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藥代茶飲,喝對才有效

作者:健康之路Plue

中藥代茶飲,指用中草藥與茶葉配用,或以中草藥(單味或複方)代茶沖泡、煎煮,然後像茶一樣飲用,主要有治療類、康複類、養生保健類等類型。中藥代茶飲能以藥物的寒熱溫涼之性糾正身體寒熱之偏,強身健體。

但代茶飲不能随意喝,隻有正确運用,才能收到療效。很多人認為代茶飲安全溫和就長期服用,其實使用時有許多禁忌,用不對也可能傷身。

中藥代茶飲,喝對才有效

中藥的四氣五味和歸經

選擇代茶飲的藥材,需要注意中藥的四氣五味和歸經。

1. 四氣

四氣指藥物的寒、熱、溫、涼四種特性,又稱四性。

寒涼藥多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等作用,主要用于熱證。

溫熱藥多有溫中、散寒、助陽等作用,主要用于寒證。

此外,還有一些平性藥物,指寒熱之性不顯著、作用比較和緩的藥物,比如茯苓。

2. 五味

中藥五味是指辛、甘、酸、苦、鹹。

辛味能散、能行,多有發散解表、行氣行血的作用。如幹姜、紫蘇葉。

甘味能補、能和、能緩,多有滋補和中、調和藥性及緩急止痛的作用,比如甘草。

酸味能收、能澀,多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止汗、止咳、止瀉藥多具酸味,比如五味子、烏梅、山楂等。

苦味能洩、能燥、能堅,多具有清洩火熱、燥濕、堅陰的作用,如菊花、蒲公英。

鹹味能下、能軟,多具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如海藻、牡蛎。

五味之外,還有淡味及澀味。淡味多有滲濕、利尿的作用;澀味多有收斂固澀的作用。

3. 歸經

中醫把藥物的作用與人體的髒腑經絡密切聯系起來,以說明藥物作用對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進而為辨證用藥提供依據。如桔梗、杏仁有助于化痰止咳,入肺經;枸杞滋補肝腎,入肝、腎經。

選擇中藥代茶飲,要遵循以下幾點

因證用飲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意思是說,寒證用熱藥,熱證用寒藥。

比如,同樣是咽痛,有的人屬于實熱證,有的人屬于虛熱證,實熱者可以用寒涼藥物代茶飲,虛熱者單純用寒涼藥物清熱,就會導緻脾胃受寒,是以需配伍健脾祛濕化痰的藥物。類似,同樣是大便不通,有的人是胃火引起,有的是肺火導緻,代茶飲要辨證飲之。

因人制宜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同一個代茶飲,比如身體上火要祛火,但對于脾胃虛寒的人來說,需要加些甘草、大棗、生姜、幹姜等健脾和胃的藥物中和,以免祛火藥傷了脾胃。

同時,還要視症狀嚴重程度選不同搭配。比如,身體虛寒又夾熱的人,稍用熱藥可能就會上火,是以要有涼藥輔佐。

中藥代茶飲,喝對才有效

喝法有别

中藥飲片過大或堅硬的需要搗碎,以便藥物成分溶出,如天花粉、青果、羅漢果、川貝母等。如果飲片多呈碎末狀,最好裝入無紡布小袋,制成袋泡茶形式,以友善服用。一些花類中藥飲片由于質地松脆,通常呈碎末狀,最好也采用袋泡方式,以避免嗆咳。

掌握正确用法

代茶飲的中藥飲片,用沸水沖泡前應過一下水,去除雜質和灰塵。茶具最好選擇帶蓋的大口杯(最好是大口保溫杯),沸水泡10~30分鐘即可。代茶飲每日一劑多次泡服至無味為止。

及時調整用量

“是藥三分毒”,代茶飲中藥也不例外。

如藥性平和的枸杞,過量泡服用會造成上火,出現眼屎增多等症狀。另外,枸杞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泡茶喝前,最好咨詢醫生。還有不少人上火時會選擇喝菊花茶,但長時間飲用後發現胃部不适,這是因為菊花的微寒傷到了人體的脾胃。

是以,喝代茶飲講究中病即止(即某方藥治療某病取得效果後,就可停止使用)。

代茶飲中藥選擇舉例

并不是所有的中藥都适合随手一泡。

√ 首先選擇範圍可以參照衛健委公布的藥食同源目錄或者從衛健委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藥名單中選擇,這兩個名單、目錄的中藥既具有藥用價值,又相對溫和,不容易産生毒副作用。

√ 其次盡量選擇花葉類及果實類的,這類藥物不經過煎煮或其它加工就能發揮藥效,更适合沖泡。

√ 再次要盡量選擇一些口感甘甜、清香的中藥作為代茶飲,更加适口。遵循這些原則,其實可選擇範圍就能明顯縮小。

可以把這些具有保健功能的藥食同源的中藥大體分成三類:

一類是偏于涼性、寒性,如:菊花、薄荷、金銀花等,可以起到清熱去火或者解毒的作用;

第二類偏于溫補,如:枸杞子、桑葚、大棗可以起到強身健體補益的作用;

第三類相對平和,如:桂圓肉、玫瑰花等,既有一定的藥用功效,又可以作為調和藥性及調節口味使用。

下面列舉幾種為大家介紹:

1. 菊花

《神農本草經》記載其性微寒,可洩熱清火,治療外感發熱;同時能清利頭目,治療肝火上炎引起的頭暈目眩,清肝明目;還可以解毒,治療各種瘡毒。

菊花因品種不同,作用上亦稍有差别,治療外感風熱多用黃菊花(杭菊花);清肝火明目多用白菊花(滁菊花);解瘡毒多用野菊花。

中藥代茶飲,喝對才有效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菊花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并能降低血壓,同時兼備一定解熱作用。野菊花也有解熱、降壓、增加冠脈血流量及廣譜抗菌作用。

用量:10~15克。

如果是脾胃虛弱甚至是虛寒的人群不建議選擇,孕産婦及經期盡量不要飲用。挑選菊花時,要盡量選味道甘苦清香的,純苦的菊花因為寒性過大,容易損傷脾胃功能,不建議應用。

2.薄荷

《新修本草》記載其性涼。本品可疏風散熱,芳香通竅,清利頭目,還可辟穢,清咽利喉,疏肝理氣。常用治外感風熱,發熱咳嗽、頭痛目赤、咽痛口瘡;肝氣郁滞,煩悶惱怒。

用量1.5~6克。

中藥代茶飲,喝對才有效

本品發汗力量較強,容易耗氣,故體弱汗多者不宜服用,且因其性寒,大量或者長時間應用容易導緻腹瀉,脾胃虛弱者不宜應用,孕産婦及經期不宜應用,不宜單獨服用。

3.金銀花

《别錄》中記載其性寒。本品善于散肺經邪熱,又可清解心胃之熱毒,故為散熱解毒之良藥。用治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還可用于治療癰毒。

中藥代茶飲,喝對才有效

用量15~60克。

由于本品較寒涼,不建議單獨或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功能。

4.枸杞子

《神農本草經》記載本品為滋補肝腎,明目之藥。适用于肝腎陰虛引起的頭暈目眩、視力減退、腰膝酸軟、口幹口渴、遺精等症。本品還兼有潤肺作用,可治肺腎陰虛的虛勞咳嗽。

現代研究表明:本品可以調節免疫功能、促進造血、抗疲勞,有一定的降壓、降脂、降糖、抗惡性良性腫瘤的作用,對于男性不育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用量:5~10克。

因本品能滋陰潤燥,脾胃虛弱,大便溏稀者不宜應用。

5.玫瑰花

《食物本草》中記載其可以疏肝解郁,醒脾和胃,行氣活血止痛。既可以治療由于肝氣郁滞導緻的胸腹脹滿,還可以治療月經不調,乳房脹痛,對于跌打損傷後引起的傷痛也有一定的療效。

中藥代茶飲,喝對才有效

現代研究證明其含有的玫瑰油有一定的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

用量:3~6g。

本品偏溫,大便幹結者不宜單獨使用,且有一定的活血作用,有出血者或有出血傾向者不宜使用。

掌握了以上知識,就可以科學地進行搭配,比如同時有肝腎陰虛及肝陽上亢的人群就可以喝菊花、枸杞茶;如果最近得了風熱感冒就可以短期應用菊花、薄荷茶;如果咽喉腫痛上火的,就可以用薄荷、金銀花茶;如果近期心情不佳,脾胃又偏虛弱的,就可以用菊花、玫瑰花茶;如果心脾兩虛,思慮過度,又有肝火的,就可以用菊花、桂圓肉代茶飲。但要強調的是,代茶飲不能代替藥物,尤其對于病情不清,症狀較重的人群,要請專業醫生指導。

關于中藥代茶飲服用的幾個問題

熱服:多用于寒證及大部分茶飲,指飲用時需趁熱、趁溫,但不宜過燙。

涼服:多用于熱證或夏季時使用,指常溫服用,不宜過涼和冷藏後飲用,以免刺激消化道産生不良反應。

中藥代茶飲類型不同,飲用時間各異。

治療類:中醫講究“中病即止”,即某藥物治療取得效果、達到治療目的後,就可停止使用,不宜久服。

康複類:可遵醫囑在較長時間内服用。

保健類:一般多選取藥食同源的食材,較為平和,可長期服用。但也要辨清體質的寒熱,并關注服用的感受。

● 飲用補氣類藥茶時,不宜食用生蘿蔔、香菜、芥菜等破氣發散的食物,例如人參大棗茶。

● 飲用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藥茶時,不宜食用辛辣、油膩、腥膻的食物,例如金銀花茶。

● 飲用解表發散的藥茶時,不宜食用生冷、油膩的食物,例如生姜蔥白茶。

● 盡量不與西藥同服。

● 中醫認為,辨證論治,也要辨證論忌,具體情況要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