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位60后悲叹,人,过分重视亲情,将自讨苦吃,适当绝情才算成熟

一位60后悲叹,人,过分重视亲情,将自讨苦吃,适当绝情才算成熟

01

网络上有这么一句话:“深情从来都会被辜负,只有薄情才会被铭记。”

你做人过分深情,对别人,比对自己还好。这个时候,别人辜负你,甚至伤害你,那就是很常见的事儿了。

年轻的时候,你我都是深情人,总是抱着一颗纯粹的真心去做人,认为自己的好,能够感化别人,让别人也能对我们深情相待。

这样的想法,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因为我们感化不了别人,别人也不需要我们感化。如此,我们只需要做到“明哲保身”就可以了。

在职场中,你不学会明哲保身,那很多祸事都会找上你。在社交场上,你不学会明哲保身,那你就会被人欺骗,被人套路。

哪怕在大家族当中,如果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去做人,相信我们也会自讨苦吃,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

对此,很多人都会疑惑,为什么家族中也会出现“真心被辜负”的事儿呢?

一句话,在人性面前,没有太多的亲情可言,只有你我都猜不到的薄情以及寡义。这个时候,对谁真心,对谁薄情,我们就得把握好一个度。

好好地体会人性,这是你我这一生的必修课。

一位60后悲叹,人,过分重视亲情,将自讨苦吃,适当绝情才算成熟

02

一位60后感慨,人,越是重视亲情,越会自讨苦吃。

张先生今年已经54岁了,正面临着一个难题——自己尽孝,却被兄弟姐妹以及父母嫌弃,实在是想不通。

其实,张先生是名副其实的大孝子,44岁那年就亲自照顾中风以及失禁的父亲,顺便也照顾母亲,一个月的工资有一半以上都花在了父母的身上。

由于父亲难以动弹,需要近距离的照顾,所以张先生在自己小区的隔壁为父母租了一间三房一厅,让父母住得舒服点,也让他好照顾父母。

刚开始照顾父母的时候,父母也特别高兴,认为没有白养张先生这样的儿子。可是,张先生的三个弟弟妹妹却啥都不管,让老人家特别生气。

可是,随着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频次越来越多,张先生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也逐渐爆发了出来。不是父母今天鸡蛋里面挑骨头,就是明天哪里做不好被父母嫌弃。

这样的生活,足足持续了十年的时间。与此同时,张先生的弟弟妹妹也愈发讨厌张先生,认为他“无事献殷勤”,绝对是有所图谋。

因此,他们三个人联合在一起,隔三差五就在父母耳边吹耳旁风,让父母对张先生的信任产生了动摇。

一位60后悲叹,人,过分重视亲情,将自讨苦吃,适当绝情才算成熟

03

所谓“三人成虎”。由于父母老了,同时吹耳旁风的次数太多了,所以父母也倒向了那三个子女一边。

尤其在母亲眼中,大儿子张先生虽然照顾了自己十年的时间,但也不见得做得很好。反而是那三个孩子,虽然没有照顾过父母,但相信他们绝对比张先生要好。

人,总是这个样子,没有尝试过的东西,便认为是好的。而已然尝试过的好东西,却不喜欢了。远香近臭的心理,特别严重。

如今的张先生,一边被父母嫌弃,一边被兄弟姐妹针对,简直成为了全家庭的“仇家”,越干活,越吃力不讨好。

就连张先生的妻子也说,他总是喜欢“愚孝”,别人针对他,他还没有反应过来。把最好的给了别人,把最差的给了孩子以及家庭,真让我感到无奈。

有一次,张先生的父亲张大伯住院了,兄弟姐妹一来到医院就大放厥词,不是这里说张先生不好,就是那里说张先生不孝,根本没有把他当作是大哥。

经历过这些事儿之后,张先生才愈发明白了人心以及人性的真相。在他看来,人,过分重感情,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终究会被人嫌弃,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

一位60后悲叹,人,过分重视亲情,将自讨苦吃,适当绝情才算成熟

04

十年如一日去照顾父母的张先生,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不幸的下场呢?

一句话就能概括,做人太负责了,甚至承担了不属于自己的责任,那他就只能越活越倒霉了。

并不是说孝顺不好,而是说有些责任,本就不属于我们,那我们就不要大包大揽。试想,你大包大揽别人的责任,那你真的有好结果吗?

就拿照顾父母这件事来说,你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这是好事。可是,你把兄弟姐妹的责任都承担了,那你不就触犯了别人的利益了吗?

一旦你做得很好,而别人做得不好,那你就只能面临“被人针对”的结果。

《红楼梦》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太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

你活得如此高调,甚至比别人要好,那别人就会嫉妒你。同时,你做人过分高洁高尚,那别人就会认为你过分突出,便讨厌你。

一位60后悲叹,人,过分重视亲情,将自讨苦吃,适当绝情才算成熟

哪怕在家族中,“过洁世同嫌”的结果,永远都不会有改变的那一天。

要知道,人性是相似的,而不会因为亲情而发生变化。如此,做人适当绝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那就不承担,做好自己的本分,那就足够了。

文/舒山有鹿

继续阅读