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沉沒意志 台北賽博朋克 獨立遊戲在台灣

《沉沒意志》這個遊戲無論是在遊戲圈内,還是在Steam上都獲得了好評如潮,但是銷量卻始終上不去。

他們的開發過程也十分曲折,5年時間,每個員工都拿着極低的薪水在台北生活,遊戲開發計劃也數次出現問題。

他們未來有什麼計劃,獨立遊戲在台灣現狀如何?

沉沒意志 台北賽博朋克 獨立遊戲在台灣

"你那個簡報怎麼還寫2022年上市?現在都已經2023年了。"

沉沒意志 台北賽博朋克 獨立遊戲在台灣

每次去政府部門做項目彙報,張秉華(Ted)總是忘記修改這一頁。這意味着他們的遊戲又一次延期了。

作為一個年輕的創業團隊負責人,Ted和他的夥伴們已經在開發這款遊戲整整五年。

窮遊戲

2019年,在台北文山區一處偏僻的民宅裡,Ted正式開始了《沉沒意志》的開發。

這是一個由數媒系的同學組成的團隊。

當時他們剛從學校畢業不久,在校期間的畢業作品在"放視大賞"獲得了第一名。

沉沒意志 台北賽博朋克 獨立遊戲在台灣

這個獎項被視為台灣獨立遊戲界的重要風向标,評審都是業界人士,獲獎往往意味着能獲得投資或工作機會。

他們籌到了400萬台币的啟動資金,一半來自家人,一半來自創投機構。

在台灣,遊戲産業的投資環境并不理想,大部分資源都集中在半導體産業。

好在2018、2019年台灣出現了一些成功的獨立遊戲,引發了社會關注,也帶來了一些投資機會。

為了讓資金撐得更久,他們給自己開了極低的薪水,隻有台灣正常薪資的三分之一。

沉沒意志 台北賽博朋克 獨立遊戲在台灣

有的人每月隻領1萬台币(約2000多人民币)。但每個人的薪資也會根據個人情況調整,比如有同僚需要在台中租房,就會多發一些。

"我算是比較幸運的,家就在隔壁,上班隻要一分鐘。"動畫導演遊碩宇指着工作室旁邊的房子說。

這間辦公室之是以選在這裡,是因為租金便宜,每月隻要4000台币。

他們的辦公環境十分簡陋,但遊碩宇的父親——一位數學老師——對兒子的選擇表示支援。

"年輕人就是要闖,就算失敗了還年輕。重點是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後半生會覺得很愉快。"

沉沒意志 台北賽博朋克 獨立遊戲在台灣

2020年,疫情突然暴發。團隊被迫轉為遠端辦公。

他們用了一個叫Gather的軟體,在虛拟辦公室裡用像素小人交流。

這個軟體的特别之處在于,隻有角色走到同僚旁邊才能聽到對方說話,模拟了真實的辦公室場景。

三個月後,台灣解封,他們又回到了這間狹小的辦公室。

30萬字的困境

《沉沒意志》講述了一個深刻的未來寓言:

在人工智能高度發達的未來,算力短缺和失業問題愈發嚴重。

一家公司發明了用人腦提供算力的技術,窮人們進入運算工廠後會陷入沉睡,一睡就是十幾年,醒來後可以獲得一大筆錢。

沉沒意志 台北賽博朋克 獨立遊戲在台灣

遊戲采用2D人物與3D場景相結合的獨特美術風格。

遊戲中的每一個場景都經過精心設計,比如最終章的眠神空間和實驗室,融入了生物和宗教神性的元素。

實驗體被設計成種植的概念,剝奪了行動能力,隻為給核心眠神提供運算能力。

但正是這30萬字的劇情文本,讓他們在尋找發行商時遇到了麻煩。

沉沒意志 台北賽博朋克 獨立遊戲在台灣

"每種語言的翻譯成本都要200萬台币。"Ted說,"大的發行商都希望遊戲首發時就支援多種語言。對于一個叙事類的小衆遊戲來說,他們覺得風險太大了。"

最痛的一課

在開發過程中,他們才痛苦地意識到自己在遊戲開發經驗上的不足。

沉沒意志 台北賽博朋克 獨立遊戲在台灣

"比如說遊戲裡有五天的劇情,如果同一個場景裡的椅子要往左移一點,我們就要去五個場景分别修改。這些都是後來才發現的問題。"Ted說。

他們在前期花了半年時間開發文本編輯器,試圖把複雜的對話邏輯可視化,最終卻以失敗告終。

特别是病房關卡,裡面充滿了"髒代碼"。等到對外測試發現bug時,他們已經看不懂自己寫的代碼了。

資金幾度接近枯竭。

好在政府的獨立遊戲補助計劃及時出現,讓他們得以繼續開發。

這個計劃針對五年内成立的公司,雖然補助金額不足以支撐整個項目,但也有百萬台币的支援。

沉沒意志 台北賽博朋克 獨立遊戲在台灣

但壓力也在持續積累。Ted開始出現恐慌症狀,有時會喘不過氣,發冷。

2024年初的一天,Ted獨自一人在辦公室,突發恐慌症。

他在團隊群裡說了些重話:"為什麼都沒人來?到底有沒有人在乎這個遊戲?"

沉沒意志 台北賽博朋克 獨立遊戲在台灣

"那時候實在撐不住了。"Ted說,"遊戲馬上要上線,工程師又剛有異動。大家都領着極低的薪水,工作量又超出負荷,持續了那麼長時間,自然會有人撐不住。"

視覺總監陳怡佑,同時也是Ted的女友,負責管理财務:"我有時會焦慮地計算我們還能活幾個月,然後問制作人我們還有什麼方式可以獲得資金來源。"

最後半年

2024年中期,團隊決定敲定最後期限:6月18日。

這是他們第一次參加Steam新品節。

但艾爾登法環DLC宣布6月底發售,他們不得不推遲。等到避開了艾爾登法環,又要躲開8月發售的悟空傳說。

最終,《沉沒意志》在7月30日上線。

"現在銷量還不到3萬份。"Ted說。他們覺得"我們原本預期最低是10萬份。"

雖然有很多主播進行了直播,在B站上也有百萬級的播放量,但似乎并沒有轉化成銷量。

沉沒意志 台北賽博朋克 獨立遊戲在台灣

"可能這種類型的遊戲,看看直播就夠了。"技術美術邱家瀚說,"我們在玩法上限制太多,玩家覺得就是一直看字,可能會覺得單調。"

未竟的夢

在辦公室的一角,陳怡佑正在構思下一款遊戲的原畫。

她和Ted已經戀愛多年,但還沒結婚。"這畢竟也是環境跟情況現在是這個樣子,是以也比較難說敢做這麼大的決定。"Ted說。

沉沒意志 台北賽博朋克 獨立遊戲在台灣

"我們想要再拼下一款,再考慮結婚。"陳怡佑說,"這次要做得更商業一些,可能會做成RPG,加入可攻略角色,但又不想失去故事的内涵。在科幻設計上也要更大膽一些,不像《沉沒意志》那樣保守,隻是在台灣街景上加了一點科幻元素。"

采訪結束時,Ted說:"我覺得願意關心獨立遊戲産業的朋友們,都讓我們這些開發者很感動。畢竟市面上現在有那麼多那麼酷、那麼大制作的好遊戲,大家還願意去嘗試這些有趣的有小巧思的小型作品,真的很棒。"

沉沒意志 台北賽博朋克 獨立遊戲在台灣

在他身後的辦公室牆上,貼着《沉沒意志》早期的美術設計稿。

那是遊碩宇為了找投資時畫的動畫演出概念圖,展示他們能做到的極限。雖然最終完整實作了這個概念,但在商業上卻未能獲得預期的成功。

這或許就是台灣獨立遊戲的現狀:有才華,有創意,有理想,但在商業化的道路上,還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嘗試。

導演BK

專注遊戲紀錄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