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青海草原走上世界舞台的“格桑花”,藏族姑娘切陽什姐三戰奧運

作者: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林楚晗 綜合報道

實習生 王婉瑩

8月6日,在東京奧運會女子20公裡競走比賽中,中國選手楊家玉、切陽什姐、劉虹三朵金花出戰。最終,劉虹獲得銅牌,切陽什姐獲得第7名,而楊家玉由于在比賽中吃到三張紅牌被判罰禁賽兩分鐘,最終隻獲得了第12名。

從青海草原走上世界舞台的“格桑花”,藏族姑娘切陽什姐三戰奧運

看到切陽什姐這個名字,觀衆們都感到好奇,她是少數民族嗎?1990年出生的切陽什姐是一名地道地道的藏族妹子,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20公裡競走中她摘得一枚銀牌,也是奧運會曆史上首位中國藏族運動員。

賽場上的她沉着、冷靜、霸氣;賽場下的她開朗、活潑、甯靜。有人說,她是一個愛笑的女孩兒;她說,自己是一個愛哭的姑娘。但不論是什麼樣的她,心中總有一種力量,支撐她時刻拼搏,逐夢向前。

從青海草原走上世界舞台的“格桑花”,藏族姑娘切陽什姐三戰奧運

堅忍不拔的“格桑花”

切陽什姐出生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甘子河鄉一個普通藏族牧民家庭,和許多藏民一樣,貧苦一直纏繞着她們的生活。但是藏族兒女天生就開朗樂觀、淳樸誠實,6歲起切陽什姐就跟着父親放牧,而切陽什姐從小就展現出了運動天賦,9歲她就學會騎馬,學校的運動會她總是能捧回獎狀。

看到切陽什姐在體育方面有一定天賦,體育或許是走出貧窮的一條道路,于是父母将她送進了體校,開始練習田徑。

對于自己的愛徒,切陽什姐的啟蒙教練周曉雲是這樣評價的:“她從小就是個不服輸的孩子。”在周曉雲的眼中,切陽什姐是一個性格開朗、誠實質樸的藏族姑娘。“從一開始練中長跑,她身上就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争強好勝的個性很鮮明,對于運動員來說,這一點非常重要。“

切陽什姐在國小五年級開始跟随周曉雲練習中長跑,因為是業餘體校,切陽什姐和其他體校的同伴都是在課餘時間練習。

周曉雲說,那時候因為條件所限,學校沒有場地,所有的學生都隻能在馬路上練習。雖然條件艱苦,但切陽什姐從來都沒有消極懈怠的時候,學校運動會上的中長跑比賽中,切陽什姐總是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從青海草原走上世界舞台的“格桑花”,藏族姑娘切陽什姐三戰奧運

“與其說是我選擇了競走,還不如說是競走選擇了我”

2006年9月,切陽什姐進入青海省體育運動學校。從2008年開始切陽什姐開始轉項競走,而誰曾想到這位世界聞名的競走名将與競走的結緣不過是意外之舉。“我剛開始練的不是競走,是中長跑。”能與競走結緣,可謂是機緣巧合。當時,競走隊選拔運動員,教練讓切陽什姐陪隊友李毛措去操場上“走兩圈”,沒想到這次不經意間被拉去的“小陪練”,竟成了日後享譽世界的競走名将。

“與其說是我選擇了競走,還不如說是競走選擇了我。”切陽什姐說。

轉項的陣痛和挑戰對于運動員來說是極其痛苦的,除了教練、隊友和自己,沒有人能體會、了解和明白。不同的技術體系,不同的比賽規則,不同的賽場環境,一切都是全新的開始。“真得很難,太難了,走的時間長了,動作難免變形。那時,特别害怕吃卡,在比賽中我要時刻注意裁判在什麼位置,有時我還刻意躲在别人的身後,生怕裁判看到技術動作犯規。”

從2008年4月轉項,到2009年3月第一次踏上競走賽場,僅僅11個月,她就在全國競走比賽中嶄露頭角。雖然隻獲得了第4名,但切陽什姐卻一戰成名。從此,她如同開挂般,全運會、亞運會、奧運會、世界田徑錦标賽等大大小小的賽事上,她斬獲獎牌無數。

從青海草原走上世界舞台的“格桑花”,藏族姑娘切陽什姐三戰奧運

第三次出征奧運會

本屆東京奧運會也是切陽什姐第三次出征奧運賽場,對于她來說,從青海海北草原走向國際賽場,從默默無聞到渴望擁有更多獎牌,這個藏族姑娘從未放慢追逐夢想的腳步。

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切陽什姐這個名字被無數中國人記住,她以破亞洲紀錄的成績獲得女子20公裡競走的第三名,成為第一個摘得奧運獎牌的藏族運動員。

可倫敦奧運會之後,這位笑靥如花的藏族姑娘卻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很少有人知道,那些年切陽什姐經曆了從巅峰走向低谷的過程。

在參加倫敦奧運會之前,切陽什姐在大賽上的最好戰績是大邱世錦賽第五名,個人最好成績是1小時27分04秒。但初登奧運賽場的她不僅拿到了銅牌,還以1小時25分16秒打破了師姐劉虹保持的亞洲紀錄。當時她的教練張阜新在賽後也連呼“超水準發揮”。

可“超水準發揮”的背後卻是身心透支的代價。奧運會後,切陽什姐突然發現自己“走不動了”,疲倦的身體甚至無法承受日常訓練的強度。

“那幾年我的成績上得比較快,每一年的疲勞累積起來,慢慢的身體有點承受不了了。特别是奧運會的那場比賽對我的身體是一個很大的消耗,那場比賽之後我的身體真的就不行了。”切陽什姐回憶說。

2013年8月的莫斯科世錦賽上,切陽什姐以1小時31分15秒位列第15位。10月心灰意冷的她做出了一個痛苦的決定,告别國家隊,回到青海海北的家中休息。

回到家中的頭兩個月,切陽什姐把自己關在家裡,吃不香、睡不好,糾結着未來何去何從。“每一次想放棄的時候,總覺得有些事情還沒做完。不甘心,有遺憾,還是想拼一拼。”她說。

突然有一天,她想去外面走走,于是當天她訂了火車票去了西藏。“總共待了10天左右,在那裡感覺人突然安靜下來了,别人聽起來可能覺得有些誇張,但是就是覺得像變了個人一樣。”切陽什姐說。

正是西藏之旅讓她重新審視自己,找回了内心的平靜。但是在回來後,切陽什姐并沒有立刻回歸國家隊,而是繼續休息,彌補多年艱苦訓練對身體的虧欠。

2014年10月,經曆了長達一年沒有訓練沒有比賽的生活後,切陽什姐重返國家隊,憑借強大的意志和堅持獲得裡約奧運會的入場券。裡約之行,切陽什姐沒能續寫4年前的輝煌,切陽拼盡全力,最終沒有進前三,她帶着遺憾歸國。

從青海草原走上世界舞台的“格桑花”,藏族姑娘切陽什姐三戰奧運

此次征戰東京奧運會,奪得獎牌是切陽什姐唯一的心願。從倫敦到東京,10年的青春,10年的夢,這個藏族女孩她從未停止,一直在路上。

曾經切陽什姐教練曾對她說:“跑夠8萬裡,你就能獲得第一。”每一次走上賽場,她的目标和信念都從來沒有改變過“。隻要比賽,就是奔着金牌去的。賽場上沒有誰怕誰,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要拿出最好的競技狀态和精神面貌,因為我代表的是中國,代表的是青海。”切陽什姐說。

8月6日,雖然在東京奧運會女子20公裡競走決賽中,切陽什姐隻獲得了第七名,但是這絕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開始。

如今,切陽什姐的事迹在海北草原無人不知。她是無數孩子心目中的榜樣,她堅持不懈、勇于拼搏的體育精神已超越賽場上的價值。

(資料圖來源于新華社)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