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宅家親子丨居家親子相處,這些技巧和政策請收好

居家封閉期間,家長們每天工作不能落下,還要操心團購、陪伴“神獸”,家長在家如何與孩子創造營造良好的親子關系,提升家庭溫馨怡情的氛圍?

宅家親子丨居家親子相處,這些技巧和政策請收好

在最新一期的上海家長學校舉辦的線上課堂上,上海市終身教育研究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傅蕾博士分享了居家生活期間親子怡情的技巧和方法,破局親子關系和居家陪伴中的難點問題。

傅蕾認為良好的親子關系是促進家庭幸福的秘訣、增進親子信任的能量、助力健康養育的要義。

居家封閉生活帶來的挑戰和困難,難免會影響家庭氛圍的溫馨和親子陪伴的效果。傅蕾覺得,雖然疫情帶來了難熬的居家生活時期,但是也能成為人生中珍貴的時光。

宅家親子丨居家親子相處,這些技巧和政策請收好

他給家長和孩子們送上了親子怡情、溫暖相伴的妙招和政策:

保持規律的作息習慣。家長自己要作出榜樣,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生活作息習慣,學會自我控制使用電子産品的時間,保持适當的身體運動。良好的學習、運動和作息習慣可以避免身心疲勞、引發不良情緒,有助于提升親子相處融洽。

營造多彩的生活環境。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不能隻關注孩子的學習,更要營造快樂幸福的生活氛圍。居家時期是難得的親子相聚時光,發起玩遊戲、看電影、聽音樂、做運動等家庭成員共同參與的活動,享受家庭成員在一起的幸福比做什麼更重要。

尊重了解的親子關系。當家長覺察到不良情緒波動開始蔓延時,可以通過深呼吸、做運動、離開現場、合理化認知等方式調整情緒。面對孩子成績波動、作業品質下降等問題,家長應控制情緒,了解、尊重、接納孩子。通過變“快點”為“加油”和“真讓人高興”等積極的話術指導提醒孩子,把親切平等的關系融入到親子陪伴中。

健康有益的人文教育。傅蕾認為,疫情期間是對孩子進行提升疫情認知、學習防護技巧和增進了解共情等生命教育的契機;可以從基本生存、節約糧食、挑食厭食、自理能力等方面對孩子進行生活教育;家長亦可以通過志願者工作、團購服務、關愛老年人、感恩援助者等方面把人文教育帶給孩子,提升孩子在疫情期間的生活幸福感。

最後,傅蕾還向家長們分享了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的陪伴技巧和政策。

嬰兒期——擁你入懷。左右相伴、親近自然、感受世界。

幼兒期——陪你遊戲。遊戲陪伴、習慣培養、能力培育。

學齡期——伴你學習。調整學習習慣、學習家務技能、創造共同活動。

青春期——助你獨立。保持好奇,而不是憤怒;學會接受,而不是否定;适當示弱,而不是控制;關注自我,而不是寄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