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源基礎理論:如何利用企業内部資源建立持續競争優勢?

作者:春芽财經v

一、相關理論基礎

(一)資源基礎理論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學界普遍認為企業競争優勢來自于企業外部,資源基礎理論的提出改變了外生論觀點,該理論從企業内部資源視角探究企業競争優勢的來源及績效差異的原因,認為企業所擁有的異質性資源是企業獲得超額利潤的源泉,由此建立起企業競争優勢内生論的分析架構。

資源基礎理論:如何利用企業内部資源建立持續競争優勢?

先關注企業資源,她将企業看成由各種各樣資源組成的集合體,指出企業長期穩定的成長得益于企業内部資源的有效擷取與合理配置。企業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生存發展,對企業而言,内部環境比外部環境更重要,内部資源、知識和能力的積累,為企業擷取競争優勢起到了關鍵作用,進而提高企業績效。

如何利用企業内部資源建立持續競争優勢是資源基礎理論關注的焦點。在資源異質性與不可移動性假設的基礎上,Barney系統研究企業競争優勢的來源,批判企業競争優勢來源于産業結構的觀點,指出在企業内部存在一種異質性資源,其具有價值性、稀缺性、難以模仿性與難以替代性等特征,緻使不同的企業之間存在差異,這是企業競争優勢與績效差異的真正來源。

資源基礎理論:如何利用企業内部資源建立持續競争優勢?

是以,企業應關注戰略管理,找出、發展與配置這類與衆不同的異質性資源,以謀求最大績效。資源基礎理論的重要貢獻在于探索企業競争優勢從企業外部轉向内部,突破了企業外生論将企業作為“黑箱”的假設,認為企業競争優勢取決于其内部異質性資源,進而建構起企業競争優勢内生論。

其應用價值在于使管理者集中精力于企業本身,挖掘那些能夠産生持續競争優勢的異質性資源,從資源角度制訂企業發展戰略并進行決策。當然,資源基礎理論也存在一些缺陷:其一,對企業資源的界定和分類缺乏統一标準,資源涵蓋了資産、能力、資訊、組織程式和知識等要素,這種界定過于寬泛和龐雜,阻礙了該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資源基礎理論:如何利用企業内部資源建立持續競争優勢?

其二,資源基礎理論認為企業内部異質資源可以帶來競争優勢,但對企業如何擷取異質性資源缺乏分析,成為過程黑箱。同時對異質性資源如何影響企業績效也沒有進行闡述;其三,将外部環境高度抽象化,假定企業外部環境穩定并且避開決定資源價值的外部條件,現實中外部環境是動态的、複雜的與不确定的,這種“真空”視角消弱了異質性資源對企業競争優勢與績效差異的解釋力度。

實際上,資源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所處的環境,環境變化容易導緻資源的四類特征發生波動。随着科技的飛速發展與資訊的快速傳播,企業與外部環境中的利益相關者聯系越來越廣泛,企業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原子個體,而是嵌入于縱橫交錯的社會關系網絡之中。

資源基礎理論:如何利用企業内部資源建立持續競争優勢?

實際上,企業的異質性資源不僅僅來源于企業内部,也可以從企業所嵌入的關系網絡中攝取。是以,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并不是企業取得持續競争優勢的必要條件。企業要擷取競争優勢,不僅着眼于企業内部資源的積累,還要把内部資源的積累和外部資源的擷取有效結合起來。

(二)擴充的資源理論

(1)擴充的資源理論

資源依賴理論雖然意識到外部資源擷取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但沒有深入探讨外部資源擷取的機理與路徑,忽視了能夠給企業帶來持續競争優勢與超額利潤的異質性資源,即嵌入于網絡關系結構中的社會資本資源,進而無法從根本上提高企業擷取與整合外部資源的能力,難以适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現實需要。

企業獲得競争優勢的根本在于有效利用資源,特别是由網絡聯結所生成的社會資本資源,而不是擁有資源,這恰恰是資源基礎理論所忽視的,反映了資源基礎理論對資源認識的不足。擴充的資源理論在對資源基礎理論與資源依賴理論有機融合的基礎上,積極突破其局限性,更好地适應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現實需要,主要展現兩方面:

資源基礎理論:如何利用企業内部資源建立持續競争優勢?

其一,擴充的資源理論汲取了資源依賴理論的精髓,對企業資源邊界進行了拓展,突破了企業法定資源的範疇,将資源範疇拓展到企業與其外部利益相關者之間,強調企業對外部資源的積極擷取;

其二,擴充的資源理論對資源基礎理論的内部資源觀點進行了有益借鑒,意識到企業與其供應商、客戶、金融機構、政府甚至競争對手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友好合作關系是企業一項重要的無形資源,對提升企業競争力至關重要。

(2)社會資本是一種擴充的資源

社會資本最初由社會學家提出,之後被廣泛應用于政治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領域,成為研究交叉學科的一門理論,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布迪厄、科爾曼和普特南等,布迪厄基于社會關系網絡視角,認為社會資本是社會網絡成員或群體擁有的現實或潛在的資源集合體;

科爾曼從社會結構與功能角度出發,指出社會資本是一種社會結構資源的資本财産,具有生産性、公共物品等性質;普特南認為社會資本是社會組織的某種特征,如信任、網絡、規範,通過這種特征,可以促進合作行動進而提高社會效率。可見,社會資本不同于物質資本,更多的展現為意識形态與觀念上的價值,是一種不易量化的資源,但它與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和金融資源等一樣重要,不可或缺,能給行動者帶來收益。

資源基礎理論:如何利用企業内部資源建立持續競争優勢?

社會資本内容豐富,涵蓋網絡、信任、規範等多個方面,但不論如何,社會資本首先表現為一種社會關系網絡,是利用制度加強的社會關系網絡,這是了解社會資本的前提。通過社會關系網絡,行動者可從中擷取資源。社會資本具有不可複制性與可再生性特點,可以通過不斷積累而增值的社會關系網絡資源。

根據資源形态的不同,企業資源可分為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随着市場經濟程序的不斷深入以及知識時代的到來,機器裝置、原材料、廠房等有形資源一般可以通過市場擷取,是以,有形資源是非稀缺的,容易模仿與替代。

無形資源,比如優質的企業文化、豐富的社會資本、科學有效的組織管理體系、創新性技術、豐富的專業經驗等往往具有價值性、稀缺性、難以模仿性與難以替代性等特征,越來越成為企業擷取持續競争優勢的重要源泉,這是因為大多數無形資源可以同時被用于不同用途,其機會成本很低,且具有規模報酬遞增特征。

資源基礎理論:如何利用企業内部資源建立持續競争優勢?

根據擴充的資源理論,除企業本身擁有的資源外,社會資本也為企業提供了擷取資源的途徑,通過合作關系從中獲得資源,支援企業核心業務的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程序不斷深化的當今,社會資本越來越成為企業擷取持續競争優勢和超額利潤一種重要的異質性資源,企業與其外部利益相關者之間獨特的網絡關系結構,具備較強的價值性、稀缺性、難以模仿性與難以替代性,能夠吸引那些擁有關鍵性資源的所有者積極主動加入到企業的社會關系網絡中來,進而直接決定企業調動外部利益相關者所擁有資源的能力,成為企業建立持續競争優勢和超額利潤的重要來源。

村鎮銀行社會資本是一種嵌入于村鎮銀行與其外部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社會關系網絡中的一種異質性資源,這種異質性資源成為村鎮銀行擷取持續競争優勢和超額利潤的重要因素。擴充的資源理論在對資源基礎理論與資源依賴理論有機融合的基礎上,積極突破兩種理論的局限性,為探索村鎮銀行通過社會資本擷取資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