,不開車的人可下車透氣。

家庭出行時,最好多一把備用鑰匙給下車的人,避免鎖車後發生意外卻無法開門,延誤救人時機。

盡量不要停車睡覺,哪怕隻是“打個盹”也很危險。尤其是地下停車場這種室内空間,更容易缺氧死亡。

如果不得不停車休息,最好找室外空氣流通的地方,關掉發動機、不開空調,但車窗一定要開一條縫隙(手無法從外面伸進來即可),睡前向家人或密友報個定位,以防萬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