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車市三大變局:産銷量增長 新能源車崛起 服務關系改變

作者:少言

2021年車市三大變局:産銷量增長 新能源車崛起 服務關系改變

2021年中國車市狀況究竟如何?

“金九銀十”是傳統的汽車銷售旺季,每年9月,各大汽車品牌經銷商都會打出各種優惠活動,提高銷量。

但2021年9月中國車市有些反常,由于終端供給減少和消費端需求量上升,一增一減之下,車市便進入賣方市場。消費者想要尋求購車較大的優惠力度幾乎不可能。

不過,雖然目前處于賣方市場,但車企最大的挑戰除了無車可賣,還有交車困難。比如雪鐵龍凡爾賽上市後訂單量急劇上升,但受制于産能,交車時間延長,為維護已下訂單的使用者,隻能與購車使用者簽訂協定,“晚交車就罰款,一天一百”。

中國車市終結三連降

據中汽協資料,2021年,中國市場汽車産銷分别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别增長3.4%和3.8%,終結了自2018年以來連續3年下降局面。

2021年車市三大變局:産銷量增長 新能源車崛起 服務關系改變

來源:中汽協

從2021年汽車銷量情況來看,第一季度由于2020年同期受疫情影響,基數較低,是以同比增速較大;第二季度增速有所回落;第三季度,市場上汽車晶片供應短缺,導緻多數車企受到影響,産銷量呈現同比下降态勢;第四季度,市場供應好轉,銷量增長好于預期。

是以,由于汽車行業仍在持續的缺芯問題,2021年汽車市場的銷售旺季也呈現出反常态勢。2021年9月,車市看不見大優惠力度,也不見汽車銷量上升。據乘聯會公布資料,2021年9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158.2萬輛,同比下降17.3%,與 2014年9月的157萬輛基本持平,而相較于2017年9月的峰值下降27.9%,9月零售明顯偏弱。

但從環比來看,銷售旺季的名頭也不是虛的。雖然與曆年9月至少環比增長20%以上的正常走勢比相對低迷,但2021年9月零售量仍環比增長9.1%。

2021年10月的情況與以往相比也出現變化,汽車銷量環比增長12.8%。主要是由于10月汽車行業逐漸克服電力供應緊張,原材料價格高位運作等不利因素,加上汽車晶片供應情況好于9月份。

在品牌陣營對比中,2021年中國車市的自主品牌大有從合資品牌手中扳回一局的勢頭。據工信部公布資料,2021年中國品牌乘用車累計銷售954.3萬輛,同比增長23.1%,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4.4%,占有率同比上升6.0個百分點。其中,轎車銷售315.1萬輛,同比增長61.4%,市場佔有率為31.7%;SUV銷售528.0萬輛,同比增長12.6%,市場佔有率為52.3%;MPV銷售72.0萬輛,同比下降0.3%,市場佔有率為68.3%。

此外,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汽車工業受疫情影響,衆多跨國車企零部件供應短缺問題嚴重,車企紛紛面臨減産、停工等問題,而自主品牌頭部企業産業鍊韌性強,有效化解晶片短缺壓力。

總體上,2021年的中國汽車銷量整體呈現穩中有增的态勢。

新能源車表現搶眼

2021年,新能源車的表現卻非常突出,也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又一個當打之年。

工信部公布的資料顯示,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完成352.1萬輛,同比增長1.6倍,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在2021年全球新能源品牌銷量榜單TOP20中,中國品牌有8家。

2021年,在中國市場上,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1.6倍,市場滲透率為13.4%,同比增長8個百分點。分車型看,純電動汽車産銷分别完成294.2萬輛和291.6萬輛,同比分别增長1.7倍和1.6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産銷分别完成60.1萬輛和60.3萬輛,同比分别增長1.3倍和1.4倍;燃料電池汽車産銷均完成0.2萬輛,同比分别增長48.7%和35.0%。

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乘聯會資料顯示,2021年新能源車乘用車零售量達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市場滲透率為14.8%,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有明顯提升。

新能源車與傳統燃油車走勢形成強烈差異化的特征,實作新能源車對燃油車市場的部分替代效應,通過使用者的市場化選擇證明了消費需求的變化,并拉動車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轉型的步伐。并且,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是汽車行業的新一輪科技革命,中國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消費市場,在新能源車多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近年來,自主品牌另一個最大的變化是陸續亮相的高端新能源品牌。

在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後,國内新造車潮流似乎要重新翻湧起來,2021年小米、百度、富士康、360、華為等跨界玩家都有意加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角逐。

從銷量資料來看,2021年,小鵬、蔚來、理想的新車傳遞量分别為98155輛、91249輛、90491輛,距離年銷10萬輛都隻有一步之遙。二線新造車品牌也在2021年放量,哪吒、零跑、威馬在2021年的傳遞量分别是69674輛、43121輛、39095輛。不過,2021年中國新能源車銷冠是比亞迪,以584020輛超越特斯拉拿下第一,上汽通用五菱以431130輛位列第二,新能源車全球銷冠特斯拉在中國市場賣出了320743輛。

此外,傳統車企對新能源的轉型積極性極高,東風岚圖、上汽智己、長城沙龍、吉利極氪、長安阿維塔、北汽極狐等一系列品牌的誕生也将推動品牌車企的資源向新能源方向傾斜。合資品牌也加快在中國新能源市場分割戰場,大衆、豐田、本田、福特、通用等合資品牌也紛紛推出新能源車型。

一時間,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場變得熱鬧起來了。

汽車服務關系逐漸生變

随着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汽車市場上新的服務關系也正在形成。

與傳統汽車銷售管道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車品牌更喜歡在熱鬧的商場集合。從傳統的4S店看車買車,到正在流行的車企直營門店,車企與消費者的關系也重建立立。在2021年銷售旺季,很多預備買車的使用者沒想到不僅沒見到以往的優惠活動,甚至訂車都很困難。即便在商場裡看新能源車,有時候展車也看不到,隻能就着模型聽店員講解。

直營模式替代經銷商模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這是因為新能源車的數字化屬性讓車企重新選擇營銷方式。

此外,數字化也逐漸成為車企服務使用者的主流。如今,各家車企的專屬APP、小程式陸續上線,車企對消費者的服務開始變得主動,這也讓車企與消費者走得越來越近。造車新勢力在這方面做的更好,目前很多使用者在購車時一般會在軟體上完成選配并下訂單,後期也會通過網絡完成使用者的各項需求,類似朋友圈的車主内容分享平台也更容易增強使用者對車輛産品和服務的了解。

車聯網系統等汽車智能化的配置也離不開車企與使用者最直接的接觸,汽車車機系統的更新也會選擇OTA的方式,是以汽車的數字化是趨勢,也能提供最有效的服務。

汽車買賣關系的變化就在汽車行業的數字化中生變。智能化網聯車的普及,讓車企原本對使用者的服務從硬體配置,分出精力轉向軟體系統的服務。

不過,直營模式能否适應傳統車企銷售管道的戰場轉移,以及汽車數字化能否完全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問題,仍要仔細審視。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