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通發力物聯網“全網通”技術,能否成功收割全球IoT市場?

5月23日下午,高通、中國移動研究院和摩拜單車共同宣布展開合作,啟動中國首個emtc/nb-iot/gsm(lte cat m1/nb1和e-gprs)多模外場測試據介紹,本次合作測試的主要内容是利用中國移動的2g、4g多模網絡,在摩拜單車智能鎖上裝配高通面向物聯網的mdm9206 lte-iot全球多模數據機。

由于共享單車近期的話題性,摩拜單車在本次活動中的角色吸引了外界的關注,被解讀為謀求全球發展的重要一步。不過,it之家編輯認為,這次合作背後對物聯網全球市場訴求同樣強烈的,還有高通。

善弈者謀局

物聯網時代的萬物互聯将為未來生活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業内人士預計,到2020年将有500億台裝置可以實作互聯。這些裝置的應用場景和智能手機不同,傳統的近距離無線接入技術和移動蜂窩網技術在覆寫範圍、功耗、系統容量等特性上的綜合表現無法适應物聯網時代的需求,于是lpwa技術(low power wide area,低功耗廣域技術)開始興起。這是一種技術類型的統稱,擁有低功耗、低成本、廣覆寫、大容量等特性,在物聯網領域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lpwa技術陣營衆多,總體可分為兩類,一類工作于未授權頻譜,如lora、sigfox等技術;另一類工作于授權頻譜下,得到3gpp支援的2/3/4g蜂窩通信技術,例如ec-gsm、emtc、nb-iot等。其中,lora是美國semtech公司采用和推廣的技術方案,其他成員包括思科、ibm等。sigfox技術則興起于法國sigfox公司以超窄帶技術建設物聯網裝置專用的無線網絡。

而emtc和nb-iot是3gpp在2016年6月份推出的兩個新的行業标準。emtc是lte-m在3gpp r13中的叫法,保留原有lte協定對硬體環境的相容性,同時針對物聯網的應用場景在lte的基礎上裁剪、優化得到。nb-iot也是基于蜂窩的窄帶物聯網技術,是nb-ciot(成員包括華為、vodafone、高通等)和nb-lte(成員包括愛立信、諾基亞)的合體。

emtc和nb-iot是近年在衆多技術中脫穎而出,不僅因為是3gpp主推的行業标準,且因設計之初就針對物聯網裝置進行了優化,在低系統複雜度、低功耗、長壽命、qos等方面有很大的優勢。emtc和nb-iot的基本技術參數如下:

可以看出,emtc和nb-iot在技術和功能方面有很多地方重疊,也有很多不同,呈現相輔相成、彼此互補的關系。但目前,全球各個國家、各個營運商對網絡制式或者發展選擇标準不一樣,例如美國以emtc為主,在南韓,部分電信營運商表示更喜歡nb-iot,也有不少選擇lora,國内中國移動是既有gsm也有nb-iot,未來也會嘗試emtc,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目前主要焦聚的是nb-iot……總體而言,在接入技術的選擇上,呈現碎片化的狀态。

上面說的是總體的局勢。所謂“善弈者謀局”,在此局勢下,高通的選擇是多模多頻的解決方案,支援nb-iot/emtc/gsm等,而不是選擇一方站隊。

優勢和擔憂

正如前文介紹,面對目前物聯網市場碎片化的狀态,高通選擇的是多模多頻的解決方案,有點像走物聯網中的“全網通”路線,這樣自然是有優勢的。首先,由于碎片化的局面,對于隻押注一種技術解決方案的廠商而言,雖然成本降低,但商用也存在不确定的風險。而高通選擇支援多模多頻,一定程度上就能抵消這種風險,加快技術的商用化,例如在和摩拜單車、中國移動合作項目的主角mdm9206物聯網晶片,就是提前商用的成果。根據高通官方的資料,目前在全球商業和工業物聯網應用中,超過30種設計正在采用這款晶片,同時高通表示現在已經能夠每天出貨超過一百萬顆物聯網晶片。提前商用的優勢顯而易見。

同時,采用多模多頻的路線也是更為靈活的選擇。如果未來營運商将相關網絡在部署3年或5年後進行調整,将相關的頻段和模式也進行調整的情況下,那麼高通的子產品也能夠滿足這些需求,并通過更新軟體應對相關調整,相當于提高了子產品的生命周期。

同時,作為手機晶片巨頭,高通還在物聯網子產品還引入手機中具有的多種服務,如藍牙、wifi、nfc等,有利于展示自身的技術積澱,對于未來的發展能夠做到差異化,也是有利的。

可以看出,在對于未來物聯網時代的布局上,高通走的是穩紮穩打的路線,不求劍走偏鋒,而是尋求最為穩妥的解決方案。這種打法的意圖也很明顯:就是要覆寫全球使用者的需求,為未來收割全球iot做準備。這背後,自然需要足夠的技術積澱和财力支援,更為重要的是,物聯網整個産業尚未成熟,變數還很多,目前仍不能斷言哪一種選擇未來一定會成功。但“兩條腿走路”,終究不是壞事。若說擔憂,恐怕就是多模模組帶來的成本提升了吧。并不是說成本提升本身會帶來多大的影響,而是如果萬一未來營運商或電信部門對網絡部署的方向對高通不利,那麼多模和單模之間的成本差異,顯然會影響客戶的選擇。

但總體而言,目前it之家編輯對于這種“通吃”的戰略還是看好的,至于未來的變數,相信對于高通而言,也能夠有靈活應對的方法。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