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作者:十月刀1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科舉制度自隋唐成型以來,曆經千年演變,至明清時期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規章制度,然而,明太祖朱元璋卻對這套制度不太滿意。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衆所周知,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是一位“馬上得天下”的帝王,在他登基之初,明庭内部功臣衆多,他們都是輔佐朱元璋打天下的謀臣武将,在朝廷有着很高的話語權,是以明太祖一度實行“薦舉”制度,即由朝臣向天子推薦任職人選。

顯而易見,這一制度有巨大的局限性:“推薦”的權利掌握在功臣手裡,誰能當官還不是他們一句話的事情?

于是,朱元璋将目光投向科舉制,希望能夠選拔天下人才收為己用。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洪武三年,朱元璋通過科舉,挑選了一些飽學之士,然而很快他就發現,這些人“能以所學措諸行事者寡”也就是說,朱元璋認為,中舉之人全是書呆子,他一氣之下,便将科舉制度廢除,直到十餘年後,才下旨恢複。

然而,洪武三十年,行将就木的朱元璋,又遇上了一件煩心事,這就是所謂的“南北榜”事件。

那麼,這一事件有着怎樣的來龍去脈,朱元璋對這一事件的處理,又展現了為政者對科舉制度怎樣的設計呢?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震驚天下的科場舞弊案

1、“鬧心”的科舉

洪武三十年,一場“會試”如期舉行。

所謂的會試,指的是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下,對考中舉人的學子在京城進行的考試,考中者由皇帝親自面試,決定一甲前三名的人選(亦即狀元、榜眼、探花)。

朱元璋眼見天下人才濟濟,感到非常高興,他大筆一揮,将狀元給了陳安,榜眼和探花則由尹昌隆和劉仕谔摘得。

因這次考試的時間在春天,故人稱“春榜”亦稱“南榜”。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消息一出,天下輿論嘩然:這次的皇榜上面,居然隻有南方的學子,北方人一個也沒有。

于是,憤怒的北方學子将矛頭直指考官劉三吾、白信蹈等人,質疑他們“私其鄉”給同鄉舉子放水。

朱元璋聞訊之後龍顔大怒,他當即訓示考官重新閱卷,在“北士”群體中選取一些賢才錄用。

沒過多久,劉三吾等人上奏皇帝,聲稱“北士”學問本來就不如南人紮實,且其中頗有謗議時政的話,建議皇帝維持原來的考試結果。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北士”群體自然不肯善罷甘休,他們也給皇帝寫了一封奏疏,聲言劉三吾等人“以陋卷呈”,故意将成績不好的試卷呈遞給皇帝。

朱元璋忍無可忍,他将主考官白信蹈、新科狀元陳安等人處死,劉三吾雖然因為年齡過大(85歲)而逃脫一死,他被奪去官職,發配邊疆。

不久之後,朱元璋重新主持考試,這一次,朝廷錄取的人,全是北方士子。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因這次複試在當年夏天,時人稱之為“夏榜”亦稱“北榜”。

從表面上看,朱元璋受了劉三吾等人的蒙蔽,好在他及時止損,糾正了錯誤,然而細品之下,卻不免讓人心生疑惑:如果說春榜盡取南士是舞弊行為,那麼,夏榜盡取北士,難道是一種公平正義的展現嗎?

2、迷霧重重的冤案

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有這樣一句話廣為人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縱觀中國曆史,每逢亂世,軍閥割據之時,往往會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三國是如此,其後的東晉,南宋,都是靠着東南的半壁江山苦撐危局,就連朱元璋本人,也是在平定江南之後,方才誓師北伐,一統天下,及至他建立明朝,也是以南京(應天)作為首都。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江南的土地,在庇護了大量北方避難士子的同時,也形成了它獨特的文化,自南宋以來,由于“衣冠南渡”南方儒學氣氛濃厚,而中國北方卻一直處在戰亂之中。

換言之,南北差異是當時存在的客觀事實,劉三吾等人的話并非全無道理。

更何況,朱元璋本人對此心知肚明,否則的話,他欽點陳安為狀元,豈非向世人昭示,他沒有識人之明嗎?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除此以外,“舞弊案”主犯劉三吾的行為本身就讓人感覺不可了解。

這個劉三吾是個什麼人呢?

據《明史》記載,劉三吾本無心仕途,在老家當隐士,直到洪武十八年,七十三歲的劉三吾才被人引見給朱元璋。

朱元璋見他“奏對稱旨”與自己很談得來,便給了他一個“左贊善”的官職,以後又讓他當了翰林院學士,成為自己的文膽。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明史》還記載道:“三吾為人慷慨,不設城府,自号“坦坦翁”。至臨大節,屹乎不可奪。懿文太子薨,帝禦東閣門,召對群臣,恸哭、三吾進曰:“皇孫世嫡承統,禮也。”太孫之立由此。”

如果史書記載無誤,那麼劉三吾應該是一位胸懷坦蕩的正人君子,他為了堅持儒家傳統禮法,在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去世之後,建議皇帝立他的兒子朱允炆為太孫(也就是後來的建文帝),不惜得罪朱元璋在世的皇子,使他們與皇位絕緣,足見是一位相當有原則性的長者。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很難想象,洪武三十年的時候,這位已經八十五歲的老人會突然性情大變,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利,為同鄉謀取利益。

而大明朝廷在朱元璋去世之後的舉動,也從某種程度上印證了所謂“科場舞弊案”是一場由統治者炮制的冤案。

朱元璋去世之後,建文帝下诏将劉三吾從邊疆召還,讓他在京城頤養天年。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雖然史書之中沒有記載大明朝廷是否為劉三吾平反,不過建文帝的舉動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政治屬性。

中國古代的統治者經常标榜自己“以孝治國”而衡量一個君主是不是“至孝”的一個重要标準,就在于他能不能執行先皇的政策,所謂“先王之法不可變也”如果劉三吾真的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朱允炆怎麼可能在朱元璋屍骨未寒的情況下将他召還?

是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洪武末年的南北榜事件,乃是朱元璋有意為之。

問題也随之而來,朱元璋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1、皇帝的心病

關于朱元璋蓄意制造冤案,打壓南方士子的原因,曆來有多種說法,有人認為這是朱元璋對北方士子的一種拉攏手段,然而從實際層面來看,朱元璋的用意似乎不止如此。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曾讓太子朱标去考察洛陽一代,似乎有意遷都,可惜次年朱标病逝,遷都之議不得不宣告終止。

南京城乃是虎踞龍盤之地,地理位置極佳,朱元璋因何想要遷都呢?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這就不能不提朱元璋的一個心病:南京的官員,實在太多了。

前文已述,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天下的過程中,不得不倚仗一些文臣武将,這些人在大明建立之後,成為大明的開國功臣。

朱元璋對此甚為忌憚,太子朱标在的時候,局勢還勉強可控,然而朱标已死,将來的皇位繼承人朱允炆在自己的長輩面前素無威望,一旦朱元璋駕崩,朱允炆能守住江山嗎?

為此,朱元璋絞盡腦汁,他想的一個辦法是,盡快脫離現有的官僚系統。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按照明朝的制度,官員在某地任職一段時期後,需要進行輪換,可洪武年間的朱元璋卻面臨一個難題:朝廷可以換人,但換上來的新官員,往往是前一任的親朋故舊,他們互相通氣,使得換人的效果收效甚微。

朱元璋、朱允炆祖孫二人自然不甘心這樣的局面,他們動了腦筋:既然南方官官相護,為了打破這種局面,何不引入北人呢?

更何況,朱元璋此舉還有一個現實的考量,元朝殘餘勢力的侵襲。

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元朝的勢力仍然存在,以元順帝為首的蒙古貴族退回草原,不停騷擾着明朝的北部邊疆。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為了解決“邊患”朱元璋想了很多辦法,他多次派遣藍玉、常遇春等人出征,對蒙元進行打擊,此外,他大封諸子為王,允許他們擁有一定數量的軍隊,讓他們充當大明王朝的保護傘

由于地理因素,明軍北征的兵源自然從北方人群中募集,這就要求明朝的統治者,必須在政策上進行調整,以争取北方的人心。

明朝舉行科舉的目的,或許正在于此。

從實際效果來看,朱元璋的政策是成功的,同時也要看到,這一政策為繼承其地位的朱允炆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2、意想不到的結局

元朝統治中原期間,實行錯誤的民族政策,導緻漢人怨聲載道,朱元璋抓住時機,成為反元戰争的最大獲益者,毫無疑問,這是他成功的一面。

然而,在朱元璋死後,建文帝朱允炆卻要面臨一個局面:那些曾經為國戍邊的藩王,手裡都握有兵權,他們的存在俨然成了大明王朝内部的“國中之國”。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朱允炆選擇了削藩,這極大地刺激了明朝的藩王群體,其中尤以燕王朱棣為最,他以“奉天靖難”為由,經過四年的戰争,打下了應天府,成為曆史上鼎鼎大名的永樂皇帝。

從朱元璋的南北榜案來看,考試公平與地域公平的博弈,科舉的目的

在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中,南方士子大多作壁上觀,為朱允炆殉節的臣子也隻有方孝孺等少數幾人,這恐怕是朱元璋制造冤案時始料未及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