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作者:玖琉微讀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請用您發财的金手指,點贊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點關注下點贊,不想暴富都很難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2003年夏天,33歲的魏思麗滿懷希望地在内蒙古赤峰市紅山區西城辦事處大三村買下了一處房産。她用盡畢生積蓄,付出16萬元買下這個占地500多平方米的院落。

當時的她,隻是想為自己和家人尋找一個安身之所,順便創造些額外收入。

然而,命運的轉折往往出人意料。15年後的2018年,這座看似普通的房子被納入當地棚戶區改造計劃。魏思麗驚喜地發現,她當年的投資将獲得高達419萬元的拆遷補償。

正當她為這意外之财欣喜若狂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突然出現,打破了她的美夢。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原來的房主劉亞雲找上門來,要求分享這筆巨額補償金。魏思麗的笑容頓時凝固,一場跨越15年的法律糾紛就此拉開帷幕。

曾經的善意購房,竟演變成一場漫長的拉鋸戰。這場争端不僅牽動了當事人的神經,也引發了社會對誠信和法治的深刻思考。

2003年的盛夏,33歲的魏思麗正處于人生的低谷。失業的陰霾籠罩着她,生計問題如同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心頭。

就在這時,一則不起眼的房屋出售廣告闖入她的視線,仿佛黑暗中的一線希望。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懷着忐忑的心情,魏思麗來到了紅山區西城辦事處大三村。在這裡,她遇見了賣家劉亞雲,一位面帶倦容的中年婦女。

劉亞雲的遭遇讓魏思麗心生同情:不久前,劉亞雲的丈夫田忠林不幸離世,留下她和兩個兒子艱難度日。為了償還高額醫療費用,劉亞雲不得不出售家中唯一的房産。

魏思麗仔細打量着這處房産:一個寬敞的庭院,兩棟一層平房,占地面積達557。8平方米。雖然房屋年久失修,但地理位置優越,潛力巨大。

劉亞雲開價15萬多,這個數字讓魏思麗有些猶豫。然而,當她聽完劉亞雲的故事後,内心不禁被觸動。她不僅沒有還價,反而主動加價5000元,最終以16萬元成交。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8月1日,雙方正式簽署了買賣合同。由于房屋登記在已故的田忠林名下,劉亞雲代表丈夫簽字,長子田軍則代表弟弟田浩簽署了相關檔案。

5天後,魏思麗一次性付清了全部房款。

劉亞雲一家感激涕零,衷心感謝魏思麗的善意。兩個家庭似乎因這次交易結下了善緣,誰也沒想到這筆交易日後會成為紛争的導火索。

當時的魏思麗,滿懷希望地憧憬着未來,而劉亞雲一家則松了一口氣,準備開始新的生活。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就這樣,在2003年的夏天,兩個素不相識的家庭因為一次房屋交易而産生了交集。這個看似平常的買賣,為日後一場驚人的變故埋下了伏筆。

房屋易主後,劉亞雲一家迅速搬離了這個承載了他們太多回憶的家。用售房款還清債務後,劉亞雲靠剩餘的2萬元為一家三口搭建了一個簡陋的栖身之所。

面對生活的艱辛,這位堅強的女性毅然投身于蔬菜大棚的經營中。憑借着不懈的努力,她漸漸擺脫了困境,生活品質逐漸提升。

多年後,她不僅為長子田軍操辦了婚禮,還全力支援小兒子田浩完成了研究所學生學業。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另一邊,魏思麗開始了她的投資計劃。她對兩棟破舊的老屋進行了全面翻新,并在原址上重建立造了兩棟嶄新的住宅樓。

這個過程中,她投入了高達51萬多元的資金。為了籌集這筆巨款,她不得不向姐姐借貸。當時的赤峰市,每平方米的房價僅為1000元左右,51萬元幾乎可以購置超過500平方米的房産。

魏思麗的這筆投資,在當時看來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冒險。

随後,魏思麗将其中一棟房屋出租,開始獲得穩定的租金收入。她的生活狀況逐漸改善,當初的決定似乎開始顯現其價值。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15年間,赤峰市的房價如同坐上了火箭,飛速上漲。當初每平米僅1000元左右的房子,如今身價倍增。魏思麗的投資眼光得到了印證,她的生活品質也随之提高。

她從未預料到,自己與劉亞雲一家還會再次産生交集。

然而,命運的齒輪總是在暗中悄然轉動。2017年10月,一個消息在大三村傳開:這裡要進行棚戶區改造了。

這個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村裡引起了軒然大波。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魏思麗震驚地得知,她15年前以16萬元購入的房産,如今可獲得高達419萬元的補償。這個數字讓她喜出望外,仿佛一夜之間就實作了财富自由。

然而,就在她沉浸在即将到手的巨額财富中時,一個意外的訪客打破了她平靜的生活,為這段看似圓滿的故事增添了戲劇性的轉折。

2017年末的一天,魏思麗家中突然迎來了兩位意想不到的訪客——劉亞雲和她的長子田軍。15年未見,昔日的賣家突然造訪,讓魏思麗感到詫異。

然而,更令她吃驚的是來者的目的。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劉亞雲開門見山地表示,他們希望分得一半以上的拆遷補償款。這個要求如同一記重錘,擊碎了魏思麗平靜的生活。

她怒不可遏,斷然拒絕了這個無理要求。劉亞雲見狀,立即改變政策,開始訴諸情感,提及兩家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然而,魏思麗依然堅持己見,拒絕讓步。

眼見軟化政策無效,劉亞雲退而求其次,要求150萬元的補償。但魏思麗仍然不為所動,雙方不歡而散。表面的平靜下,暗流洶湧。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田軍開始翻閱各種法律檔案,試圖尋找推翻當年買賣合同的法律依據。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發現了一個關鍵資訊:根據1999年的相關法規,城市居民不得購買農村住宅。

而魏思麗恰恰是城市戶口!這個發現讓劉亞雲一家看到了希望。

2018年3月12日,劉亞雲、田軍和田浩正式向法院提起訴訟,将魏思麗告上法庭。他們提出兩項訴訟請求:首先,要求法院判定2003年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其次,要求魏思麗返還房屋或分割拆遷補償款。

他們的底線是200萬元,若魏思麗不同意,他們就要求收回原房屋。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這場突如其來的訴訟讓魏思麗感到既憤怒又無奈。她認為劉亞雲一家的行為是"貪得無厭",是典型的"卸磨殺驢"。

然而,當她冷靜下來後,也意識到當年的交易确實存在法律風險。盡管如此,她堅持認為,如果要追究責任,應該是劉亞雲先違法出售房屋,而她隻是一個不知情的買家。

這場紛争很快在當地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村民指責劉亞雲一家"缺乏道德底線",認為既然已經售出,就不應該反悔。

然而,劉亞雲一家似乎并不在意外界的評價,他們堅信自己是在維護合法權益。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就這樣,一場關于法律、道德和利益的激烈較量拉開了序幕。

2018年5月30日,紅山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了第一次判決,這個結果讓雙方都感到意外。法院支援了劉亞雲等人的第一項訴訟請求,即判定2003年的買賣合同無效。

這個決定無疑給了劉亞雲一家極大的鼓舞。然而,法院同時駁回了他們的第二項訴訟請求,理由是拆遷補償協定尚未簽訂,是以無法對補償款進行分割。

這個判決結果讓魏思麗倍感沮喪。她意識到,按照現行法律,自己作為城市居民購買農村房産确實存在問題。盡管她有心上訴,但經過深思熟慮後,她認識到勝訴的可能性極低。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這場官司似乎已經失去了希望。

然而,魏思麗并未就此放棄。她開始尋找其他可能的法律途徑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命運似乎也在眷顧着她的努力。

2018年10月,當地政府終于公布了具體的拆遷補償方案,魏思麗看到了新的希望。

抓住這個機會,魏思麗立即委托律師向法院提起訴訟。這次,她要求法院判定全部補償款歸她所有。她的理由是,雖然最初的買賣合同被判定無效,但她多年來對房屋的投資和維護不應被忽視。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2018年12月18日,紅山區人民法院作出了最終判決,這個結果可以說是一個相對公平的折中方案:

1。 魏思麗自行擴建的284。8平方米面積對應的補償款,全部歸她所有。

2。 原有兩棟老房子的補償款,按照70%和30%的比例分别歸魏思麗和劉亞雲一家所有。

3。 在配置設定補償款之前,需要先償還魏思麗當年的16萬元購房款。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最終的結果是,在總計419萬多元的補償款中,魏思麗獲得了382萬多元,而劉亞雲一家獲得了37。2萬多元。

這個判決結果雖然沒有讓任何一方完全滿意,但也沒有讓任何一方徹底失望。法院在裁決過程中不僅考慮了法律條文,還權衡了社會公平正義等因素。

這個結果也反映了法律在處理複雜糾紛時的智慧和靈活性。

就這樣,這場持續了近兩年,跨越了15年時空的紛争,終于畫上了句号。雙方都在這場較量中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情感代價,也都從中獲得了深刻的啟示。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魏思麗與劉亞雲家族的紛争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折射出類似沖突在拆遷大潮中的普遍性。這起案件不僅是一場個人利益的較量,更是對社會誠信和法治精神的深刻考驗。

法院在判決時展現了高度的智慧,不僅嚴格遵循法律條文,還充分考慮了社會公平正義和誠實守信等因素。這種平衡之道,為解決類似糾紛提供了valuable參考。

這個案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房産交易中,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謹慎行事,以避免潛在風險。同時,它也警示我們不要被眼前利益蒙蔽雙眼,而做出有悖誠信的行為。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現代社會的基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信用,維護社會的誠信基礎。隻有這樣,才能建構一個公平、正義、有序的社會環境。

女子16萬購房拆遷得419萬,賣家反悔後稱合同無效,法院如何判?

這個案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啟示: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我們必須尊重法律,恪守契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在紛繁複雜的社會關系中找到平衡,實作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德的和諧統一。

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