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懂俄烏,你還差這份書單

讀懂俄烏,你還差這份書單
讀懂俄烏,你還差這份書單

《潛行者》劇照。

一個月來,“俄羅斯”“烏克蘭”“歐洲”“危機”“能源”這樣的字眼伴随着社交網絡上的圖像和視訊,一遍又一遍在我們眼前擦過。

但我們仍然想要知道,更确切的答案。

這場危機的背景是什麼?它是否真的不可避免?這個古老地區的土地上曾經發生過什麼?将要發生什麼?對于個體而言,這些危機意味着什麼?

或許它早已不是“熱點”,但在這份書單裡,或許能夠找到了解這場沖突的鑰匙。

作者 | 李峰

編輯 | 蕭奉

《歐洲之門》

讀懂俄烏,你還差這份書單

沙希利·浦洛基 著,

曾毅 譯

新思文化 | 中信出版社,2019-3

如果要選一本書,讓我們迅速地了解烏克蘭的曆史與當下,《歐洲之門》毫無疑問是最值得推薦的讀本之一。

曆史學家浦洛基用清晰、明确的語言,為我們展現出了烏克蘭曆史的輪廓。第聶伯河與黑海之間這片土地的傳說,在古希臘希羅多德的吟唱中便存在着。它猶如一個劇場,斯基泰人、薩爾瑪提亞人、斯拉夫人、維京人、蒙古人、猶太人、哥薩克人等依次登場,厮殺、鬥争、和平,也如同定期更換的背景音,不斷地重複。

最開始,烏克蘭地區是“諸神的遊戲場”,歐洲崛起之時,它成為了“歐洲的面包籃”,而在17世紀,随着民族的遷移,民族沖突、宗教沖突、階級沖突在這片土地逐漸沸騰。

事實上,烏克蘭是一個“古老”而“年輕”的國家。直到1905年,烏克蘭語才被合法化,至此烏克蘭地區才獲得準許發行第一份烏克蘭語的報紙;1945年烏克蘭才獲得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而1991年,它才正式成為一個國家。

自20世紀以來,俄國革命、一戰、二戰、冷戰,更是深刻地影響了烏克蘭群眾對東方和西方的态度。作為“歐洲之門”的烏克蘭,是歐洲大陸東端最重要的緩沖空間,它在大國的博弈之間艱難平衡與生存,每一次熱戰與冷戰都讓這片土地的人民付出巨大的代價。

浦洛基在書的尾聲處寫道:“在烏克蘭危機中,曆史不止一次成為借口。也不止一次遭到濫用。”讀完烏克蘭地區千年曆史之後,或許我們能夠了解作者寫出這句話時的悲涼心境。

《企鵝的憂郁》

讀懂俄烏,你還差這份書單

[烏克蘭] 安德烈·庫爾科夫 著,

穆卓芸、天木 校

理想國|廣西師大出版社,2019-9

“秋天是萬物垂死、憂郁感傷、懷想過去的季節,最适合寫訃聞。冬天是歡愉的季節,遍地冰霜,白雪在太陽下閃閃發亮,是活着的好時光。”

企鵝、不得志的作家、訃告、女孩、烏克蘭的城市與人,共同組成了庫爾科夫的筆下的《企鵝的憂郁》。千萬不要因為名字而對這部作品卻步,十萬字的篇幅,通勤的路上你就可以輕松地讀完。

它千真萬确是“輕松”的,故事情節并不複雜,人物也簡單直接——或許它更像是一個寓言故事。

緩慢崩壞的世界裡,作家維克多和企鵝米沙相依為命,維克多和米沙都是受害者。維克多有才華,卻隻能匿名為報社撰寫名人訃告為生,米沙本應該生活在南極,卻不得不生活在基輔,它患上了憂郁症,但幸好它還有維克多。

庫爾科夫寫作的節奏感極好,從不得志作家維克多的角度,他把劇變後烏克蘭的失落、哀愁與孤獨一一展現。當寫訃聞的維克多,一步步陷入危機時,我們才恍然間發現,字裡行間的哀愁,事實上也是一種呼号與控訴。

這是一個結構巧妙、龐大的寓言。作者和我們一樣都想知道,當一切都分崩離析之後,當人成為了工具,當世界“失重”之時,我們依靠什麼求生?

《她來自馬裡烏波爾》

讀懂俄烏,你還差這份書單

[德] 娜塔莎·沃丁 著,

[德] 祁沁雯 譯

新星出版社,2021-3

這是曆史和時代的悲劇,是家族的悲劇,也是個體的悲劇。

作者娜塔莎·沃丁生于1945年,這是二戰的尾聲,她的父母和大批的烏克蘭人來到了德國,經曆過政治動蕩、戰争、貧窮的父輩試圖在新的土地上尋找新的生活,開始新的人生,但曆史的傷口在個體身上時,一代人的時間并不足以讓它痊愈。

在德國的“流人營”,沃丁一家人的生活開始了。她們需要面對的,除了生活上的拮據、戰争和政治動蕩帶來的心理陰影,還有無處不在的歧視。就是在這樣窒息的生活中,娜塔莎·沃丁的母親投河自盡。

母親三十六歲就消逝的生命痕迹已經越來越淡,娜塔莎在網絡上的一次奇遇之後,重新開始了解自己的母親和她的家族,或者說,了解母親身上背負的沉重曆史。

娜塔莎·沃丁的文字很平實,但作為讀者,總是能感受到“被塵封的嚎啕聲”。無聲的嚎啕,在母親投河的夜裡,在父輩被放逐的長路上,在鄰人、同學的白眼裡,在拮據、困頓的生活裡。

讀完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女性在戰争和動亂的年代所承受的難以想象的苦痛,在大部分的時刻,這些苦痛是被隐形的,是人們視而不見的。這些女人為什麼“瘋癫”?為什麼令人不快?為什麼冷漠?在《她來自馬裡烏波爾》中,我們找到了一些答案。

當剔除個人視角的時候,我們很難真正去了解何為真正的曆史,正是以,《她來自馬裡烏波爾》才顯得珍貴。我們習慣了用抽離的眼光去審讀曆史,但是于曆史而言,沒有人可以是局外人,這本書正好提醒了我們這一點。

《敖德薩的曆史:一座夢想之城的創造與死亡》

讀懂俄烏,你還差這份書單

[美] 查爾斯·金 著,

李雪順 譯

索·恩|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5

馬克·吐溫在19世紀的敖德薩看到了一番“美國景象”:寬闊的十字街道、黃色和藍色的牆面、陽光、海面、不時行過的馬車、空曠的草原、浩瀚的天空共同建構起一座“夢想之城”。

事實上,這座黑海沿岸最著名的港口城市的曆史,甚至有比美國還要滄桑的曆史。在古希臘時期,黑海沿岸就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城市規模,沿着河流和海岸,文明不斷地“蔓延”。随後,經過意大利城邦在文藝複興之後的擴張,這一帶展現了更為蓬勃的生機。草原另一端來的鞑靼人也出現在這一地區。強大的蒙古帝國分崩離析之後,作為通往歐陸通道之一的敖德薩地區,一次次地進入戰争的循環。

商人、農民、牧民、漁民一代代地在這座土地上生存着,但是軍隊的侵擾成了揮之不去的陰影——這也構成了這片土地的悲情底色。

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敖德薩先後浸染過多種文化。從黎塞留公爵、葉卡捷琳娜女王,到蘇聯時期,敖德薩迎來送往,在“邊緣”見證了時代的一次又一次變遷。

《一座夢想之城的創造與死亡》作為一本城市傳記,用不同的人物牽出整個城市的發展脈絡,而非一本純“編年史”,這使得它在紮實的史料基礎上,對普通的讀者極為友好。要了解一座城市的發展,最好的方式是通過和這座城市産生過關聯的人物的故事。

通過敖德薩,我們能夠看到黑海地區的發展史,也能看到獨屬于此的文明的光輝。

讀懂俄烏,你還差這份書單

烏克蘭共和國第四大城市敖德薩。/unsplash

《民族的重建》

讀懂俄烏,你還差這份書單

[美] 蒂莫西·斯奈德 著,

潘夢琦 譯

三輝圖書 | 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1

或許還有讀者記得學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那本《想象的共同體》,在《想象的共同體》中,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提出了那個著名的理論:民族是一種被想象的創造物。他的論斷至今仍然有許多争論與讨論。但是他的這本書提供了一種思考人類共同體的可能的視角。

蒂莫西·斯奈德的這本《民族的重建》,更像是對本尼迪克特理論一種延伸探讨,隻是這次的主角是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白俄羅斯這幾個“民族國家”。

在開篇,斯奈德便從語言上去探讨了這一地區國家名字的變化。羅斯、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立陶宛,這些詞語或指地區,或更貼近文化含義,這就已經說明了這一地區曆史和身份的複雜。

讀懂俄烏,你還差這份書單

1943年11月,蘇軍從德軍手中收複基輔。/Arkadi Shaikhet

這本書最核心的問題是,解釋為什麼在這片土地上,沖突會如此之多。民族國家的仇恨與和解是如何産生的。近代這一地區需要面對的,是龐大帝國的瓦解、國界線的混亂、多民族的國家現狀、不穩定的政體、種族屠殺的記憶……

本書的第二章,主角就是烏克蘭。立陶宛、波蘭、烏克蘭、俄羅斯的曆史在“盧布林聯合”之後,又在“亂賬”上添加了一筆。語言、地理、政治共同攪拌着這一地區,也埋下了日後沖突的禍根。

這是一本紮實的學術著作,如果想要知道民族的迷思如何影響了當下,它是一本必讀之書。

《和平地理學》

讀懂俄烏,你還差這份書單

[美]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 著,

俞海傑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9

如果你對“地緣政治”感興趣,學者尼古拉斯·斯皮克曼的這本《和平地理學》是一本不能夠錯過的好書。

當然在這裡“地緣政治”并非空泛的大詞,而是更為具體的内容。他首先厘清了地緣政治學的概念,他認為“地緣政治學”,首先應該是一種類型分析方法和一系列資料資料的黑命名——它們很重要,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決策。

在現在看來,這本書或許有一些“過時”。因為這本成于上個世紀上半葉的書,沒有經曆過數字化浪潮,還沒有經曆過新技術(比如資訊戰)的洗禮。它延續的是十九世紀的軍事目光,以地圖為中心,綜合資料,得出的理論。

但是為什麼要讀它?因為它仍然有着巨大的影響力,在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也能夠看到斯皮克曼的影響。

總之,相比于宏大的概念,我們不妨像斯皮克曼那樣,拿起地圖和資料,開始對世界的了解。

《歐洲新燃點》

讀懂俄烏,你還差這份書單

[美] 喬治·弗裡德曼 著,

王祖甯 譯

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10

這是著名的公共政策學者喬治·弗裡德曼的著作。這本書讨論的是歐洲為何會(或者将要如何)爆發危機。

在開篇,弗裡德曼便引用了維爾弗萊德·歐文的詩句:“誰問蝼蟻般的逝者敲響喪鐘?……生者的隐痛仿佛靈前的花束,每一次日冥鬥士低垂的簾幕。”于是他從曆史中開展追問,為什麼曆史上的重大危機,幾乎都在歐洲起源?

在一戰和二戰之間,歐洲近一億人由于政治原因殒命,弗裡德曼認為“整個歐洲仿佛建立在流沙之上,統一總是稍縱即逝”。歐洲的地理和過往,讓它“四分五裂”,也是以不可避免地有諸多沖突。

本書最值得關注的部分,是第三章中作者對俄歐邊緣“夾縫國家”的論述。作為俄羅斯和歐盟之間的夾縫地帶,這些國家“錯踏一步,即是生與死的界限”。在作者看來,烏克蘭的弱點之一,就是内部的分裂:西化的一派、親俄的一派,加上獨立派,這使得這裡的政治氣氛極為不穩定,也是以成為了“燃點”之一。

讀懂俄烏,你還差這份書單

烏克蘭的親歐盟示威運動。/Аимаина хикари

《無處安放的同情》

讀懂俄烏,你還差這份書單

[德] 漢甯·裡德 著,

周雨霏 譯

萬有引力 | 廣東人民出版社,2020-1

為什麼我們對遠處的災難感到關心,而對近處個體的災難視而不見?

為什麼我們看到視訊裡遠方發生的悲劇感到難過,卻無法看到眼前那些經曆痛苦的人?

關心遠方,有錯嗎?

關心近處的人,就一定更“進階”嗎?

每當發生重大災難時,我們為什麼會總是不可避免地處于這樣撕裂的争論當中?

在德國學者漢甯·裡德的《無處安放的同情》裡,他在過去偉大思想家——如巴爾紮克、盧梭、亞當·斯密等——的基礎上,對“同情心”這個大命題展開讨論。

本書是“當下”的,因為作者見證了在技術革新之後,“時間”“空間”的扭曲與壓縮。我們能夠在短視訊裡看到遠處的災難(并且很多時候已經是常态),但可能看不到同一個小區的另一個身處危難的鄰居。人類的感官被延伸,也被限制。

通過這本書就會發現,狄德羅、盧梭、亞當·斯密關于人性的剖析并沒有過時。在2022年,經曆過疫情和各種危機的人們,似乎更能夠了解道德在人類程序中所發揮的力量,以及它在時空上的局限。

正如書名所示,當代人的同情“無處安放”,但至少,可以借着這個機會,去重新審視我們的内心,關注我們的“附近”。

《切爾諾貝利:一部悲劇史》

讀懂俄烏,你還差這份書單

宋虹、崔瑞 譯

萬有引力 | 廣東人民出版社,2020-7

如果要了解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沖突心态,“切爾諾貝利”是那個很難繞過去的詞。它的悲劇至今仍然是許多人不願觸碰的傷口,仿佛這幾個字本身就是一陣悲鳴。

本書運用了大量的檔案,分析了是什麼造成了切爾諾貝利的悲劇。比如反應堆失效之後,從業人員為什麼沒有直接停止反應堆,而是拔出“控制棒”?為什麼當天的另一座核電站機組會當機?為什麼一個排程員就能指揮一座原子能核電站?烏克蘭變成核電站的背景又是什麼?核電站的硬體裝置為什麼會如此大規模地出現問題?

這些問題追溯下去,就是蘇聯在冷戰時代的不堪重負以及對烏克蘭地區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援。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切爾諾貝利成為了一道刻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人民心中的傷口,即便過去這麼多年,仍然能夠觸發很多悲痛的記憶。

這本書的作者也是《歐洲之門》的作者,是以對各類史料的運用都較為全面。如果想要了解當代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系,這本書也是一本“必讀書”。

· END ·

作者丨李峰

編輯丨蕭奉

校對丨黃思韻

原文首發于《新周刊》旗下公衆号“硬核讀書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