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作者:中商情報網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生物質發電首次參與電力現貨市場交易引發關注,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既能促進大陸清潔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标實作,又有利于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目前,大陸生物質資源豐富,發電應用前景廣闊。

一、生物質發電定義及産業鍊

生物質能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的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包括農林廢棄物直接燃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垃圾填埋氣發電,沼氣發電。

生物質發電産業鍊主要包括上遊的原料及裝置,其中有生物質原料及相關的發電裝置,焚燒爐則是垃圾焚燒處理系統最核心的裝置;中遊則是生物質能發電的方式;下遊則是用電管道。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資料來源:中商産業研究院整理

二、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政策

近年來,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産業政策的重點支援。國家陸續出台了《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關于組織開展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建設方案的通知》《關于加快補齊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短闆弱項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關于加強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十四五”生态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等多項政策,鼓勵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與創新,内容涵蓋推動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推進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産,加快生物質能發電的應用等方面。具體政策内容如下: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三、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現狀

1.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

近幾年,大陸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快速增長。資料顯示,2023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發展實作了新突破。其中,生物質發電裝機0.43億千瓦,同比增長9.2%。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商産業研究院整理

2.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容量

近年來,大陸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容量保持增長趨勢。截至2022年年底,大陸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334萬千瓦。其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新增裝機257萬千瓦,農林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65萬千瓦,沼氣發電新增裝機12萬千瓦。最新資料顯示,2023年上半年,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176萬千瓦。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商産業研究院整理

3.生物質發電量

近年來,大陸生物質發電量穩步增長。截至2022年年底,大陸生物質發電量18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占全部發電量的2.1%。最新資料顯示,2023年上半年,生物質發電量98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1%。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商産業研究院整理

4.生物質發電結構占比情況

按發電結構來看,大陸生物質發電主要包括垃圾焚燒發電、農林生物質發電和沼氣發電三大類。其中,垃圾焚燒發電占比最大,占總生物質發電量的57.7%。其次,農林生物質發電量占比為39.3%;沼氣發電占比最小,僅占總生物質發電量的3.0%。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資料來源:中國産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産業分會、中商産業研究院整理

5.生物質發電區域分布

2023年上半年,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河北、廣東、江蘇、湖北和黑龍江,分别為21.5萬千瓦、20.1萬千瓦、16.3萬千瓦、14.8萬千瓦和14.1萬千瓦;累計發電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廣東、山東、浙江、江蘇和安徽,分别為112.7億千瓦時、93.8億千瓦時、71.6億千瓦時、70億千瓦時和63.9億千瓦時。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四、生物質發電行業重點企業

1.長青集團

廣東長青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于1985年,公司從瓦斯、取暖用品及其核心部件的制造型企業,成功進軍環保熱能産業。生物質熱電裝機規模位居中國同行的前列,以生活生物質發電、以農林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生産電力和熱力,為工業園區供熱、為居民住宅供暖,并以高效能、低排放燃煤技術為工業園區集中供熱,實作熱電聯産。

2023年上半年,長青集團實作營業收入19.63億元,同比增長20.69%;實作歸母淨利潤7677萬元,同比增長1575.70%。2022年長青集團主營産品包括熱電聯産和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及其他,分别占整體營收的98.58%、1.42%。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資料來源:中商産業研究院整理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資料來源:中商産業研究院整理

2.聖元環保

聖元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注從事環保能源開發的上市公司,主營城鎮固液廢專業化處理業務,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和生活污水處理等。同時在發展生物質發電、污水處理的基礎上,大力拓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産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業務領域,公司目前在建及營運垃圾焚燒發電廠13個,餐廚、廚餘垃圾處理項目各1個及環衛一體化垃圾處理的收集、運輸及終端處理系統,項目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蘇、安徽、山東、甘肅等省份。

2023年上半年,聖元環保實作營業收入8.20億元,同比下降10.18%;實作歸母淨利潤0.93億元,同比下降22.56%。2022年聖元環保主營産品包括垃圾焚燒收入(含售電)、污水處理收入、PPP項目建設收入,分别占整體營收的77.91%、8.90%、7.74%。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資料來源:中商産業研究院整理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資料來源:中商産業研究院整理

3.韶能股份

廣東韶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以能源(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生态植物纖維制品(環保紙餐具、安全健康紙品)、精密(智能)制造的投資、開發與經營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也是粵北地區優勢企業集團之一。韶能股份現有在營運生物質能發電裝機36萬千瓦,總裝機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單個發電項目裝機規模全國第一,生物質能發電業務已形成一定的産業規模。

2023年上半年,韶能股份實作營業收入21.86億元,同比增長11.42%;實作歸母淨利潤4190萬元,同比下降68.98%。2022年韶能股份主營産品包括電力、制漿、工業用紙、原紙(抄紙)、生态紙餐具、汽車零配件(精密制造)、鋼材、煤炭等産品貿易,分别占整體營收的43.61%、26.03%、14.56%、12.97%、1.93%。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4.興蓉環境

成都市興蓉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型水務環保綜合服務商,主要從事自來水生産與供應、污水處理、中水利用、污泥處置、垃圾滲濾液處理和垃圾焚燒發電等業務,集投資、研發、設計、建設、營運于一體,擁有完善的産業鍊。環保業務方面,興蓉環境主營從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垃圾滲濾液處理、污泥處置和餐廚廢棄物處置業務,營運模式包括BOT、BOO等,目前營運及在建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規模為12000噸/日。

2023年上半年,興蓉環境實作營業收入34.80億元,同比增長10.14%;實作歸母淨利潤8.47億元,同比增長1.04%。2022年興蓉環境主營産品包括污水處理服務、自來水制售、垃圾焚燒發電、供排水管網工程、污泥處置、垃圾滲濾液處理,分别占整體營收的37.33%、38.53%、9.48%、8.10%、4.73%、4.35%。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5.上海環境

上海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3月31日由上海環境集團有限公司改制為上海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并将積極面向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水、危險廢物、市政污泥、餐廚垃圾和污染土壤等的處理處置市場。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業務方面,上海環境投資、建設、營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共29個,主要分布在上海、成都、青島、威海、漳州、南京、洛陽、太原等地。

2023年上半年,上海環境實作營業收入28.31億元,同比增長14.21%;實作歸母淨利潤3.04億元,同比增長9.40%。2022年上海環境主營産品包括固體廢棄物處理闆塊、工程承包及設計規劃、污水處理闆塊、環境服務闆塊,分别占整體營收的68.22%、14.44%、9.00%、8.01%。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五、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前景

1.政策利好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

生物質發電行業具有高度的社會敏感性,政策支援與引導規範是行業發展的關鍵。近年來,各級政府在産業規劃、财稅制度、電力銷售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援政策。随着相關政策的出台和落實,大陸生物質發電行業有望繼續保持快速發展。

2.雙碳助力下生物質發電空間巨大

為應對氣候變化,大陸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實作碳中和”的目标承諾。在“雙碳”助力和大陸“缺油少氣”的能源結構下,大陸生物質發電空間巨大,有力緩解大陸用電壓力。同時,結合BECCS(生物能源與碳捕獲和儲存)技術,生物質能将創造負碳排放,并在各個領域為大陸作出巨大的減排貢獻,行業前景廣闊。

3.生物質資源豐富,生物質能發電産業大有可為

目前,大陸可利用的生物質資源主要為有機廢棄物,包括作物稭稈、畜禽糞便、農産品加工廢棄物、林産加工廢棄物、生活垃圾、有機污水等,資源豐富,為大陸發展生物質能發電産業提供有力支撐。未來,在“碳中和”背景下,生物質能将朝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方向發展,生物質能發電産業大有可為。

2023年中國生物質發電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4.垃圾焚燒需求帶動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

目前,大陸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仍以填埋方式為主。但相較于衛生填埋、堆肥等無害化處理方式,垃圾焚燒處理具有處理效率高、無害化程度高、減容效果好、資源可回收利用、對環境影響相對較小等優勢,是垃圾處理行業的主流發展方向。随着國内生活垃圾産量持續增長,垃圾焚燒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預計大量可燃生活垃圾将湧入生物質發電行業,促進生物質發電量增長,帶動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産業研究院釋出的《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産業研究院還提供産業大資料、産業情報、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白皮書、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園區産業規劃、産業鍊招商圖譜、産業招商指引、産業鍊招商考察&推介會等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