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甲烷排放控制行動加快推進,相關政策标準有望在近期釋出

作者:第一财經

大陸正強化大氣污染防治與甲烷排放控制協同,科學、合理、有序控制甲烷排放,相關政策标準有望在近期釋出。

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委會、中節能咨詢有限公司、美國環保協會今天(29日)共同舉辦的“2024甲烷論壇”上,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席科學家徐華清透露,目前該中心正開展煤礦瓦斯自願減排方法學的論證和完善工作,農業甲烷的減排獎補政策也正在研究。

徐華清說,在氣候投融資方面,将考慮出台相關減排政策工具。2023年11月,生态環境部等11部門印發的《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實煤礦瓦斯排放限值的标準,該标準有望在近期按照相關程式盡快釋出。

甲烷是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具有增溫潛勢高、壽命短的特點。根據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在百年尺度下甲烷的全球增溫潛勢是二氧化碳的27.9倍,二十年尺度下為81.2倍,在大氣中存續時間約為12年。該評估報告還指出,要實作《巴黎協定》目标,全球需在2030年大幅削減甲烷排放水準。

徐華清說,甲烷既是溫室氣體,還是優質的燃料和化工原料,也是煤礦安全等領域管控的瓦斯氣體的主要成分,并且與油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垃圾填埋場惡臭等污染物控制具有協同性。是以有效控制甲烷排放兼具減緩全球溫升的氣候效益、能源資源化利用的經濟效益、減少生産事故的安全效益和協同控制污染物的環境效益。

他介紹,近年來,國際社會高度重視甲烷控排,發達經濟體甲烷排放總體呈下降趨勢。美國自上世紀90年代起陸續釋出《甲烷減排戰略》《甲烷減排行動方案計劃》;歐盟推進退煤政策,不斷推動甲烷排放的監測、核算和報告。根據美國和歐盟送出給《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秘書處的溫室氣體清單,2021年美國和歐盟甲烷排放量分别較1990年下降約14%和37%,發達國家2020年甲烷排放量較1990年總體下降29%。

大陸早在2007年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中就明确提出“努力控制甲烷排放增長速度”等目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提出,實施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研究制定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行動方案。

《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稱,近年來,大陸在甲烷資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甲烷排放控制仍面臨統計監測基礎較為薄弱、法規标準體系尚不完備等問題,技術和管理能力亟待提高,需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實提升甲烷排放統計核算、監測監管等基礎能力,全面有序推進甲烷排放控制,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

該行動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技術和标準體系逐漸建立;“十五五”期間,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技術和标準體系進一步完善,甲烷排放統計核算、監測監管等基礎能力明顯提升,甲烷排放控制能力和管理水準有效提高。

在重點任務方面,該行動方案提出,加強甲烷排放監測、核算、報告和核查體系建設,推進能源領域甲烷排放控制,推進農業領域甲烷排放控制,加強污染物與甲烷協同控制,加強技術創新和甲烷排放控制監管,加強全球甲烷治理與合作等。

甲烷排放控制行動加快推進,相關政策标準有望在近期釋出

6月29日,“2024甲烷論壇”現場。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金南表示,全球極端氣候事件頻發與人類活動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緊密相連,甲烷對全球變暖的貢獻率約為1/4,有效控制甲烷排放是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王金南認為,確定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政策措施取得實效,關鍵在于建構一套健全的甲烷MRV(監測、報告、核查)體系,隻有精準掌握甲烷排放動态及其演變趨勢,明确甲烷排放路徑,相關部門和企業才能制定出更加有針對性的減排措施,為國家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撐。

“我們正在經曆一個全球甲烷減排的重要時刻,這是一個轉折點。”美國環保協會總裁柯瑞華在論壇上說,中國可以在上司全球甲烷減排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國近年來發射的幾顆衛星也可以為甲烷排放提供良好的監測資料。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朱慶鋒介紹,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先後建設了4座煤礦瓦斯發電站、2個廢棄礦井瓦斯綜合治理示範基地,累計治理利用煤礦瓦斯3.28億立方米,相當于減少甲烷排放近5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固廢綜合處理能力已超過10萬噸/天,每年可避免數十萬噸甲烷排放。

“《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最根本的特點就是推動甲烷資源化利用。”徐華清說,該行動方案提出注重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地有效控制和減少甲烷排放。

徐華清介紹,根據生态環境部甲烷控制行動方案排程會議的相關資訊,到2023年底,大陸能源活動特别是煤礦瓦斯的利用量達到了57億立方米。在農業領域,特别是在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方面,2023年底綜合使用率已超過78%。在全國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方面也有明顯提升。

朱慶鋒建議,未來,應加大對甲烷監測與減排技術研發的支援,建立完善補貼政策,提升甲烷控排項目的經濟性,以吸收更多的社會資本。建立對重點排放源全覆寫的監測和統計計算網絡,夯實甲烷控排的資料基礎。從政策、标準、技術、商業模式等方面探索切實有效的甲烷協同治理與合作發展模式。

“大陸是能源生産和消費大國,能源活動産生的甲烷排放占比較大,同時農業廢棄物處理等領域也是甲烷排放的重要來源。”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在論壇上表示,必須從源頭上管控甲烷排放,加強技術創新和研發,推動能源結構的優化和轉型。同時要建立健全甲烷排放的監測體系,加強資料的收集和分析,為甲烷減排提供科學依據。

(本文來自第一财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