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开国之君才能称“祖”,为何清朝有三位皇帝都称“祖”?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春秋战国在内,历朝历代一共用涌现出了422位皇帝,这还不算上程胜吴广张献忠这样的草头天子,后世对于他们也各有各的叫法,比如说春秋的楚庄王、晋惠公、唐朝的唐太宗,这些对君主的称呼实际上是按照庙号、年号、谥号三者严格来进行分配的。

历史上开国之君才能称“祖”,为何清朝有三位皇帝都称“祖”?

我们首先来说下谥号,这是东亚的古代君主或者诸侯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品德修养而盖棺论定,给予的称号,隋炀帝的谥号“炀”,就有“残暴无道”的意思在里头,而“幽”“厉”“谬”“丑”等字眼都是谥号,表达这个君主昏庸无能的意思,比如我们最为熟知的周幽王,不过到了唐代以后,谥号有点乱用了,不少皇族为了彰显自己的先辈,瞎起谥号,说出“何不食肉糜”这句千古名言的晋惠公,依然被皇族授予了个代表贤能的惠字,而清朝的慈禧太后,更是被追封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反正夸就完事了。

历史上开国之君才能称“祖”,为何清朝有三位皇帝都称“祖”?

谥号已经体现不出它的作用,历史学家开始用庙号形容皇帝,所谓庙号,是指皇帝在寺庙被供奉的皇帝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和敬拜的商朝,在隋以前,不是每个皇帝都拥有庙号的,不过到了隋后,每个君王都配有了专门的寺庙享受供奉。庙号也很好认。如今唐朝宋朝明朝的皇帝都是用的庙号来称呼。庙号比起谥号的规矩少一点,但是也有严格的划分,比如历史上开国之君才能称“祖”,而剩下的被称为宗,比如唐高祖、汉高祖、宋太祖。宗是要比祖低一级的。

历史上开国之君才能称“祖”,为何清朝有三位皇帝都称“祖”?

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事情在于,为什么清朝有三个皇帝被称为祖呢?他们分别是清圣祖努尔哈赤、清世祖福临(顺治)、清圣祖玄烨(康熙),关于祖的用法,还有比较特殊的来历,在位期间能够振兴政权,或者是另起血脉的,也能够被称为祖,汉朝的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他又被称之为世祖,明朝皇帝朱棣死后,他的儿子嘉靖帝想让父亲进入太庙,因此也将朱棣庙号强行抬高到明成祖,为此大臣们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不少人认为这不符合礼制。

历史上开国之君才能称“祖”,为何清朝有三位皇帝都称“祖”?

结果到了清朝,努尔哈赤是清朝的祖先,他被封为祖无话可说,而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一位皇帝,虽然他的父亲皇太极也只是清太宗,但是顺治依然被称为清世祖,考虑到他是清朝疆域奠基人,这样做也说得过去,但是康熙被封为清圣祖,这是顺治儿子啊,那辈分不就乱套了吗?

历史上开国之君才能称“祖”,为何清朝有三位皇帝都称“祖”?

这或许跟清朝皇族起源于游牧民族,对庙号不太了解有关,可能他们认为康熙在位期间确实十分的伟大,这才立其为清圣祖,考虑到清朝庙号混乱,而谥号又太长反应不出帝王的真实功劳,故而如今的史学界一概用年号来称呼他们。乾隆、顺治、康熙、嘉庆,这些都是皇帝在位期间所执行的年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