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漳州市第六批一書記進駐村加入防疫一線

作者:東南網漳州站

當一個好的"主骨"多強度一起抗疫

——漳州市第六批村一書記在防疫第一線展現"硬核"

面對新一輪複雜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漳州市(包括省、市、縣)一書記自覺投入到抗疫鬥争中,踐行起初次使命,展現責任,風雨沖浪,奮戰在前列,化身防疫指揮員, 宣傳人員、軍人、主管,團結帶領黨員聚心共戰,揚黨旗

主動前進,疫情防控時"主骨"

村裡一書記不僅是一個頭銜,更是神電的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危險和艱辛,村裡一書記無所畏懼,挺身而出,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的作用,始終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為全村的生活築牢屏障。

南京縣、西鎮省體育局一等秘書範偉及時召集村"兩委"幹部,對目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讨論評估,梳理細化疫情防控工作流程,确定崗位責任。整合現有資源,在下線與華安縣交界處設立站點1,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築建抗疫防線。

東山縣西坑村市委組織部一書記嚴立芳牽頭成立了村防控上司小組,成立了大資料測繪、重點區域檢查、全面聯絡等五個小組,建立了日常資訊聚合機制。同時,主動對接縣科技園管理委員會、鎮海洋和漁業站,組建海上巡邏隊,建立3個防控服務點,形成防疫"聯盟"。

長台區市檢察院第一書記周學軍帶領村黨員幹部進戶,用手機APP教他們登記核酸檢測預約。利用村民文化活動廣場,設立國家核酸檢測點,打開核酸檢測通道3條。同時,租用兩輛公共汽車,為行動不便的人士、喪偶老人和竹、旗等山地人員提供交通服務。

市科技資訊研究所隴海區白塘村一書記張鵬組織村"兩委"幹部進屋,檢查中高危地區外國遊客、返鄉村民情況,重點對全村72家住宅酒店、53家餐廳、28間出租屋、4家娛樂場所地毯式排房。

廣泛宣傳,增強群衆防控意識

面對村民防控意識參差不齊,為了深化村民疫情意識,加強農村群衆科學防控意識,村裡一書記除運用橫幅、手機講道、"村聲"、宣傳欄目等常用宣傳方式外, 還能根據當地情況,通過油詩、"三句半"等接地氣的宣傳方式,讓村民深刻認識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緊迫性。

集美大學華豐鄉良浦村一書記林雄喜通過張貼宣傳口号、建立微信群(村級3個、村級微信群14個)、廣播、電話留言等方式,積極營造疫情防控強勢氛圍。

盧浦縣後坑村廈門理工學院一等秘書王偉組織志願者在全村主幹道、住戶、人員聚會場所等場所懸挂橫幅、分發防疫宣傳冊,通過"村環"和移動宣傳車開展防疫宣傳,每天兩個時間段進行防疫宣傳,提醒村民遵守疫情規定。 預防要求。

雲縣市警察局一書記、玉樹和平村林月文指導村"兩委"幹部實施"一四網"模式,即在村廳用擴音器廣播空中宣傳,由村"兩委"幹部帶領班組進入戶内宣傳, 同時通過電話,微信群勸說人們走出去。

采取更多措施,建構群防防線

針對突如其來的新一輪疫情,村裡一書記沒有搞砸,而是講出了方法、政策、針對性防控工作。通過認真的人員測繪、疫情監測、環境殺傷、物資供應、物流等工作,精準政策,嚴防死亡,不留死胡同,建立嚴密的防線,抵禦集團控制,使土壤負責,守土責任,守土盡職盡責。

濪安縣亭陽村省交通廳一書記蘇璐芳充分發揮"自主摸排、大資料"的作用,在全村開展"拉網式"排查,及時掌握高危地區返鄉人員動态,做到到底盤點清楚,情況明了,不要留下死胡同, 不要錯過一個人。同時,實時跟蹤掌握相關人員的變化情況,嚴格執行措施,確定控制到位。

盧浦縣老城區後村一書記沈曉傑組織村"兩委"幹部采取分包幹部的方式,分包組聯戶、責任人、挨家挨戶協助核酸檢測預登記,并由村組長對11個疫區返鄉進行嚴格控制。同時,積極多方努力協調愛心人士捐贈口罩10萬隻,有效解決了防疫物資緊張問題。

漳州市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位于平河縣安侯鎮馬三村一書記陳明東,借助網格管理模式開展測繪工作,做到水準向邊緣、垂直到末端,不漏一戶,不漏人。組織成立"黨員突擊隊",密切跟蹤重點人群開展深入細緻的調查和防疫知識宣傳,加強對村口的監管,在村口設立崗位檢查,形成閉環管理。

漳州台商投資區自然資源局梅鎮開普藤坑村一書記李志軍組織了161名黨員上崗,成立了半山、石門、天邊等8個工作組,加入疫情防控一線。實施"黨員志願者"模式,設立11個黨員先鋒崗位,在村門口設定10張疫情防控卡,實行24小時值班,有效阻斷疫情蔓延。

在疫情防控這片無煙戰場上,村一書記将始終恪守第一責任,擔負第一責任,保持工作第一作風,團結帶領黨員,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保護家長、村民的生命健康。(記者吳麗豔,閩南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