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認識太多認知高得吓人的底層窮人

作者:燦爛的神L

這幾年,憑運氣賺到的錢,憑實力全部虧回去。

這是我對認知最深刻的了解。這幾天放假在家,沒事的時候想想來年的打算,還有就是如何能在未來賺到錢,活下去,活的更好。

今天之是以說認知高得吓人的底層的窮人,就是因為過年了,我跟幾個欠我錢的人問:年底,能不能還一部分。

我這才想起來:凡是從我這裡借錢出去的,都是認知高得吓人的高手,可是現在的生活?一貧如洗形容他們,那還是好詞,關鍵是債台高築,舉目無親,艱難度日,生不如死。

可是,他們自己對自己有沒有認知?

現在周圍很多人,跟他聊啥他都懂,說啥都知道。

上下五千年,曆史,人文,國際關系,他比任何人儲備的認知都多。

經濟學,金融學,心理學樣樣精通,動辄跟你談的都是AI,數智貨币,未來10年的趨勢,可是當下連中午吃午飯的飯錢都沒有着落:口袋比臉還幹淨,一群賺不到錢還自以為是的家夥。

我經常告誡我自己:相比未知,已知更容易消耗我們的精氣神。我自己經常告訴自己:學會删除。

過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不跟自己無關的人和事打交道。

我說:我們落伍了,在認知上跟00後差了老大一截,關鍵是自己還自我感覺良好。

為啥?因為過去我們賺到錢了,現在依然賺錢,隻是比原來賺的少了很多。

怎麼辦?

IP怎麼才能打造好?品牌跟品類如何無差别?直播的核心本質是什麼?私域營運的核心邏輯高沒搞懂?

有個讀者公衆号留言:成功了說什麼都是對的,有錢人說什麼話都是真理。

一看這個哥們就是一個認知高手,可是這個話題有啥意義?

何謂成功?什麼是有錢人?标準在哪?成功就是自己佩服你自己,幸福就是自己羨慕你自己。

有錢?夠花就行,需要了有再去賺錢的能力,不會虧待自己,足夠了。

同樣的話在不同的人了解上是不一樣的,年收入一千萬和十萬的人,對于知識就是力量的了解肯定不一樣。

同理,一個殘障人士和正常人對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的了解也是千差萬别。

沒有所謂高認知窮人,窮這個結果本身就說明了認知低,隻是自己死鴨子嘴硬:不承認自己的無知。

不是學曆高就一定認知高,認知高不一定會賺到錢,關鍵是現在還啃着友善面。可是很多低學曆開奔馳坐寶馬,天天夜總會KTV,認知有多高?未必!

想的多,做的少。

認知高隻是你知道的多,但不代表你能做到,我們能賺錢,80%都是沾了時代的紅利:沒有個人的時代,隻有時代的個人。

我2001年在濟南大學西門開手機店,那個時候我認識好多大哥都是開手機店的,兩口子一個月賺個1萬多,那是何等的風光。

現在再去看,大哥們依然還在開店,一個月依然賺1萬多的很少了。

為啥?時代不一樣了。

2003年,非典,我開始做手機批發。那個時候,市場上高手都是賺錢,但是認知高的知識分子?我算半個,因為大學還沒有畢業,還有一個大姐,也是大學畢業,賺了點錢,到處投資:飯店,珠寶,裝修公司,開啥工廠,最後呢?

四處借錢,我認識的知道的被借了一個遍。

突然有一天,她微信問我:弟弟,知道你現在賺錢,能給我借多少,你說個數。

靠,說白了,就是憑借過去的交錢,一次買斷。我借錢給她之後,12年過去了,到現在連句話都沒有。

2008年,淘寶商城電商,那個時候哪有啥精細化營運,但是我認識一個高手,告訴我:開直通車拼命花錢,刷單做銷量。我就想:靠,還有這樣的邏輯。

這個哥們借了我幾萬塊錢,現在呢?到處裝逼,一副自己啥都懂的樣子,我就納悶了:為啥不提還錢的事?

不是認知高低的問題,我隻是認為:所有行動應該結果導向,深入且專注的研究自己擅長的領域,而不是走馬觀花,隻知表意。

如今的社會很實際,沒有多少人會嚷嚷自己有高認知,而且也不是隻有賺到錢了才算有高認知,為啥社會戾氣這麼重,我認為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那些賺到錢了的人一股腦地炫耀自己。

沒有賺到錢也不是因為沒有認知、沒有思想、不努力,隻是眼高手低,或者說自己的機遇不好。

不存在高認知的窮人,隻存在看似高認知的窮人。

人隻能賺到認知範圍之内的錢,按照這個邏輯,你之是以窮,就是因為你的認知還不夠,或者說之前的認知都是錯誤的,僅此而已,無它。

要想賺錢,先得提高認知,提高認知可以幫助自己更好的賺錢。之是以窮也有可能是因為你卡在了行動上,有了一定的認知但沒有将它應用在實際生活上,認知屁用沒有。

反正是我周圍認識的認知高的,現在被限高的比比皆是。

為啥?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2014年我到上海之後,10年過去了,見識了更多認知高的大神,可是下場?10年做了N個項目,關鍵是沒有一個項目有始有終。

2019年,我們進入直播這個賽道,見到的認知高手如雲,可是這些人最後的下場?破産的破産,破信用的破信用,限高的比比皆是。

在這些人身上,我也明白了:所謂高認知,隻要沒結果,那麼所謂的高認知其實基本上不屬于自己,大機率是别人的一些認知。

我看王陽明大傳,洞悉了一句話:王陽明龍場悟道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理論聯系實際。吾性自全,别人的道理不是無用,是自己的實踐加上自己的認知,有了結果,那麼認知自然有效。

懂得那麼多大道理,依然過不好自己這一生,說的就是高認知的窮人。

可是我周圍這些高認識的哥們,能不能跟他們說說?我不敢!

他們活在自己虛拟的高認識的世界裡,認為周圍世界都不懂,懷才不遇。其實是啥狗屁邏輯,關鍵是窮的叮當響,還心憂天下,白日做夢。

當面說真話,背後說好話。

我是真的替周圍這些高認識的窮人焦慮,因為他們還欠我錢,可是沒有還錢的能力,隻有吹牛逼的本事。

很多時候,完美時機,完美錯過的根本原因就是: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認知很高。

晚上想了千條路,早上起來賣豆腐,幹啥吆喝啥。

看到機會,馬上行動?錯了,重新來過,絕不拖延,缺啥補啥,知道自己該知道什麼,該幹什麼。提高認知是要讓自己在原有基礎上看到更大的可能。

追求更高的認知,既不能改變世界,更不會改變自己的命運。馬上過年了,該停下來思考一下過往一年哪裡做的不好,有沒有更好的路徑。

千萬别做高認知的窮人。說的就是那種什麼道理都懂,什麼事情都知道一些,但真正到了賺錢的時候,什麼都賺不到的人。

高認知,就是一個人對某件事的認知深度,光學不練,沒有作用。

每個人都是“我知道”的囚徒。

蘇格拉底曾有名言:我知道我一無所知,我想這裡的“一無所知”便是對知行合一的敬畏。

越是知識儲備豐富的人,越容易長久地陷入自己劃定的認知區域,隻有把所謂的知道“覺”成進步的階梯,并一步一個腳印踏實攀登,所謂的認知,才不會成為走向未來成功的絆腳石!

創業23年,我一直堅信,生活越浮躁,思考越重要。停止内耗,知行合一,專注自己能做到的,晚上思考一下,時間久了,思想自然會提升,行動才有更好的結果。

行動勝過千言萬語,不放棄,能堅持,不做高認知的窮人。

有些事凡是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就要行動起來,為自己的未來拼一把,而不是原地踏步。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問題:拖延、沒有執行力、很多事情也僅僅是知道。

周圍很多人滿腦子都是知識,在知識分子面前誇誇其談,讓别人不知道的,以為他有多麼高的知識?其實頭腦裡空空如也。

不要一味的追求認知,也就是說你所認知的,要腳踏實地的用實際行動去實作,去創造奇迹。

知道不代表能做到,做也不一定能做好。所有的真理,不經過跋山涉水,反複驗證,是不可能真正了解的,對問題的細節也不可能清楚,更不可能解決。

當你把一件事學習的足夠深時,往往就具有了學習能力,就是所謂的一通百通,任何事,都能學得很好。

知不等于識,識不等于行,從知到識再到行,需要不斷地學習、實踐與反思。

實踐出真知!

将所知所識變成腳下的行動,持續地學習實踐與反思,才可能真知真識真行,也不可能成為窮人!

賺錢是不是硬道理?現在這個社會,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沒錢真的寸步難行。

你不破産,永遠體會不到:世态炎涼,人情冷漠,舉目無親,生不如死.......

停止認知内耗,才能站在認知之上,看到更遼遠的世界!

提高認知到底有沒有意義?一味追求認知并不能改變世界,也不會改變個人的命運。

停止自我内耗,做到知行合一,專注自己能做到的,才能用所學所知,成就自己圓滿幸福的人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