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焦慮的人常常有一個共同的不良習慣:他們試圖控制未來。
這種心态源于一種過度的生存動力和對未來的強烈欲望。
這導緻他們害怕任何可能的失敗和差錯,希望能夠完美地掌握生活中的每一步。
這種控制欲往往伴随着過度思考和決策分析,導緻内心的煎熬和行動的遲緩。
實際上,這種過度思考并不能使決策更加周全也無法確定生活更加順暢。
通常,這樣的做法隻會導緻不斷的内耗和行動上的遲疑,即使做了充分的準備,也常因為不可預見的事件而導緻計劃落空
人生的一個基本現實是,不确定性是常态。
焦慮的人試圖将這種不确定性全部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進而陷入了無休止的思考和擔憂。
想擺脫這種狀态,關鍵在于放棄對未來的控制欲。
這并不意味着放棄努力,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目前的每一個步驟上,活好每一天,做好當下可以做的事情。
如何擺脫對未來的過度控制欲呢?
以下是一些建議:
1.聚焦于目前,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手頭的事務中。
2.注重過程而非結果,重要的是行動而非完美。
3.接受生活的不确定性,了解它是人生的一部分。
4.設定一個專門的焦慮時間,過了這個時間點必須行動。
5.制定計劃時,不要以年為機關,而是以月或者周來規劃
渴望确定性是人類的自然傾向,但過度追求隻會讓自己陷入困境,害怕前進一步。
應該意識到,沒有任何一種選擇會讓我們陷入深淵。
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學習和體驗,而不是在行動前過分擔心結果。
通過這樣的心态調整,可以更有效地管理焦慮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從現在開始,每天我隻讓你多做兩件事情,雖然這兩件事情很簡單,但一個月以後,你就可以和那個成天胡思亂想、敏感多疑、焦慮抑郁的自己徹底告别,你會重獲一個勇敢、自信、果斷、專注的嶄新靈魂。
而你隻需要每天堅持十分鐘的呼吸冥想,把你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你的呼吸上,這個方法可以加強你活在當下的思維。
當你真正養成了這個習慣的時候,精神内耗已經和你徹底的告别,你再也不會在意外界的一切說法,你的專注力全都放在了你當下做的事情上,你滿腦子想的都是你手頭要做的事情,而不是一些可有可無的外面的雜音。
你的專注力好像變強了,做事的時候你會發現,别人喊你,你可能都會聽不到了,你猶豫糾結的時間也變少了
做事越來越果斷幹脆,不再對任何人事物,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那些曾經讓你痛苦一生的事情你會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看待。
你也不會再執着于自己的認知世界和思維模式你開始接納和自己的過去和現在,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你開始和自己和解,已經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你開始覺知當下,學會欣賞和享受目前的一切。
第一件事情,每天抽出十分鐘的時間,找一個安靜且不被打擾的地方,閉上眼睛,安靜地去呼吸。對,隻需要幹這一件事情—觀呼吸。
把你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吸氣時,空氣和鼻腔的摩擦,注意力跑了拉回來,又跑了,再拉回來。這十分鐘啊,什麼都不用想,隻想呼吸。(具體練習大家也可以參考《情緒自救》一書)
第二件事情,每天時刻觀察一下你自己的腦子在想些什麼,無論是在你吃飯的時候,還是工作的時候或者和人對話的時候,時刻觀察一下自己的大腦都在想什麼。
就這兩件事兒,簡單吧,堅持一個月,你至少可以做出這幾大改變
首先,你再也不會胡思亂想了。當你每次觀察自己大腦在想什麼的這一瞬間,你就會發現你已經停止了胡思亂想,這個時候的你是活在當下的,而不是活在未來的焦慮和過去的回憶中。
這個時候,恭喜你蛻變成功。我帶過上千個中重度焦慮的人徹底走出來,跟着我學習,走出焦慮其實沒有那麼難。
最後,我想送給重度焦慮的朋友五句話:(參考《你就是自己的心理醫生》一書)
1.你所有的症狀都會有完全康複的一天,無論是軀體症狀還是你的情緒體驗。你現在能做的就是做好你當下的每一件事情,等待這一天的到來。
2.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接納那個焦慮中的你,接納那個驚恐發作的你,接納那個胡思亂想、敏感脆弱的你,學會和自己和解。盡管你現在站在人生的黑暗處,但是它也是你人生的一部分。
3.你的人生真的沒有那麼多的觀衆,沒有人注意你,别人的注意力也都會放在他們自己的身上你隻是茫茫人海當中不起眼的一粒,不是地球的中心。勇敢的說,勇敢的做,比畏手畏腳強100倍。
4.你對未來擔心的事情,99%都不會發生,大都是你想象出來的虛假幻想,對事情本身的發展不會改變絲毫。這種幻想隻有一個作用,就是無限增大你對未來的恐懼,平靜的、專注的享受你的現在。
5.不要壓抑你的情緒,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壓抑的時間越久,你的身體越累,終究有扛不住的那一天,别讓壓抑的情緒,最後通過身體症狀呈現出來。
焦慮不是你的錯,你沒有給任何人添麻煩,你也沒有傷害任何人,你腦海中那些想法都是大腦中的思維對你撒的謊。
你一點都不差,你能扛着壞情緒和軀體反應走到今天,已經做的非常棒了請你相信自己可以堅持下去,焦慮不會讓你瘋你自己遠比你想象的要強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