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作者:湖北文旅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荊楚文物絢若星辰,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曆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湖北地區備案登記234家博物館,藏品總數250萬餘件(套),每一件文物,都是曆史長河的遺珍,每一套藏品,都是智慧與文明的見證。近期,經各地各機關申報推薦,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文物局)組織遴選,評定出百件“荊楚瑰寶”,現予以推介。接下來,小編将按曆史階段分五期,帶您透過這百件珍貴文物溯源曆史,尋脈荊楚。

本期讓我們來了解關于元明清時期以及近現代時期的文物瑰寶們,一起來看看吧!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泰定鐵鐘

收藏機關:襄陽市博物館

時 代:元

藏品介紹:

在襄陽市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中,體型最大者是1件幾乎滿鑄銘文的大鐵鐘,它也是大陸迄今發現較大的鐵鐘之一。鐘高210、口徑145、鈕高53厘米,重逾2000公斤。圓體,口沿外撇,鐘頂為雙龍首蒲牢鈕。頂端圓弧近平,由細凸弦紋分為内外二區,内區素面無花紋,外區為變形蓮瓣紋;鐘身上部由凸弦紋劃分為四區,區間各分鑄豎書四個大字:“皇圖永固”“帝道遐昌”“佛日生輝”“法輪常轉”,各區鑄滿文字,均為陽文,記述廣德寶露禅寺的曆史沿革、鑄鐘緣由及捐資者名單、财物。該鐘原是襄陽路南漳縣萬同山廣德寶岩禅寺内的一口大鐘,鑄成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明初移至襄陽鐘鼓樓,1984年移至襄王府院内。而重修後的承恩寺又在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鑄造了一口更大的銅鐘懸挂在鐘樓上。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玉雕真武坐像

收藏機關:武當博物館

時 代:元

藏品介紹:

原存于武當山華陽岩,現存武當博物館。為武當山唯一一尊玉雕石像。整體為玉石雕琢而成,人物形象為批發、身着圓領中衣、外罩直領長、雙手互疊置于丹田掐訣、雙腿盤膝而坐。

玄武神又稱玄天上帝、真武大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全稱真武蕩魔大帝,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現在武當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民間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發祖師。明朝以後,在全國影響極大,近代民間信仰尤為普遍。

該造像取材殊異,人物形态刻畫傳神,滿頭披發絲絲清晰,雕琢技藝純熟穩重。不僅表現了明代民間對真武大帝的崇敬之情,也從側面反映了明代玉雕工藝的總體特征。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四愛圖梅瓶

收藏機關:湖北省博物館

時 代:元

藏品介紹:

2006年出土于湖北鐘祥郢靖王墓,位于王妃棺木腳端棺床下方。這件梅瓶小口外撇,短頸豐肩,圈足平底。瓶的肩部飾有鳳穿牡丹圖,腹部四個菱形開窗内描繪了四個故事: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林和靖愛梅鶴、周敦頤愛蓮。足部繪一圈仰覆蓮紋,以卷草紋和錦帶紋間隔三層紋飾,層次分明,繁而不亂,整體制作精美,優雅精緻。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青花四愛圖梅瓶

收藏機關:武漢博物館

時 代:元

藏品介紹:

小口外撇,短頸,豐肩,平足。紋飾上下共分三層,上層肩部飾鳳穿牡丹紋;中層腹部主題紋飾為四個菱形開光,分别描繪古代四大文人以及他們的傾心所愛: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鶴,即四愛圖,形象生動,特征鮮明,場景逼真;下層腹下部繪一周仰覆蓮紋和忍冬紋。

元代青花瓷以景德鎮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傳世稀少,極其珍貴。這件元青花四愛圖梅瓶,造型秀美,線條流暢,色澤濃豔,描繪古代四大文人以及他們的傾心所愛。人物形神兼備,特征鮮明,衣紋用筆潇灑自然,主題紋飾與青花色澤交融一體,是罕見的元青花精品。經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鑒定為一級文物,收錄入《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梁莊王金錠

收藏機關:湖北省博物館

時 代:明

藏品介紹:

出土于明梁莊王墓。金錠扁體弧端,束腰,正面鑄有“永樂十七年四月 日西洋等處買到八成色金壹錠伍拾兩重”銘文,背面素面。永樂十七年是1419年,是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歸來時,從銘文可知,這件金錠是鄭和船隊用在西洋所買的一批黃金制作的。該金錠的發現意義重大,是考古發掘并有銘文實證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文物,為明朝與西洋各國的貿易補充了寶貴材料。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金龍、玉璧、建文款山簡(套)

收藏機關:武當博物館

時 代:明

藏品介紹:

金龍,1982年出土于武當山紫霄宮賜劍台,共出土金龍、玉璧和山簡各一件。因受壓局部輕微凹陷變形,整體儲存完好。

山簡中詳細記述了建文元年(公元1399)正月十五日,湘王朱柏遣荊州太晖觀法師周思禮主持,在武當山紫霄宮福地殿設立建醮法事活動,祈求國泰民安。

金龍造型生動,展現了明代初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中“龍”的形象塑造。造型為并腳行龍,龍口閉合,龍須斜垂,龍身鱗片紋路清晰分明,脊背上有四束流火,尾部略微翹起若虎奔狀,前後五爪伸張有力。

該套文物的出土,對研究明朝建文時期的文化、曆史、宗教和藝術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由于永樂皇帝繼位後,刻意銷毀建文時期的物品,這套文物為明代重大曆史事件的研判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玉璧,1982年出土于武當山紫霄宮賜劍台。共出土金龍、玉璧和山簡各一件。整體呈圓形,外沿略薄,色質乳黃白閃青,入手光滑細膩。

該套文物出土的山簡詳細記述了建文元年(公元1399)正月十五日,湘王朱柏遣荊州太晖觀法師周思禮主持,在武當山紫霄宮福地殿設立了建醮法事活動,祈求國泰民安。

建文款山簡,1982年出土于紫霄宮賜劍台,共出土金龍、玉璧和山簡各一件。豎式長方形,斜肩。正面為陰刻道教符文;反面陰刻明朝湘王朱柏在武當山紫霄宮祈福的祝文,建文元年(1399年)壬申朔十五日丙辰,朱元璋的26皇子之一湘獻王朱柏在封地荊州太晖觀修普天大醮五晝夜後,命經箓法師臣周思禮到武當山紫霄宮福地告聞,投放金龍背負山簡、玉璧飛天,通天通神。

武當山作為明代皇室家廟,得到了明王朝極高的推崇,被封為五嶽之上的“大嶽太和山”。明永樂皇帝曾敕封紫霄宮為“紫霄福地”,并由驸馬都尉沐昕書匾,意指這裡鐘靈毓秀,是人間仙境。

該套文物的發現,對研究明朝的宗教、文化、藝術和重大曆史事件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鎏金銅玄武

收藏機關:湖北省博物館

時 代:明

藏品介紹:

銅玄武原置湖北省均縣武當山草店張爺廟(張爺廟是為紀念張三豐道士所修),1959年文物搬遷時(因發大水)移至元和觀,同年即運湖北省博物館收藏。

該器紫銅鎏金,部分金已脫落,玄武為龜蛇合體,龜首反顧高昂,腿屈伸作爬行狀,背部深刻龜甲紋;蛇首前伸,蟠繞于龜身,遍體淺刻鱗紋,龜蛇首首相對,尾尾相纏,造型生動壯觀。明永樂年間修武當山金殿,塑有大量鎏金銅質雕像,此銅玄武為其中最精者,堪稱巧奪天工之藝術珍品。1994年5月16日,經國家文物鑒定組鑒定為一級文物。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雲龍鎏金鐘

收藏機關:襄陽市博物館

時 代:明

藏品介紹:

雲龍鎏金鐘通高25.8厘米、口徑16.5厘米。通體表面鎏金。圓體,以雙龍腹尾纏繞為提手,龍拱背四腳撐地與鐘體相連,五爪。鐘頂圓弧近乎平整,正中有直徑1.5厘米的圓孔,飾四朵對稱如意雲紋,鐘肩飾十六個變形蓮瓣紋。鐘身由凸弦紋劃分為八區,區内浮雕八個雲龍圖案,區間各飾一朵如意雲紋,共八朵。鐘裙有一圈海水波濤紋,口沿均勻地分布着四個圓形突起,為撞座。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銅鎏金張三豐坐像

收藏機關:武當博物館

時 代:明

藏品介紹:

張三豐銅鑄鎏金坐像,整體銅鑄鎏金,原存于武當山遇真宮,現藏于武當博物館。一組三件造像,主像為張三豐坐像,左右各有道童一尊。

作為一代高道,張三豐在中國古代曆史上有着極大的影響力,在武當山修煉期間,見蛇雀相鬥,悟出名揚天下的武當太極拳。明成祖朱棣皇帝為求見其人,敕建“遇真宮”,希望在此宮能與真人張三豐結緣相遇;天順二年皇帝下令奉送了這組造像,,該造像是目前發現全國現存最早的張三豐造像。

該組造像做工精良,造型生動,風姿飄逸、人物刻畫栩栩如生,展現了明代高超的塑造、鑄造工藝和冶煉技術。為研究明代的文化、曆史、宗教和冶煉技術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吳偉雪漁圖軸

收藏機關:湖北省博物館

時 代:明

藏品介紹:

吳偉(1459—1508),字次翁,又字士英、魯夫,号小仙,湖北江夏人,時人把以他為代表的一批畫家稱為“江夏派”。吳偉兩次待诏内廷,在明孝宗欽賜“畫狀元”以為當代第一,在成化、弘治年間影響較大。此《雪漁圖》為吳偉傳世作品中絹本畫較大的一件,其結構明顯師承馬遠、夏珪“截取”之法,畫面描繪了在湖山相接港灣漁民冒雪捕魚情景。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江漢攬勝圖

收藏機關:武漢博物館

時 代:明

藏品介紹:

絹本設色。作品以鳥瞰視角将明代武漢三鎮盡收眼底。左上方長江南岸的軍事重鎮武昌,城牆蜿蜒環繞,蛇山下黃鶴樓突兀高聳雄居一隅,與對岸晴川閣隔江眺望。畫中長江與漢水隔水而三分城鎮。畫面右側位于漢陽南岸嘴的晴川閣與黃鶴樓隔江呼應,晴川閣後一處石階直達龜山山頂,遙看龜蛇二山隔江對視大有形成鎖江之勢。畫中最下方近景為新興城鎮漢口。岸邊房屋鱗次栉比,幅面雖小,來往貨船岸絡繹不絕,商貿往來繁盛。《江漢攬勝圖》描繪了明代中後期長江、漢水交彙處的水陸景象,再現了當時武漢三鎮的物事風貌,為我們留存了四百多年前武漢三鎮相對真實的圖像記憶,是研究武漢城市發展和曆史變遷的重要文獻資料。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王守仁行書良知詩四絕卷

收藏機關:湖北省博物館

時 代:明

藏品介紹: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别号陽明, 浙江餘姚人,為心學集大成者,主張“知行合一,以緻良知”為旨歸。王守仁集陸王心學大成,創立陽明學派,講學期間,創作很多篇吟詠良知詩,其中以《詠良知四首示諸生》流傳深遠最廣。嘉靖六年(1527),總督兩廣兼巡撫王守仁平定廣西叛亂,第二年九月初八,朝廷派出特使馮恩以行人身份赍捧着皇帝敕書和彩币銀,犒賞王陽明軍,成為明代理學大師弟子,陽明遂書四絕句舊作以贈之,即此《行書良知詩四絕卷》。此卷書于嘉靖戊子(1528)九月望日,書離去世隻兩月有奇,以為絕筆可也。卷有王福庵引首、章太炎和馬一浮題跋。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白玉雙鳳交頸壺

收藏機關:武漢博物館

時 代:清

藏品介紹:

白玉。圓雕。壺的造型為兩隻交頸互擁的鳳鳥。壺蓋為兩隻交頸的鳳首。壺身由兩隻互擁着的鳳鳥身、翅及足組成,雙鳳臉頰相貼,兩足相抵,親昵偎依。壺底刻有“乾隆禦制”填金篆書款。款呈方形,四周飾回紋,凹線填金。這件壺是以造型和紋飾為創新特色的仿生玉器,将自然生物與壺身巧妙結合。器物腹空壁薄,晶瑩潤澤;造型新穎奇巧,制玉工藝水準精湛,銘文款識清晰,字型清秀,鳳鳥紋飾精細傳神。此壺既為飲具,又可作為陳設玉器,是清代乾隆時期宮廷造辦處制作的珍品。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彭漢遺贈孫中山粉彩開光山水人物圖索耳花盆

收藏機關:辛亥革命博物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時 代:民國

藏品介紹:

彭漢遺贈孫中山粉彩開光山水人物圖索耳花盆,一級文物。民國初年景德鎮民窯粉彩瓷器,胎質細膩,釉色青白,呈撇口八角腰鼓形。花盆正面堆塑開光,署墨彩行楷“中華民國元年四月中山先生永壽 彭漢遺私觌”。左側面繪五色旗與十八星旗交叉的雙旗圖案。右側面署墨彩行楷“浔陽豫昌改良監造”。

1912年4月9日至12 日,孫中山應邀通路首義之區——武漢,曾任湖北軍政府司法部副部長的彭漢遺陪同随訪。此期間,為表達對孫中山先生的仰慕之情和美好祝願,彭漢遺将事先定制的花盆以私人名義贈送給孫中山,以作紀念。

這件文物裝飾新穎精美,彩繪淡雅清麗,工筆畫工精細,書法行雲流暢,集書、 畫、印于一體,文雅俊秀,同時也印證了追随孫中山的湖北革命黨人與領袖之間深厚的革命交誼,具有較高的曆史、藝術價值。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中山艦

收藏機關: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

時 代:民國

藏品介紹:

中山艦略呈長流線型,艦體甲闆、艦弦右側各保留有1938年金口血戰裡被炸穿的一個彈洞。艦首印有青天白日旗圖案,艦尾兩側刻有“中山”艦名。

中山艦原名永豐艦,1910年由清政府向日本訂購,1912年建成下水,1913年加入中國北洋政府海軍第一艦隊,1922年孫中山在“廣州蒙難”時登臨該艦指揮平叛鬥争長達 54天,1925年孫中山去世後,為表紀念易名為中山艦,1938年在武漢會戰中于長江金口水域被日機炸沉。中山艦曆經護國運動、護法運動、“孫中山廣州蒙難”事件、“中山艦事件”和武漢會戰五大曆史事件,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見證物。1997年,中山艦被整體打撈出水。1999年,中山艦博物館成立。2008 年,經“整舊如舊,恢複原貌”後的中山艦被遷移至中山艦博物館艦體陳列廳内。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京漢鐵路總工會江岸工會會員證

收藏機關: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

時 代:20世紀20年代

藏品介紹:

該證章呈鋸齒形,中心有一顆紅五角星,中間鑲嵌“工”字。證章背面鑲有“1927”字樣,以及“江1492”編号。2019年11月評定為一級文物。該證章極其稀有,對于研究江岸及武漢地區的勞工運動情況,具有極高的價值。

1922年4月,京漢全路在長辛店召開第一次勞工代表大會,決定成立總工會。不久江岸、鄭州、長辛店等16個地區勞工俱樂部紛紛成立。1922年10月,江岸勞工俱樂部在漢口成立,林祥謙任委員長。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總工會在鄭州舉行成立大會,江岸勞工俱樂部成為其分工會,當年約有會員三千名。1923年2月,在中國共産黨上司和京漢鐵路總工會組織下,位于漢口劉家廟的江岸車輛廠和江岸火車站勞工,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京漢鐵路勞工大罷工。江岸工會在“二七”大罷工中,和全路工會一起,與反動軍閥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争。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畢業證章

收藏機關:武漢革命博物館

時 代:近現代

藏品介紹:

紅銅質地,五角星形。正面中間繪有圓形藍地白色的國民黨黨徽,黨徽中心繪有木犁圖案,“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字樣環繞在黨徽上方,黨徽下方有“中國國民黨”字樣。證章背面镌有豎排陽刻“農村革命”及橫排陰刻“928”證章編号,儲存完好。

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枚武昌農講所頒發的畢業證章。武昌農講所于1927年3月7月正式開課,4月4日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和閱兵儀式。6月19日,武昌農講所舉行畢業典禮,每一名學員都頒發了一枚銅質的五角星形的證章,證章的正面刻着一個金色的犁頭,背面寫着“農村革命”四個大字,引導學生畢業後實際正确方向。這枚證章為武昌農講所學生賀叔階的遺物。賀叔階畢業後作為農運幹部回鄉上司農民進行革命鬥争,不幸被捕,英勇就義。賀叔階犧牲後,妻子一直妥善保管着畢業證章,于1958年捐獻給荊門縣人民政府,後由荊門縣政府調撥給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中國紅軍第一軍政治部告羅田滕家堡群衆書

收藏機關:黃岡市博物館

時 代:1930年

藏品介紹:

1958年1月征集,1994年1月經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為一級文物。傳單為紅色毛邊紙,黑色油墨印刷,手寫楷體,文字豎排,四周留有空白,是紅一軍政治部1930年12月10日印發。土地革命戰争初期,滕家堡劃歸商羅麻特别區,為支援商南起義作出了貢獻。1929年至1937年,紅十一軍三十二師、紅一軍、紅四軍、紅二十八軍多次轉戰滕家堡。1930年12月,紅一軍(軍長許紀慎、副軍長徐向前)在此發出了《告羅田滕家堡群衆書》,鼓舞了人民的革命鬥志,鞏固了革命根據地。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鄂北農民銀行發行的馬克思、列甯頭像銀元

收藏機關:房縣博物館

時 代:1931年

藏品介紹:

1931年鄂北農民銀行發行的馬克思頭像銀元:1931年賀龍元帥率領紅三軍在房縣建立鄂西北革命根據地時鄂北農民銀行發行的貨币,由房縣20位老銀匠打造,當時所鑄銀元分為馬克思圖像和列甯圖像兩種,面值均為壹元,累計鑄造一萬餘枚。此枚面值為壹元的銀币,正面邊上鑄有“中國蘇維埃共和國造”字樣,中間是列甯頭像,反面鑄有鐮刀、錘子組成的圖案、花邊和“壹元”字樣。

該銀元主要流通于鄂西北根據地,銀币在制作過程中,分别采用了鑄、鍛等比較落後的工藝,實物看起來相對粗糙,這恰恰反映了我黨早期革命根據地的經濟、技術狀況,是革命先烈艱苦創業的寫照,為根據地貨币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1978年,由縣财政局移交房縣博物館。至今發現三枚,極為珍稀,目前僅見湖北省錢币博物館一枚、房縣博物館存馬克思圖像和列甯圖像各一枚。1994年5月國家文物局組織館藏一級文物鑒定專家組鑒定杜乃松鑒定為一級文物。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陳潭秋遺劄

收藏機關:湖北省博物館

時 代:1933年

藏品介紹:

陳潭秋原名陳澄,湖北黃岡人,湖北共産主義小組的上司之一,陳潭秋同志作為中共一大代表參加了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五四”以後舉辦“武漢評論”雜志,指導青年思想。與董必武籌辦武漢中學,培養革命新生力量。這封信是陳潭秋同志時任江蘇省委秘書長時,于1933年寫給自己三哥、六哥的一封家書。信中他提到自己四處奔波、漂浮不定的生活,恐拖累了自己的兩個孩子,是以忍痛将孩子們托付給哥哥,希望哥哥們能夠代為照顧。這一封家書不僅是陳潭秋烈士為黨和國家做出重大犧牲的展現,也表明了中國共産黨先驅者們宣傳革命、上司運動、堅持鬥争,為黨的事業四海為家、勞苦奔波的奉獻精神。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名 稱:豫鄂邊區建設銀行邊币石印版

收藏機關:京山市博物館

時 代:中華民國(1912-1949)

藏品介紹:

曹武鎮出土。豫鄂邊區建設銀行一百元紙币印版,該印版刻有六張币面,每張票面額一百元,圖案為二分式,上方刻有“豫鄂邊區建設銀行”主題紋為兩個橢圓開圖案,左邊刻一列火車,右邊飾電站農舍,中間豎刻大寫“壹百元”,票面四角刻“百佰”,下方橫刻“中華民國三十三年印”。票面長12.8厘米,寬5.6厘米。

點選海報檢視文物檔案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一)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二)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三)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四)

編輯/楚小遊

來源/湖北文物編發/湖北文旅

今日話題

💬

你對哪些文物的故事感興趣呢?歡迎點贊、在看,并在評論區與我們互動哦~

關注我們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 END -

本公衆号為公益文旅宣傳,如有圖檔侵犯您的權益,請緻電删除

珍稀文物大賞!遇見百件“荊楚瑰寶”(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