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說80%的英國留學生目标都出錯了?

作者:做留學的馬丁

今天來聊下求職的問題,很多學生,都是目标前置的,先刷好學校,再兼顧好專業,然後畢業後再求一份好的工作。然後會把好學校和好工作等同。

其實不對的,這個邏輯出問題了,好點的工作的邏輯已經發生了改變。不是以前,有留學紅利,留學生稀少,你回國就能被配置設定到稀缺崗位和資源。現在留學生比狗多,用人市場都在挑挑揀揀。不是超一線的名校,哪來什麼名校紅利等你。大家隻能在其他方向額外在兼修。

為什麼說,80%畢業求職的留學生,目标感都出錯了?尤其是那些大廠和好的券商投行。

為什麼說80%的英國留學生目标都出錯了?

一、求職現在需要你本身有對應的實習經曆!

很多學生把重心搞錯了,覺得刷學校就可以一往無前,不是的,學曆隻堪堪過第一道履歷關。你後面是否能被錄用,是否能在筆試面試勝出,對應的實習經曆和項目都很重要。尤其是商科的學生。

現在不止在卷學曆,還在卷你實習和項目的契合度以及多寡。是以,現在很多學生大學大一就開始實習了,一年2段實習,畢業後少的也能最起碼混2-6段實習起步。

還有些學生更卷,大廠的實習難去沒關系,自己花錢找内推也要去,主打一個提前做背景提升。這種背景提升對申請英國的學校其實沒多大作用。但對你畢業後就業會有輔助性幫助。特别是四大這種,以及一些好的網際網路大廠。

為什麼說80%的英國留學生目标都出錯了?

是以你以為隻要刷學曆就夠了嗎?不行的,學術和實踐,一個不能少,人家對萌新的淘汰率比你想的還要高。而且現在越是名校的學生,實習的起手式就要高。尤其是那些想留英國去好點投行和券商的,比如你想去世界九大行求職,你實習基本也要這類起步才行。否則再好的學校,大機率也白瞎。

二、到底qs排名多少才會有大廠就業優勢?

學曆這個關卡,不同的大廠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崗位,不同的需求,真的不是一個标準。

正常來說,QS前200的學校符合大廠就業的最低标準。低于前200的,一般面試關進不了。那麼問題來了,是不是你到了前200,就一定能過比如位元組啊,網易啊,拼dd這種的企業。不一定,還涉及到崗位,涉及到同類競争的人數。

為什麼說80%的英國留學生目标都出錯了?

是以學校方面會被繼續壓縮,比如學校你可能被壓縮到qs前100,甚至前50,一些熱門的,會壓縮到各個主流留學地區限定的哪幾所學校。比如國内清北複交,香港港三,英國g5,坡二,澳洲墨爾本和ANU這種的。他們會有更細緻的細分。

尤其是一些算法崗,資料崗,AI類的,你可能英澳回來的都沒太大作用,即使是名校,依舊不會有優先錄取權,會被美國的留學生和國内頂尖的那幾個學府的學生把位置搶占了。畢竟英澳在這個領域喪失了優勢權。你學校出彩也沒用,針對這類專業,市場更偏愛美國留子。

是以,如果你對自己未來職業規劃是明确的,不要無腦的去刷qs排名,不要單純的覺得qs前200或是前100亦或是前50就有用的。你要根據具體崗位,具體企業去逆推,最起碼逆推一個中位數出來才行。否則也是瞎努力,然後抱怨就業市場太卷。

為什麼說80%的英國留學生目标都出錯了?

三、求職能力才是最大的攔路虎!

有了學曆,實習經曆,學術和實踐這種紙面上的材料都有了,你還要鍛煉你的求職能力。

這個求職能力其實涵蓋了前面所有的東西。比如筆試能力,面試能力,甚至準備履歷以及修改cover letter等等。除了這些看的到的東西,還有很多看不到的東西,畢竟面試這種東西,還存在資源整合能力,既你家庭為機關的社會關系,是否有你可以交換或調動的籌碼。沒有的話,你是否有足夠的等量價值直接去買通這層關系。

都沒有的話,你得靠自己,靠自己的話,你又要做好被市場挑選的準備。被挑選的過程,則非常考驗你的心力,你要來回被試錯,被抛棄,被一次次打擊,你是否能堅持下去,你是否善于總結前面的得失,再下一次繼續面試前表現更優?還是說,你覺得算了,今年太難了,繼續留學讀個二碩得了,用逃避的方式延緩問題,或直接就家裡躺平了,等父母每個月打個萬把塊也能活的挺好?

為什麼說80%的英國留學生目标都出錯了?

總了個結:你以為留學後,刷了個好學校,就是優雅的海歸人士了。就業随你興趣,很好選。都錯了,不要說這幾年行情不好,就是行情好那幾年,你要去大廠依舊需要看學曆之外的東西。尤其是當下,現在屬于你個人資源大于你相關實習經曆大于你學曆。

而且,留學生回國,純粹想着就業的思路本身就錯了。留學生的家底其實普遍都不錯。很多學生其實家裡已經初步具備配置設定資源的資格了。自己還要苦哈哈的去就業做什麼?很沒必要。不具備配置設定資源能力的那幫人,才需要苦哈哈就業或創業去。

而你選擇就業,你得快速朝着配置設定資源的那個職位去努力,而不是在自己的崗位上瞎感動。你要改變你當下的圈層,你隻能慢慢靠近配置設定蛋糕的人,而不是等着被配置設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