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很多人都不知道,真正有營養的不是湯,而是湯裡的肉

作者:可鄰健康社群

如果說【喝熱水對身體好】刻在了中國人的DNA裡,那【喝湯有營養】就相當于刻在中國人的骨子裡。

很多人都不知道,真正有營養的不是湯,而是湯裡的肉

大陸很多地區都有喝湯的習慣,比如廣東有老火靓湯,河南有胡辣湯,洛陽有羊肉湯,安徽有淮南牛肉湯,江西有瓦罐湯……

人們認為湯的營養價值比吃肉還高,通過長時間的炖煮,食材的營養成分都在湯裡了,“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藥方”!

可是,喝湯真的有營養嗎?下面就讓我們揭開湯的真面目,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像俗語說的那麼神奇~

很多人都不知道,真正有營養的不是湯,而是湯裡的肉

一鍋湯裡通常有這些東西:蔬菜、肉類等固态食材,水,油脂,鹽、味精等調味料。

當食材和水遇上高溫熬煮,食材會在水的包圍下變得越來越軟爛,在這個過程中,肉類裡的蛋白質将釋放出氨基酸物質,讓湯變得鮮美,同時,脂肪、糖類、水溶性維生素、核苷酸等物質也“雀躍地”離開食材,跳進湯湯水水裡享受高溫spa。

多虧了它們,原本平平無奇的一鍋湯變得香氣誘人,一口下去,能鮮掉眉毛~

很多人都不知道,真正有營養的不是湯,而是湯裡的肉

但是呢,好喝不代表營養價值高,湯好喝的秘訣在于脂肪和各種各樣的風味物質,它們的營養價值是有限的。而且,不是所有營養物質都能溶于水——

能溶于水的營養物質包括水溶性的氨基酸、鉀、鈉等物質,它們存在于湯裡,是可以被人體吸收的。然而,食材中不能溶于水的營養物質占大部分,如蛋白質、鈣、鐵、鋅等,它們和湯湯水水“不對付”,隻會待在肉和蔬菜裡。

舉個例子,人們一直以為骨頭湯能補鈣,炖的越久、湯色越白,補鈣效果越好。實際上,骨頭裡的鈣質不會化到湯裡,喝骨頭湯隻能補脂肪、補嘌呤,長期大量喝這樣的湯,容易增加痛風、肥胖和高血壓的風險。

很多人都不知道,真正有營養的不是湯,而是湯裡的肉

也就是說,喝湯的營養并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高,甚至是微乎其微的,如果經常喝湯,還容易長胖,畢竟湯裡漂浮着很多肉的脂肪,尤其是老母雞湯、排骨湯等肉湯。

可是喝湯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有沒有什麼辦法讓我們健康地喝湯呢?

很多人都不知道,真正有營養的不是湯,而是湯裡的肉

首先要注意這4點:

(1)喝湯的同時也要吃肉,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營養物質;

(2)湯不用煲得太久,否則嘌呤含量會增加,嘌呤增加了,得痛風的機率也會跟着上升;

(3)把熱湯放涼到40℃再喝,太燙了容易損傷我們的口腔黏膜和食道黏膜。

(4)湯少油少鹽更健康。

其次,患有高血糖、高血壓、痛風、膽囊炎的患者最好不要喝湯,即使要喝,也得喝清淡、少油鹽、無糖的蔬菜湯或蛋花湯,又養生又不容易長胖~

(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