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科大訊飛副總裁于繼棟:GBC模式讓業務更穩健,硬體在人機協同時代有更多機遇

作者: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張寶蓮 每經編輯:梁枭

11月18日,2022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在合肥開幕,科大訊飛(SZ002230,股價33.33元,市值775億元)副總裁、消費者事業群總裁于繼棟在發表《人機協同數字新生》主題演講時,倡議攜手開發者們共同邁入全新的人機協同時代。

于繼棟表示,為了應對人機協同新時代,科大訊飛釋出了AI LAB模型雲、AIBOT機器人超腦平台等新元件,希望能給更多的行業、更多類型的開發者提供更廣泛的服務。

會後,于繼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過去公司在G端業務發展較快,目前GBC三端(指G端、B端、C端)在公司業務占比各為1/3左右。他認為,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會面臨結構優化,GBC模式能讓業務更加穩健。未來面向C端的單品市場會越來越大,科大訊飛未來會不斷探索智能化跟家庭場景相關的硬體。

從被動互動走向人機高效協同

在1024開發者節現場,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重申訊飛超腦2030的目标——讓“懂知識、善學習、能計劃”的機器人走進每個家庭。劉慶峰表示,訊飛即将釋出機器人超腦,通過多模互動、運動控制和硬體模組的結合,推動人機協同新時代。

目前,人工智能已經從成熟的單點技術、單個應用場景向多應用場景創新發展。于繼棟在演講時表示,語音已經成為大家在聊天、家庭、車載等日常場景中人機互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交流方式。智能語音的發展已經從語音合成到語音評測,再到語音識别,人工智能變得能聽會說會表達。

在于繼棟看來,人機協同時代主要分成三個場景:實體世界、數字世界、元宇宙。在實體世界,實體機器人可以拓展人的能力邊界;在數字世界,虛拟數字人可以深入行業與場景提供高效服務,如虛拟直播、虛拟導遊、虛拟客服;在元宇宙,虛拟人将成為人的互動載體。

專訪科大訊飛副總裁于繼棟:GBC模式讓業務更穩健,硬體在人機協同時代有更多機遇

科大訊飛副總裁、消費者事業群總裁于繼棟

圖檔來源:受訪者供圖

據于繼棟介紹,在人機協同時代,基于訊飛超腦2030的基礎架構,全新的訊飛開放平台也将推出新的元件——能力雲、互動雲AIUI+、AILAB模型雲,用于解決特定環境下安全穩定、多人互動識别幹擾、定制自助化等問題。

在新開放平台下,開發者的群體不再局限于懂程式開發的技術群體,還包括業務開發者、創作開發者,利用平台優勢将傳統内容制作進行數字化生産。将開發者的範圍再進行擴充,讓千行百業的從業者參與。

于繼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開放平台的生态變化,除了開發者數量級提升之外,還對手機APP以及PC端應用本身進行場景化拓展,“重複度比較高的事情,讓它(應用)去幫你完成。”

除了元件更新之外,于繼棟還分享了機器人超腦平台AIBOT。其在原先的互動大腦上加上深度了解與運動控制,“快速實作超腦能力與實體機器人的結合,為實體機器人真正的智能化帶來直接動力與貢獻。”

GBC模式能讓業務更加穩健

可以看到,在面向人工智能未來的超腦2030計劃中,科大訊飛更關注人工智能如何改變人的工作、生活,讓AI更好地與人協同發展。通過“平台+賽道”的模式,科大訊飛在人工智能領域保持着領先姿态。

過去10年,科大訊飛一直保持超25%的營收同比增速,不過,資本市場也對公司營收結構的問題表達隐憂。近年來,公司在C端的智能辦公本、錄音筆、訊飛聽見APP等産品增速較快。相比之下,G端業務回款較慢,市場不免擔憂。

于繼棟坦言,過去科大訊飛在G端業務确實占比大,也說明公司最早在這一塊業務比較強,但發展過程中,會面臨結構優化。他表示,這幾年公司在C端業務上無論是開發者生态還是硬體均有所進步。

“在面向C端消費者之外,會和行業龍頭嘗試數字化相關業務,每個大賽道都會形成這種GBC的模式,讓我們業務更穩健。”于繼棟繼續說道。

近年來,人工智能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賽道,大型科技企業與創業型人工智能企業均在加速布局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能座艙等業務。面對衆多的競争者,于繼棟認為“新的企業探索對人工智能賽道大的生态來說,肯定是個好事。”

據于繼棟介紹,多年來,科大訊飛采用“平台+賽道”的雙輪驅動戰略,在一些領域的商業化方面,訊飛長期的積累并非一般企業短期投入所能威脅到。“我們希望未來的模式是各自在擅長領域形成良好的競争格局。”

硬體在人機協同時代有更多機遇

過去,人工智能的發展大力賦能B端以及C端特定人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人工智能從大的方面改變人們的生活,聽起來卻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

在C端應用上,于繼棟表示,科大訊飛多年發展積累了一定的品牌效應,在做C端硬體時積累的經驗教訓是未來發展的基礎。未來人工智能+技術需要密切結合場景,通過硬體場景化拓展,為技術尋求發揮空間。

專訪科大訊飛副總裁于繼棟:GBC模式讓業務更穩健,硬體在人機協同時代有更多機遇

圖檔來源:攝圖網-400094444

按照超腦計劃2030的時間表,在2023年之前推出一批可養成的機器寵物、仿生運動機器狗等軟硬體一體化機器人;到2023年~2025年,推出自适應行走的外骨骼機器人和陪伴數字虛拟人家族,到2025年~2030年,最終推出懂知識、會學習、會進化的陪伴機器人和自主學習虛拟人家族,助力家庭陪伴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全球1024開發者節的現場看到,在運動智能加持下的機器狗裝備了一套訊飛機器人超腦系統,擁有“聽、說、看”等多模感覺能力,能夠克服各種複雜的場景。

于繼棟表示,面向C端的單品市場會越來越大,訊飛未來會不斷探索智能化跟家庭場景相關的硬體。談到科大訊飛未來最具有想象力的業務闆塊,他向記者表示:“我認為最具有想象力的闆塊還是硬體,以現在的眼光看,可能分歧比較大,目前一些成熟的硬體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市場格局,但是随着人機協同時代、元宇宙的進步,會有一些全新的場景出現,在這些場景中技術能發揮的空間越來越大,訊飛的機會可能會越來越多。但具體是哪個品類,我們仍在内部再做一些戰略分析。”

封面圖檔來源:受訪者供圖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