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思平治」王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如何影響世界

作者:長安街讀書會
「學思平治」王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如何影響世界

王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如何影響世界

學思平治

「學思平治」王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如何影響世界

★★★★★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倡導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面對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外交如何完善總體布局,推動建構新型國際關系?中國外交如何影響世界?第一,把握時代大勢,以中國選擇穩定世界。過去十年國際形勢波谲雲詭,各種沖突疊加,風險挑戰不斷。國際社會正處于新的十字路口,某些大國基于本國利益至上的原則,試圖開曆史倒車;一些國家重拾冷戰思維,大搞集團政治,制造和利用國際危機,試圖掀起新一輪對抗與沖突的浪潮。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等思潮一度甚嚣塵上,甚至演化為政策層面的貿易戰、科技戰。眼下,新冠肺炎疫情尚未過去,疫情與地緣危機互相疊加,使得國際形勢産生新的不确定性。全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有增無減,各國對公平、公正、均衡的發展環境要求更加迫切,國際社會的混亂狀況亟須方向引導。在目前國際環境下,中國外交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已成為國際社會一支重要而積極的力量,對推動實作更加合理的國際秩序發揮着獨特的影響力。二十大報告指出:“目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于各國人民的抉擇。”這表明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有些國家出現了方向迷失,有些國家可能還在觀望猶豫徘徊,而中國已經作出了明确、堅定和可持續的選擇:“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緻力于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為不确定的世界增加了确定性,為國際社會注入了巨大的正能量。第二,強化中國發展,以自身發展貢獻世界。中國始終在人類共同發展的宏大格局中推進自身發展,同時也要站在全球視野中看待和認識中國的自身發展。二十大報告強調了中國發展的世界意義,中國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曆史任務。這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鬥赢得的曆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曆史性勝利,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的發展為中國也為世界增強了信心。“大陸經濟實力實作曆史性躍升,十年來國内生産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114萬億元,大陸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提高7.2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内生産總值從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中國的現代化探索和發展道路具有世界意義,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作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第三,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态。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命運緊密相連。面對各種緊迫的全球性挑戰,各自為戰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使問題更為嚴峻。在事關人類生死存亡的共同挑戰面前,任何人、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隻有加強團結合作,人類才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向世界提供與世界分享的共同理念和共同目标,将推動人類文明新形态的産生。要從根本上解決好發展不公平不公正不均衡的問題,就必須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落實。推進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推動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為人類的和平與繁榮提供了新方案。強調安全與發展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要共同解決好發展與安全的人類難題。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發展的方向,是中國提出的美好願景。習近平主席指出,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以一種制度代替另一種制度,不是以一種文明代替另一種文明,而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态、不同曆史文化、不同發展水準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這些理念也逐漸得到了各國的響應和接受,赢得了國際社會高度贊譽。正如國際友人所言,人類命運共同體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信任、和平、發展、治理四大赤字。第四,積極建構新型國際關系,畫出最大同心圓。二十大報告強調,大陸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建構新型國際關系,維護開發中國家共同利益。新型國際關系以互相尊重為基礎、公平正義為準則、合作共赢為手段、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最終目标,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互相尊重、公平正義、平等互利是新型國際關系的關鍵所在,而擴大利益彙合點,畫出最大同心圓則是重要的手段與路徑選擇。隻有把共同利益的蛋糕越做越大,而不是把自己利益的擴大建立于削弱他國利益的基礎上,隻想分蛋糕而不是做大蛋糕,蛋糕隻會越分越小。建構新型國際關系,離不開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外交傳統,持續打造全球夥伴關系網絡。建構新型國際關系,也離不開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通盤謀劃,整體推進大國、周邊、開發中國家外交和多邊合作,不斷打造更富包容性和建設性的全球夥伴關系,增信釋疑,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彙點。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充分展現出全球夥伴關系的鮮明特色和時代價值。

【王帆:長安街讀書會成員、外交學院院長】

注:授權釋出,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重慶日報、新華網、央視訊、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視界、中原標準時間、澎湃政務、鳳凰新聞用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注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出處和作者。

責編:馬嘉均;初審:程子茜、陳佳妮;複審:李雨凡

長安街直播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現正面向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各省市縣(區)等所在的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機關部門聯合開展相關黨建閱讀學習活動。近日,經相關部門準許,已正式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中央組織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證監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青團中央等定點幫扶地的有關機關加入“長安街讀書會”黨建閱讀合作機制,并聯合承辦“長安街讀書會”系列讀書學習活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