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年磨一劍之我眼中的京東

記得第一次在京東上購物還要回退到2009年,當時叫京東商城,從此和京東結緣,一直在京東上買東西,記得以前還不支援貨到付款,現在友善多了,不僅貨到付款,而且可以刷卡,這種體驗是非常好的。我們公司還經常從京東買電子卡作為禮物發放,給我們賬号和密碼,我們自己可以充值到賬戶,非常友善。如果的京東,不僅是自營,還加入了合作夥伴,讓合作夥伴也能在京東這個平台上賣東西,極大的豐富了京東的産品。是以,如今的京東,強的是已經變成了一個平台,不僅做自家生意,也讓大家都能做成生意,同時,京東還有龐大的物流體系,這個體系讓京東變成了一個電商生态系統,讓整個産業鍊良性循環。如今有幸能讀到《京東技術解密》,讓我大開眼界,領略到京東的平台如大山一般雄奇,如大海一般深邃。

良好的平台離不開高效的管理,然而管理又需要紮根在良好的企業文化之上。京東的企業文化可以概括為:信任、分享和成長。信任可以讓公司的上下級之間,平級之間形成良好的互信,通過互信減少溝通中雙方的認知錯位,這樣指令才能高效的上傳下達,每個人才能獲得一緻性了解,齊心協力把事情做好。沒有分享,那麼一個團隊就像一盤散沙,各自為陣,通過分享,不僅能将好的技術和經驗傳承,更重要的是讓别人發現你的錯誤,再軟體生命周期的初始就把錯誤消滅掉。京東有類似GitHub這樣的軟體,優秀的代碼都可以上傳上去,每個人都能通過這個軟體學習優秀的代碼,提升集團作戰的能力。在企業中設定工程師級别,形成以師帶徒的機制,通過教育訓練,讓每個人都能迅速成長。正是這樣的文化讓每個京東人都懂得彼此信任,彼此分享,自我成長。

當然僅僅有好的文化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京東通過三個體系的劃分充分保證了從平台研發到産品研發全産業鍊的品質。整個産業鍊的體驗都是通過産品驅動,産品經理全權負責産品的設計和研發,業務部門不再有過大的話語權,而是變成一個建議者,真正做出決策的是産品經理。關于架構,由架構委員會把關,這樣避免了以前單個架構師做決策的局限性。最後,在項目層面,由項目經理負責,不僅僅是負責項目的進度和人員的管理,包括品質、投入産出以及獎金配置設定都交給了項目經理,因為項目經理是最懂手下這批人的。

京東的研發團隊一直懷揣着做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技術團隊的理想,在這裡不說夢想,說理想,是因為,如今的京東已經站在一定的技術高度之上,足以和BAT三巨頭的技術研發能力相媲美,京東的平台之是以能承載目前的海量客戶的能力,是因為公司早已聚焦大資料,将其作為公司級戰略實施。目前京東已不是用資料庫了,而是采用了自研的資料倉庫JDW2.0。這兩年京東也在模仿天貓做一些促銷活動,例如京東618和雙十一,這樣的促銷活動對于實時性和并發性要求非常高,然而京東的系統沒有崩潰。這正得益于京東的大資料平台,目前該平台的研發分為四個階段:針對實時資料采集,成立了“長江”項目,将異構資料源同步到實時資料倉庫中,“南水北調”項目将資料同步到離線資料庫中;針對流式資料,成立了“漢江”項目,将Storm進行了更好的封裝,可以更友善的調用實時API;針對實時查詢服務,啟動了“三峽”項目,使用Spark,PrestoDB完成海量資料下的即席查詢,上億條資料可以在十幾秒傳回結果;最後,“東海”項目主要負責線上的推薦和搜尋。

正式因為京東大資料平台這麼精細化的設計,才會改變我們的購物體驗,讓我們的購物變得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我們會收到京東的到貨通知郵件提醒,我們會在上京東網購物的時候會得到合适的商品推薦。京東就是從點滴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也因為京東變得豐富多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