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秋天山楂便宜,買2斤在家做山楂糕,味道太好,再也不想上街買了山楂糕——老井說——

作者:市井覓食記

10月山楂便宜,買幾斤在家做山楂糕,原來“純山楂糕”是這味道

秋天山楂便宜,買2斤在家做山楂糕,味道太好,再也不想上街買了山楂糕——老井說——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場秋雨一重寒。轉眼間已經到了深秋時節,每次出門都能感覺到氣溫明顯地降低,秋天的氣息也愈發濃烈。一到這樣的季節,人們就特别容易嘴饞,火鍋、羊肉湯這些更是無法抗拒的美味,每次一看到就忍不住大吃特吃,悄悄地給自己貼上了“ 秋膘”。貪吃一時爽,但在吃這些的時候,也要小心給我們的帶來過大的消化負擔。這時需要多食一些助消化開胃的食物,而山楂就是很不錯的選擇。

秋天山楂便宜,買2斤在家做山楂糕,味道太好,再也不想上街買了山楂糕——老井說——

“寒秋最愛山裡紅,樹樹挂滿紅燈籠“,秋天正是山楂上市的季節,一個個紅豔的山楂好似紅燈籠一般,甚是誘人。提起山楂首先想到的就是冰糖葫蘆,在過去冰糖葫蘆可是每個人童年的最愛,酸甜可口每次都吃不夠,除了糖葫蘆之外,山楂糕和糖葫蘆也有着一樣的“童年地位”,酸甜可口、Q彈嫩滑。

早在清朝年間就已經有山楂糕了,那時山楂糕地位可不一般,由于酸甜開胃的口感備受慈禧太後的喜愛,被列入宮廷糕點,并賜名為“金糕”,秋季正是吃山楂的好時節,不如買上10元錢,做2斤山楂糕,酸甜開胃還能有助消化,老人小孩都喜歡,無添加版“山楂糕”的做法分享給大家,比街上賣的山楂糕味道純粹多了,有着濃濃的果香味,酸甜可口,吃完會忍不住感歎:原來“純山楂糕”是這味道!

你會在家自制山楂糕嗎? 單選

0人 0% 會,看起來比賣的好吃,簡單會試試

0人 0% 不會,沒時間沒工具,還是買的友善 投票

秋天山楂便宜,買2斤在家做山楂糕,味道太好,再也不想上街買了山楂糕——老井說——

<h1 class="pgc-h-arrow-right">山楂糕</h1>

所需食材:山楂2斤、白糖400g、檸檬半個。

秋天山楂便宜,買2斤在家做山楂糕,味道太好,再也不想上街買了山楂糕——老井說——

第一步: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鹽和山楂,浸泡5分鐘後,清洗掉山楂上的灰塵。

秋天山楂便宜,買2斤在家做山楂糕,味道太好,再也不想上街買了山楂糕——老井說——

第二步:清洗好的山楂,用勺子尾部将山楂的的花蕊挖去不要,山楂的梗不用去掉,花蕊會影響山楂糕的口感和味道。

秋天山楂便宜,買2斤在家做山楂糕,味道太好,再也不想上街買了山楂糕——老井說——

第三步:鍋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入山楂,煮開後轉小火煮1分鐘左右,煮至至山楂表皮開裂即可。

秋天山楂便宜,買2斤在家做山楂糕,味道太好,再也不想上街買了山楂糕——老井說——

第四步:山楂煮好後投入涼水中,晾至微涼,煮山楂的水不要扔掉,倒入碗中留下來備用。

秋天山楂便宜,買2斤在家做山楂糕,味道太好,再也不想上街買了山楂糕——老井說——

第五步:山楂煮完後比較軟爛,晾涼後輕輕一拽山楂的梗和筋就出來了,裡面的核也順帶被拽出來,去掉梗、筋和核,隻留取果肉的部分,這樣打出來的山楂泥口感更細膩。

秋天山楂便宜,買2斤在家做山楂糕,味道太好,再也不想上街買了山楂糕——老井說——

第六步:将山楂果肉放入榨汁機中,倒入少許煮山楂的水,将山楂打成泥狀,山楂中含有大量的果膠,山楂的量比較大的話,可能一次性打不完,可以分幾次将山楂打成泥,打好的山楂泥用濾網過濾一下,這樣可以使山楂糕更細膩。

秋天山楂便宜,買2斤在家做山楂糕,味道太好,再也不想上街買了山楂糕——老井說——

第七步:鍋中加入山楂泥,擠入少許檸檬汁,加入400g白糖,小火慢慢熬制,熬至山楂糊能挂在鏟子上不容易脫落就可以了,糖的量不能過少,太少的話做好的山楂糕不容易成型,而且口感會很酸。

秋天山楂便宜,買2斤在家做山楂糕,味道太好,再也不想上街買了山楂糕——老井說——
秋天山楂便宜,買2斤在家做山楂糕,味道太好,再也不想上街買了山楂糕——老井說——

第八步:找一個合适的模具,刷上一層油便于脫模,将熬好的山楂泥倒入模具中,待微涼後,放入冰箱中冷藏一晚就成型了,可以切成自己喜歡的形狀。

秋天山楂便宜,買2斤在家做山楂糕,味道太好,再也不想上街買了山楂糕——老井說——

<h1 class="pgc-h-arrow-right">——老井說——</h1>

1、在打山楂時,它的果膠含量比較高,加入水的量能使破壁機正常運轉就行了,但是不宜加入過多的水,會延長山楂泥的熬制時間。

2、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一半的白糖,一半的冰糖,若全部使用的冰糖的話,山楂糕不容易成型。

秋天山楂便宜,買2斤在家做山楂糕,味道太好,再也不想上街買了山楂糕——老井說——

廚藝有限,多多指教,吃好玩好,明天見。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單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