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收複台灣

作者:w夜聽雨

清朝統一台灣的戰役發生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當時,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領軍隊在澎湖海域消滅了明鄭軍的主力,成功收複了澎湖和台灣,實作了全國領土的統一。鄭成功在收複台灣的次年去世,由他的兒子鄭經繼承了他的職位。清朝多次嘗試招撫鄭經,但都被拒絕。鄭經去世後,由他的兒子鄭克塽繼任。此時,清朝的政策已經從招撫轉變為進剿。

康熙收複台灣

康熙二十二年,康熙指令鄭成功的降将施琅率領2萬人的水軍和230艘戰船進攻澎湖。鄭軍的大将劉國軒指揮2萬人和200艘戰船防守澎湖。由于當時正值六月,台風較多,不利于海戰,是以劉國軒認為施琅隻是虛張聲勢,沒有做好防備。然而,施琅率領的清軍突然出現在澎湖海域,使劉國軒措手不及,匆忙迎戰。施琅派遣左右各50艘戰船夾擊鄭軍,自己則率領56艘戰船從中央突進。澎湖被占領後,鄭氏王朝無力抵抗清軍,隻能投降,結束了他們在台灣長達22年的統治,台灣也是以成為清朝的領土。

清朝占領台灣後,對如何管理台灣引發了清廷内部的争議,有人主張棄置台灣,有人主張保留。康熙帝明确表示:“台灣的重要性非常大”,“放棄而不守,尤為不可行”。是以,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在台灣設立了一個府(台灣府)和三個縣,總兵官負責,駐軍八千人;在澎湖設立副将,駐軍二千人,隸屬于福建省。從那時起,台灣和大陸開始統一,其行政機構與内地相一緻。

康熙收複台灣

背景

台灣曆史上一直與大陸有着緊密的聯系,統一是必然的趨勢。特别是自元朝以來,台灣就被納入中央政府的管轄範圍。但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侵略下,台灣于天啟四年(1624年)被占領。随着清軍逐漸進入福建,鄭成功率領十萬大軍在順治十六年(1659年)攻打南京,但慘敗而回。此時,鄭軍元氣大傷,而清朝統治逐漸穩固。另一方面,鄭軍困守思明(廈門),糧草匮乏,難以為數萬大軍提供充足的補給,鄭成功開始尋求新的根據地。

于是,在順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鄭成功親率2.5萬名士兵,分乘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穿過波濤洶湧的台灣海峽,準備收複台灣。

康熙收複台灣

荷蘭侵略軍聽說鄭成功要進攻台灣,非常驚恐。他們把軍隊集中在台灣(今台灣東平地區)、赤嵌(今台南)兩座城堡,還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鄭成功的船隊登陸。鄭軍趁着海水漲潮将船隊駛進鹿耳門内海,主力從禾寮港登陸,側面進攻赤嵌城,并切斷了與台灣城的聯系。在戰鬥中,荷蘭侵略軍以“赫克托”号戰艦攻擊,但鄭成功下令60多隻戰船一齊發炮,成功将“赫克托”号擊沉,并擊敗了援救台灣城的荷軍援軍。随後,赤嵌的荷蘭軍在水源被切斷,外援無望的情況下,向鄭軍投降。而台灣城的荷蘭軍則企圖負隅頑抗,卻在鄭成功修築的土台圍困下8個月後投降。這場戰争終結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中國台灣的經營,開啟了明鄭政權對台灣的統治,鄭成功也成功收複了中國領土台灣,這段曆史輝煌的篇章至今仍被世人傳唱。

清朝态度

清朝入侵台灣的過程可以追溯到康熙帝時期。當初,清朝因為需要應對内地的統一戰争而無暇顧及台灣問題。然而,自康熙年間開始,清朝在内地的反抗逐漸平息,政局也趨于穩定,與此同時,台灣的鄭氏勢力一直企圖侵擾清朝政權。

鄭成功收複台灣後的第二年即去世,他的繼任者鄭經利用康熙初年三藩之亂的機會,率領軍隊渡海進攻清朝福建和廣東沿海地區。康熙十三年,耿精忠響應吳三桂的叛亂,向鄭經提供戰船,并希望鄭經能幫他出兵。鄭經應允了這一請求,泉州、漳州、潮州等地陸續歸附于鄭經。康熙十五年,廣東尚之信再次遭到鄭軍擊敗,隻得加入三藩反清陣營,并将惠州割讓給鄭經。然而,随着清軍逐漸占據優勢,鄭氏勢力在閩粵沿海地區開始被驅逐。鄭氏的侵襲一方面影響到清朝東南地區賦稅收入的穩定,同時也不利于南方人民對清朝的支援。另一方面,台灣的鄭氏勢力被認為是明朝的正統,成為反清複明的最後基地。然而,台灣的孤立位置使得多民族、封建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國家統一的鞏固都受到了阻礙。是以,清朝認為收複台灣是必要的。

康熙帝自位後,清朝即與台灣鄭氏當局開始交流。在康熙元年,鄭成功去世後不久,清廷派人前往廈門與鄭經進行招撫。但是鄭經出于對清廷可能加兵的擔憂,采取了虛與應付的态度。第二年,鄭經實力增長後,提出“請如琉球、北韓例,不登岸,不剃發易衣冠”的條件,但清廷拒絕接受,雙方陷入對峙狀态。随後,清軍分三路攻擊廈門等地,最終占領廈門,鄭經退守銅山。随着鄭軍在大陸沿海據點的相繼失守,鄭經向清廷提出招撫,但未成功。康熙七年初,施琅被指派前往京師商讨進攻台灣的計劃。盡管施琅的意見未被采納,康熙帝意識到武力統一台灣隻是時間問題,并任命施琅為内大臣留在京師備用。

随着三藩之亂的結束,清朝的統治越發穩固,收複台灣的問題逐漸被提上日程。康熙帝對于收複台灣非常熱心,他在康熙十六年恢複了福建水師體制,并任命萬正色為福建水師提督。到該年底,福建水師已有240艘戰船和28580名官兵。然而在康熙十九年,鄭經戰敗後退往台灣,福建總督姚啟聖希望趁勢進攻台灣,但遭到萬正色的反對。姚啟聖意識到施琅對鄭氏政權的敵視,決定推薦施琅來幫助擊敗鄭軍,并将萬正色調任陸師提督。

戰争起因

按照康熙帝的計劃,清朝應該由姚啟聖、萬正色和巡撫吳興祚一起商讨如何作戰。然而,施琅打算排除姚啟聖等人的節制,以便能全權進攻台灣。盡管康熙帝隻同意吳興祚負責後勤,仍指令姚啟聖和施琅共同出兵。

在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初五(1682年6月10日),清軍抵達銅山島後,因姚啟聖和施琅争執出兵時機而導緻清軍無法順利出兵。姚啟聖主張利用冬天的北風,而施琅則主張利用夏天的南風。最終,康熙帝于十月初六(11月15日)做出裁定,施琅負責前線作戰,姚啟聖改任後勤作業,才讓施琅如願取得統帥權。十一月初三(12月1日),施琅率領約21000人和238艘軍艦前往興化平海衛訓練軍隊。

姚啟聖的軍權被邊緣化後,為避免施琅獨得戰功,他轉而和台灣鄭氏王朝展開談判。然而,施琅對主戰的态度非常堅決,而負責談判的劉國軒則不同意剃發易服的條件,導緻談判失敗。

在康熙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1683年6月17日),康熙帝下令施琅盡速進攻。是以,六月(陽曆7月)爆發了澎湖海戰。

康熙收複台灣

施琅出動

在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從銅山島出發,姚啟聖也率領3000人與施琅一同出征。清軍總共有24000人,攜帶了70艘大鳥船、103艘趕缯船和65艘雙帆居船。

六月十五日(7月9日),鄭軍哨船發現清軍已經到達花嶼和貓嶼一帶,立即回報給劉國軒。當晚,清軍在八罩島過夜。六月十六日(7月10日),施琅率先進攻娘媽宮,以速度快的鳥船作為先鋒。劉國軒讓林升和江勝指揮水軍,邱輝擔任先鋒,自己則在娘媽宮港口督戰。由于受到風勢的影響,清軍不敢前進,隻有藍理率領的七支艦隊沖入鄭軍陣營。

随後,施琅再次派出第二波鳥船部隊,交戰不久後開始漲潮,導緻一些清軍船隻被海水沖向岸邊。鄭軍趁機将艦隊分成兩翼包圍清軍。施琅見狀,急忙突入鄭軍,試圖解救被圍困的船隻,但卻被林升率領的軍隊包圍。施琅在交戰中被火铳擊傷右眼,幸好沒有失明;而林升則因為大炮爆炸而斷掉了左腿。林升的傷勢使得鄭軍失去了指揮,施琅趁機撤離戰場,前往西嶼附近的海域休整。六月十七日(7月11日),施琅回到八罩島,這片地形險惡,船隻很容易撞上沿岸的暗礁,而且農曆六月通常是台風多發的季節,然而施琅幸運地避開了台風。

劉國軒得知清軍在八罩島休整時,親自發起進攻,但最終被施琅擊退。施琅趁勢在六月十八日(7月12日)先派戰船攻取澎湖港外的虎井嶼和桶盤嶼。

清軍總攻

六月二十二日(7月16日)清晨七點,施琅決定發動總攻擊。他将艦隊分成三路進攻,剩下約80艘當後援部隊。中路共有56艘船,分成8隊,每隊有7艘船。 施琅親自指揮這支主力部隊,直接攻向娘媽宮。 右路共有50艘船,由總兵陳蠎等從澎湖港口東側東莳攻入雞籠嶼、四角嶼,後會合中央部隊夾攻鄭軍。左路共有50艘船,由總兵董義等從澎湖港口西側内塹攻入牛心灣。這一政策讓鄭軍誤判清軍要在此地登陸。

但天亮前開始刮起台風。辰時(7時—9時)受台風影響,海上吹起西北風,鄭軍順着風勢進攻,一時處于優勢,清将朱天貴被炮擊而死。到了中午,台風受到赤道鋒面帶的影響,海上開始吹南風,風向轉變成對清軍有利。施琅指令全軍反攻,順着風勢發射各種火器,并且以數船圍攻鄭軍一船。 鄭軍全面潰敗,江勝戰死,邱輝自焚。 共斃傷鄭軍12000人,俘獲5000餘人。同時擊毀、繳獲戰船共190餘艘。劉國軒眼見大勢已去,率領殘餘部隊從北面吼門退往台灣,澎湖各島鄭軍都向施琅投降。清軍陣亡329人,傷1800餘人,船隻未受到任何損失。

結果

施琅率領戰船和水師2萬餘人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自銅山出洋前往台灣,經過兩天的航行,六月十六日在澎湖海域發生了小規模海戰,雙方都有所損失。六月二十二日,清軍分三路出擊,在施琅親率主力擔任中路主攻下,經過七八個小時的激戰,清軍大敗鄭軍,鄭氏集團無力抵抗,隻得投降,結束了在台灣曆經22年的統治。由于鄭氏集團政治腐敗,清廷統一台灣得到台灣各族人民的支援和擁護,施琅派員到台灣勸降,聯絡劉國軒。劉國軒見大勢已去,于是派兵監視鄭氏統治集團,鄭克塽、馮錫範隻得上表求降。八月,清軍勝利進駐台灣。澎湖為台灣門戶,一旦失守,台灣即失去了屏障。當時清軍利用“風利舟快,瞬息飛駛,居上風上流之勢,壓攻擠擊”,士氣高漲,在戰争中取得了勝利。

清朝統一台灣後,施琅懇切陳辭,闡述利害,得到大學士李蔚、工部侍郎蘇拜、都察院左禦史趙麟等人的贊同和支援,于是康熙帝始決定堅守台灣,在台灣設台灣府,下轄台灣、諸羅、鳳山三縣,隸屬福建省。台灣、廈門合派一道官管轄。并派兵8000人駐防,設總兵一員,副将二員,澎湖亦派副将一員統兵2000 人駐防。這樣,台灣重新統一于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管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