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院長論壇 | 以“善為”促基層“善治” 打造新時代訴源治理“準格爾樣闆”

作者:中國審判
院長論壇 | 以“善為”促基層“善治” 打造新時代訴源治理“準格爾樣闆”

“中國審判”可以訂閱哦!

文 | 内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人民法院院長 祁建軍

院長論壇 | 以“善為”促基層“善治” 打造新時代訴源治理“準格爾樣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大陸國情決定了我們不能成為‘訴訟大國’。”這為人民法院開展訴源治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來,内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準旗法院”)堅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主動融入黨委上司下的社會治理體系和訴源治理大格局。2024年1—4月,準旗法院新收案件數同比下降4.74%,一審民商事案件收案數連續三年下降,“抓前端、治未病”成效逐漸顯現。

堅持黨委上司

主動融入訴源治理大格局

訴源治理是一項系統性、全局性工程,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法院參與社會治理的有效路徑。要深刻認識到黨的上司是推進訴源治理的根本保證,隻有緊緊依靠黨的上司,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上司核心作用,建構體系化的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才能從源頭減少訴訟增量。

以考核督促機制推動訴源治理工作激發最大效能。近年來,準旗法院積極推動将展現訴源治理成果的“萬人成訟率”“一審服判息訴率”等名額納入平安建設考評體系,不斷壓實旗縣和鄉鎮(街道)的訴源治理主體責任,積極建構“黨委上司、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司法推動、法治保障”的訴源治理新格局。2024年1—4月,準格爾旗“萬人成訟率”為1.19%,同比下降0.45%。

以優化資源配置推動沖突糾紛“一站式”實質化解。為避免糾紛發展至“訴”之層級,在準格爾旗委統一上司和政府大力支援下,今年下半年,準旗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将入駐旗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進一步整合彙聚旗綜治辦、警察局、司法局、信訪局等多部門解紛資源,建構全鍊條訴源治理機制和社會沖突化解體系,努力實作糾紛解決“隻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促進基層社會治理從“化訟止争”向“少訟無訟”轉變。

堅持能動履職

持續釋放訴源治理新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端和疏導端用力。為進一步加強沖突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準旗法院堅持依法能動履職,積極探索訴源治理新路徑。

開展送法上門,推動沖突就地解決。準旗法院改變“坐堂問案”的思維定式,主動将審判力量下沉、将解紛重心前移,大力開展法律服務進機關、進學校、進社群、進鄉村、進景區、進企業、進行業,組織87名幹警對全旗200個村(社群)和168家重點企業實行全覆寫包聯,進一步拓展參與基層治理的深度和廣度。2022年該項工作開展以來,準旗法院共開展上門普法活動360餘次,包聯幹警先後實地化解沖突糾紛2000餘起,切實減少了訴訟增量,有效扭轉了案件數量逐年遞增的趨勢。

深化執源治理,着力破解執行難題。準旗法院堅持以“立審執一體化”促進生效裁判自動履行,2024年1—4月,督促當事人主動履行案件163件,主動履行金額達4182.51萬元。準旗法院率先在内蒙古自治區法院系統開展執行直播工作,開創“準點直播·全城獵‘賴’”執行直播新模式,2023年1月該項工作開展以來,直播活動累計觀看人數達348萬人次,促使被執行人主動履行案件達280餘件,實作了“執行一案、宣傳一片、震懾一批”的良好社會效果。

狠抓訪源治理,推動糾紛實質化解。準旗法院注重風險前端防控,嚴把立案、送達、審判、執行等關口,實作信訪沖突早發現、早研判、早化解。準旗法院加強院上司重點約訪、聯合接訪、帶案下訪和包案化訪機制建設,聯合紀委監委、鄉鎮街道等部門建立多元關聯化解機制,涉訴信訪案件數量連續三年呈階梯式下降趨勢。其中,2022年同比下降51.69%;2023年同比下降68.29%;2024年1—4月,同比下降72.22%。

堅持多元共治

共同奏響訴源治理“大合唱”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準旗法院依法有序參與黨委上司下的基層社會治理,主動聯絡各方,最大限度凝聚社會治理合力,促進形成“黨委上司、多元共治”的訴源治理工作格局。

推動訴前調解擴容更新。準旗法院不斷深化“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化解沖突糾紛,聘請自治區、市、旗三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擔任特邀調解員,參與民事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聯合旗工商聯、工會、婦聯及旗法學會等多元解紛力量,将大量沖突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态、解決在訴前,努力實作從法院“單打獨鬥”向“多元共治”的根本性轉變。2024年1—4月,準旗法院訴前調解成功案件為1408件,同比增長35.25%。

引入市場化解紛力量。準旗法院深刻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科學内涵,将訴調對接的“調”向前延伸,吸納市場化調解組織參與訴前調解工作,為沖突糾紛多元化解注入新活力,積極打造“主體多元、充分競争、有益互補”的市場化調解格局。2024年1—4月,市場化調解組織共調解成功案件446件,占準旗法院訴前調解成功案件的30%,市場化解紛機制已成為準旗法院訴前調解工作的重要力量。

探尋多元共治特色模式。準格爾旗礦産資源富集,因而由礦區征拆問題引發的涉土地沖突糾紛也多發易發。準旗法院在旗委政法委統一上司下,因地制宜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區首家“礦區法庭”,探索形成“人民調解優先、行政調解補充、市場化調解輔助、司法調解兜底”的多層次沖突糾紛化解機制。2024年1月,準旗法院礦區法庭成立以來,聯合各鄉鎮街道及旗司法局、信訪局等職能部門,實質化解涉土地沖突糾紛23起,依法助力礦區土地征收工作。

訴源治理是一項長期工程,推進訴源治理,是實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内容。下一步,準旗法院将繼續在當地黨委上司下,充分發揮自身在訴源治理中的參與、推動、規範和保障作用,不斷豐富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踐,做深做實訴源治理工作,努力為推動旗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準法智慧”。

本期封面及目錄

《中國審判》雜志2024年第11期

中國審判新聞半月刊·總第345期

編輯/孫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